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在19世纪下半世纪到20世纪初,人类逐步认识并发现到脑电活动,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脑机接口”的概念才由美国神经科学家雅克·维达尔首次提出,并进入科学论证和技术发展的阶段。到了21世纪以后,脑机接口技术随着半导体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的落地实现愈发成为可能,应用场景也被无限拓展,各国纷纷开始希望通过落地应用率先抢占行业技术高地。目前,全球脑机接口产业正处于攻坚突破期,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行业市场规模仅20亿美元左右,但随着基础学科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本国脑机接口产业实现突破,其潜在需求市场巨大。
相关上市企业:创新医疗(002173)、复旦复华(600624)、ST智知(603869)、爱朋医疗(300753)、汉威科技(300007)、东方中科(002819)、翔宇医疗(688626)、三博脑科(301293)、诚益通(300430)、迈普医学(301033)等。
相关企业: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脑陆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佳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达云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曼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柔灵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脑机接口、非侵入式、侵入式、市场规模、专利申请、投融资
一、脑机接口行业相关概述
脑机接口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它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根据采集信号的电极摆放位置,脑机接口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侵入式脑机接口、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以获取更加精确和高分辨率的大脑信号,但这种接口类型手术风险也较大,目前通常用于神经科学研究或临床试验中。它根据其电极植入的深度又可分皮层内电极和深度电极。根据其电极植入的深度又可分皮层内电极和深度电极。深度电极则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采集深层神经元的信号,通过刺激大脑的特定核团来改善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介于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之间,它通常需要将电极植入头皮下、贴合硬脑膜但不需要直接穿透大脑皮层,来采集信号。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主要分为脑皮层电图(ECoG)和颅内脑电图(iEEG)。脑皮层电图(ECoG)是将电极放置在大脑皮层表面、采集大脑皮层电信号的一种技术,通常用于癫痫病灶的定位和手术指导。颅内脑电图(iEEG)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但不需要像深度电极那样深入到大脑的深层。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不需要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而是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采集大脑的电信号,无需手术操作风险较小使用便捷,但信号采集质量相对较低,根据采集信号使用的技术,有贴合头皮的脑电图、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和不接触人体的脑磁图、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EEG)是最常见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多个电极记录大脑的电位变化,然后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信号。
脑机接口作为神经科学与类脑计算深度交叉融合的重要研究方向,已成为全球科技前沿热点之一,在医疗康养、工业安全、教育体育、智慧生活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是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典型代表。为抢抓全球脑机接口发展机遇,打造高水平脑机接口创新与产业高地,国内脑机接口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政策春风。如2024年3月发布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中,提出聚焦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2024年5月发布的《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中,提出推进脑机接口标准研究,加强输入—输出接口、脑信息编解码算法、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和应用标准研制。此外,在地方层面也积极发布相关政策,如北京、上海等相继发布行动方案,针对脑机接口领域关注的监管政策、临床试验、产业集群、商业化、产业链等给出了明确发展方向。
二、脑机接口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脑机接口行业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主要包括脑电采集设备、BCI芯片、数据库及相关算法、外部嵌套等;中游为脑机接口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健康、康复训练、教育娱乐、智能生活、元宇宙等领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三、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现状
在19世纪下半世纪到20世纪初,人类逐步认识并发现到脑电活动,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脑机接口”的概念才由美国神经科学家雅克·维达尔首次提出,并进入科学论证和技术发展的阶段。到了21世纪以后,脑机接口技术随着半导体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的落地实现愈发成为可能,应用场景也被无限拓展,各国纷纷开始希望通过落地应用率先抢占行业技术高地。目前,全球脑机接口产业正处于攻坚突破期,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行业市场规模仅20亿美元左右,但随着基础学科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本国脑机接口产业实现突破,其潜在需求市场巨大。
当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主流的研究方向,可以应用于康复训练、教育娱乐、智能生活、生产制造等众多方面,国内外已有相关试用或应用案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约占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的86%。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壁垒和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其市场占比约为14%。
在脑机接口专利申请区域分布方面,截至2025年1月,我国脑机接口相关专利申请最多的省份出来本身企业数量比较多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外天津市凭借丰富的高效研究资源以及在医疗领域的基础优势,其脑机接口专利申请数量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仅次于北京市。从具体研究方向来看,目前,中国在脑机接口技术研究方面更倾向半侵入式路径,已完成三例临床实验,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整体技术应用水平和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是因为相较于侵入式路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手术风险更低,可能产生的免疫风险也更小。
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研判2025!中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政策持续加码,行业投资热潮即将到来[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更多关于脑机接口产业的深度研究及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智研咨询),您也可以咨询了解智研咨询重磅发布的《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本《报告》从2024年全国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态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脑机接口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4年度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脑机接口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