北京:最高2000万元,支持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释放,建设区块链节点

北京:最高2000万元,支持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释放,建设区块链节点
2025年04月07日 18:04 元力社

4月1日,北京市通州区经信局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

根据《实施细则》可知,支持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数据要素、先进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以及未来信息领域从事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创新联合体、社会组织、产业服务机构等。

对符合支持标准的项目实施主体给予补助、奖励、算力券、模型券等支持,可视项目实施周期分年度安排资金支持。

  • 支持企业开展软件研发、算法创新、模型攻关、方案创新等,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对新增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且落地应用效果良好的企业,单个企业每年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
  • 支持中小微企业购买模型服务和算力服务,单个企业年度模型券和算力券补贴金额分别不超过30万元和50万元。支持企业加速未来产业项目创新培育,对获得北京市“创赢未来”项目奖励的,最高给予50万元一次性支持。
  • 鼓励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区块链节点、算力调度中心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战略数字基础设施。单个项目累计最高给予2000万元支持。
  • 支持典型应用场景释放,在“供给侧”,支持企业或机构释放信息安全、数据要素、未来信息、元宇宙、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应用示范标杆。在“需求侧”,支持企业依托6G、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打造一批典型解决方案。单个项目最高给予50万元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给予200万元支持。

此前,“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成功举办。据了解,北京市数字经济去年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更是达到10.1%。备案大模型产品数量、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和北斗产业发展指数均在全国拔得头筹。

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立足“科技创新”主导功能,着眼于“数字经济”这一未来趋势,全力推进数字经济高精尖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城市副中心率先发布产业空间地图,明确了产业空间布局,聚焦网络安全、元宇宙、数据要素和未来产业等数字经济主攻方向。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累计引入元宇宙企业114家,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累计注册网安相关企业253家,首信云、易智星河、青阳智维等42家数据要素市场主体完成注册,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以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为例,该区域打造了多个文旅数据专区应用场景,如运河游船科技升级场景、阿派朗数字乐园场景等。

与此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前瞻性布局电力、算力支撑,一体化推进算力、算网升级。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形成示范,依托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推动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绿电消纳大幅提升。

2024年通州区新建成5G基站446个,5G基站总数已达6559个,全区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及数据先行区等重点地区IPv6部署加速推进。国家(北京)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完成方案制定,将创新算力互联服务,推动算力互联互通。

在交通领域,三大文化设施周边开通自动驾驶接驳服务,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方式,也为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目前,城市副中心全力开展175平方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3.0扩区建设,完成全部基础施工改造,智能设备及专网挂载调试完成率超90%,为无人接驳、无人配送、无人环卫等多类应用场景落地奠定基础。

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据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计划到2027年,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数字经济为引擎,城建场景为驱动,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和商务服务为支撑,生物育种为特色,新型储能、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形成产业链群“十亿壮大、百亿跨越、千亿突破”的梯次发展新格局。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