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与交流浪涌保护器的行业选型指南

直流与交流浪涌保护器的行业选型指南
2025年03月04日 12:20 地凯科技

浪涌保护器(SPD)是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防护瞬态过电压的核心装置。随着直流供电系统(如光伏、储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直流浪涌保护器(DC-SPD)与交流浪涌保护器(AC-SPD)在技术特性及行业应用上的差异日益显著。地凯科技从工作原理、技术参数、选型逻辑、行业应用及国家标准层面,系统解析两类SPD的核心区别,并提出多场景下的选型策略。

一、直流与交流浪涌保护器的技术差异

1. 工作原理与电路结构差异

直流SPD

直流系统无自然过零点,导致浪涌电流难以通过传统灭弧技术切断。因此,DC-SPD需采用双向TVS(瞬态抑制二极管)或多级间隙灭弧技术,并需具备更低的残压(通常≤1.5 kV)。典型结构包括:

多级MOV(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串联:通过分级泄流降低残压。

主动关断电路:在故障时强制断开回路,避免续流风险。

交流SPD

交流系统存在周期性过零点,电弧可自然熄灭。AC-SPD主要采用MOV单级泄放或气体放电管(GDT),结构上需兼容相线(L)、中性线(N)、地线(PE)的多模式保护,并内置热脱扣装置以防止MOV劣化起火。

2. 失效模式差异

直流SPD:因直流电弧难以熄灭,劣化后易引发持续短路,需严格配置后备保护断路器(如专用DC MCCB)。

交流SPD:失效后通常表现为漏电流增加,可通过热脱扣装置自动脱离系统。

直流浪涌保护器,交流浪涌保护器,SPD防雷器

直流浪涌保护器,交流浪涌保护器,SPD防雷器

直流浪涌保护器,交流浪涌保护器,SPD防雷器

二、地凯科技浪涌保护器行业需求导向的选型策略

1. 直流SPD的核心应用场景

光伏发电系统

选型要点:需匹配组件开路电压(Voc)的1.2倍以上,并考虑PID效应(电势诱导衰减)。例如,1000V系统需选择1200V DC-SPD。

典型方案:直流侧采用II类SPD(8/20μs波形,40kA通流),逆变器侧增设III类(1kV/μs组合波)。

储能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桩

选型要点:电池组高压化(如800V平台)要求SPD耐压等级≥1000V DC,且需耐受频繁充放电冲击。

轨道交通与通信基站

选型要点:48V/110V直流电源系统需配置低电压DC-SPD(残压≤200V),并满足EN 50155(轨道交通)或YD/T 1542(通信)标准。

2. 交流SPD的主流应用领域

建筑配电系统

选型要点:按IEC 60364-4-44分级防护,总配电柜采用I类(10/350μs波形,≥50kA),楼层配电箱选II类(20kA)。

工业控制系统

选型要点:PLC、DCS等设备需III类SPD(残压≤1kV),并关注VDE 0675-6标准中的插入损耗指标。

数据中心

选型要点:UPS输入侧配置II类SPD(40kA),IT负载侧采用箝位电压≤600V的III类SPD。

三、选型技术规范与国家标准

1. 直流SPD标准体系

GB/T 18802.31-2021: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31部分:光伏系统用直流SPD的特殊要求。

强制要求:需通过1000次循环冲击测试(8/20μs,0.1J/次)。

IEC 61643-31:针对直流侧短路耐受能力提出Isc(短路电流)测试要求。

2. 交流SPD标准体系

GB/T 18802.1-2020: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核心指标:Up(电压保护水平)、In(标称放电电流)。

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明确SPD分级配置原则。

3. 选型验证流程

系统参数确认:直流系统需核算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及极性;交流系统需区分TN-S/TT接地制式。

风险等级评估:按雷击密度(Ng)及设备重要性确定SPD通流容量。

拓扑匹配:直流系统需避免多级SPD并联导致的电位失衡;交流系统需保证前级SPD泄流量大于后级。

四、地凯科技典型行业解决方案

1. 光伏电站SPD配置方案

组件侧:每串组串配置II类DC-SPD(Uc≥1.2×Voc_max)。

汇流箱:内置带遥信触点的DC-SPD,联动直流断路器。

逆变器侧:交流输出端配置II类AC-SPD(In≥40kA)。

2. 数据中心SPD部署

市电输入端:I类SPD(10/350μs,50kA)+ II类SPD(40kA)组合。

UPS输出端:III类SPD(Up≤1.5kV)配合滤波电路。

3. 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

1500V接触网:采用硅胶封装DC-SPD(Uc≥1800V),耐受振动及盐雾腐蚀。

车载设备:DC 110V电源入口配置快速响应SPD(tr≤5ns)。

地凯科技直流与交流浪涌保护器的选型本质是对系统特性、风险等级及失效后果的综合权衡。工程实践中需跳出简单“参数对标”思维,从拓扑适配性、标准符合性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维度进行决策。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演进,SPD技术将向高电压、智能化、多物理场协同防护方向持续突破。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