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政策、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政策、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
2024年07月12日 16:36 智研咨询-产业研究

摘要:智能燃气表是一种智能化的燃气表。据统计,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6.3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7.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66%。2022年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约为106亿元。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燃气表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我国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也将继续增长。

一、定义及分类

智能燃气表是一种智能化的燃气表。国内的智能燃气表主要有IC卡智能燃气表、CPU卡智能燃气表、射频卡智能燃气表、直读式远传燃气表(有线远传表)以及无线远传燃气表、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等这几大类。

二、行业政策

智能燃气表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智能测控装备制造的重点产品,符合国家能源结构优化、智慧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战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2022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城市燃气智能化管理,完成第二代带安全监控功能的智能燃气表安装,加快燃气表计量管理系统建设。2024年1月,工信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要探索建立网络质量评测仪器仪表等工具的认证机制,加快相关工具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提升各类工具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2024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支持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进一步提升体外诊断仪器、气体传感器等优势领域研发能力。

三、发展历程

智能燃气表从最初的只能实现预收费和控制功能发展到目前集数据感知、空中储值、查询、远程监控、实时预警等功能为一体的过程一共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发展三个阶段。1993年,先锋电子率先在中国研制出IC卡智能燃气表计量器,并于1997年完成首款IC卡智能燃气表批量生产。1996年,郑州安然成立,于1997年开始大批量推广IC智能燃气表。1999年,先锋电子自主研发了IC卡智能燃气表网络收费系统。2000-2006年期间,先锋电子成功研发CPU卡智能燃气表、一体化智能燃气表,并实现智能燃气表商用。2003-2006年,郑州安然先后推出基于移动公网的抄表系统、民用和工商业用远传抄数据监控系统和基子射频技来的无线远传抄表系统。2007-2010年,新天科技先后推出第一套无线自动路由抄表系统、基子GIS的智慧能源系统。2013年,金卡智能成功推出中国首款物联智能燃气表系统,是中国智能燃气表产品升级的体现。2017年开始,各智能燃气表企业开始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如金卡智能在雄安区率先完成NB-1oT智慧燃气解决方案部署。能创科技在2022年9月推出的首款“绵阳造”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以及2023年12月发布的自研“星闪”智能燃气表,标志着企业在智能燃气表行业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和市场进展。这些智能燃气表产品的推出,不仅提升了智能燃气表的技术水平,也为智能燃气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软件开发能力是立足于智能燃气表行业的核心要素。软件开发是技术密集型工作,技术专业性强,产品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智能燃气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智能燃气表企业是否掌握了关键技术或专有技术,能否根据燃气公司的要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燃气计量、及时支付、在线监测、燃气流量调配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智能燃气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

2、安全壁垒

智能燃气表的安全性始终是智能燃气表使用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智能燃气表安全性指是否有气体泄漏即气密性,如果智能燃气表一旦有气体泄漏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智能燃气表产品的气密性至关重要,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零件精度、过程控制、检测手段、质保体系等要素决定了产品的安全性。

3、资质壁垒

智能燃气表作为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六种重点管理计量器具之一,凡是在国内生产并销售智能燃气表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须取得省级以上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智能燃气表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研发、设计、生产检定条件,并获得产品《型式批准》,才能申领许可证,这对新进入智能燃气表行业的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壁垒。

4、市场壁垒

智能燃气表属于计量器具,产品性能可靠性至关重要。智能燃气表行业内下游客户燃气企业一般较为注重企业产品的历史运行情况和服务,随着市场保有量的上升,客户对系统软件、数据库、售后服务等产生很强的依赖性,新企业获得用户的认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对拟进入智能燃气表行业的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能燃气表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构成,主要包括钢材、塑料件、电子元器件、电池、PCB等;产业链中游为智能燃气表制造;产业链下游为智能燃气表用户,包括燃气运营商、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顺应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潮流,依托精准计量和物联网数字技术的多年积淀,构建了以物联网智能终端、IoT大数据平台和各类行业应用软件为内核的软硬件一体的物联网业务体系,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以坚实的物联网内核不断开拓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高价值、高性能的产品及数字化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企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布局了数字燃气、数字水务两大应用场景,并逐步向氢能和过程计量等新场景拓展。数据统计,2023年企业智能民用燃气终端及系统营收同比增长16.21%至18.64亿元;智能工商业燃气终端及系统营收同比增长8.05%至6.58亿元。

(2)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燃气表、智能水表、智慧燃气及水务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紧抓5G发展契机,推动物联网及互联网技术在燃气行业的应用,在NBIoT技术的产品化进程中不断突破,形成了市场定位精准、产品系列完整、可靠性高的新一代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企业自2008年起开始探索电子计量技术并将之运用到燃气表领域,企业研发团队结合海量运行数据,经过数年的研发与验证,构建了以“户内燃气安全数字化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安全增值服务新业态。据统计,2023年企业IC卡智能燃气表营收同比下降27.08%至0.35亿元;远传燃气表营收同比增长30.47%至7.15亿元;电子式燃气表营收同比增长33.66%至4.05亿元。

六、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天然气用气人数与消费量的逐年上涨,智能燃气表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整体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据统计,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6.3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7.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66%。2022年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约为106亿元。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燃气表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我国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也将继续增长。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智能燃气表产业百科作为智能燃气表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智能燃气表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智能燃气表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