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成长最快、势头最猛的力量,不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而是女性群体。”
这是福布斯写在文章中的一句话,也是中国新能源行业正在上演的一幕。
当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站上舞台的中央。
能源行业,显然是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
在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中显示,目前女性只占可再生能源行业总劳动力的32%,虽然已经远高于全球油气行业中22%的平均水平,但这依旧并不是一个乐观的数字。
所幸,中国的能源企业正在涌现越来越多开疆拓界、勇敢向前的女性领导者身影,她们跳出了“女性天花板”的定式,从90后到50后,打破年龄的界限,在管理、科学、技术、工程、市场等各个领域担任着“一号位”的角色,在全球的能源变革中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和突破。
而她们所创造的价值应当被看见、被鼓励、被重视。
我们选取了20位新能源行业中的女性领袖,她们正在用专业实力重新定义新能源的叙事方式,也成为了在能源行业中耕耘的所有女性的榜样力量。
我们希望用她们的故事给所有的女性传达一个讯息:追求卓越,改变世界。
(注: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名,欢迎读者朋友补充指正)
01
正力新能董事长 曹芳
曹芳的人生经历如果被拍成短剧,可能都会被观众吐槽太爽文女主了:
55岁,从福耀玻璃退休。2019年和老同事在苏州常熟正式成立正力新能,6年时间干出了一个200亿的锂电IPO,66岁在港交所敲钟。
2024年,动力新能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位列第九,基本面也持续向好,实现了净利润9101万元人民币,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的亏损。
能在锂电红海之战中搏杀出一条路,凝聚的是创始人的前瞻战略判断、对供应链的深度绑定,以及随时切换战术的智慧。
02
卧龙储能常务副总裁 陈思雨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硕士,主管卧龙集团储能业务板块,具备丰富的新能源行业从业经验,在助力卧龙集团实现战略转型的同时为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先后主持开发多个储能系统典型示范项目,包括时为国内1C最大百兆瓦时的通辽鲁固直流配套项目,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京能宣和独立储能项目,获评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广东某30兆瓦调频储能项目等。
03
联盛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 何旎莎
2013年,何旎莎敏锐捕捉到国内分布式光伏的市场潜力,成立联盛新能源,专注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建设、运营。
这位兼具数学与金融背景的创业者,巧妙地将数理逻辑的缜密性与资本运作的前瞻性注入企业基因,在新能源产业中开辟出独特航路。
她形容在光伏行业创业,就如同做过山车。正是在这种跌宕起伏中,联盛新能源展现出敏锐的市场应变能力,将业务布局向储能、售电、综合能源运营等领域开拓。
04
天齐锂业董事长 蒋安琪
作为中国锂矿巨头天齐锂业新一代掌舵人,1987年出生的蒋安琪以“创二代”身份完成了从幕后到台前的蜕变。
拥有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十年锂产业链深耕经验的她,并非被动接过父辈手里的权杖,而正在以扎实的行业积淀试图赢得认可。
但在这个相对尴尬的交接时间点,天齐锂业正在面临产业周期的剧烈波动,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达8.01亿元。寒冬之下新帅压力陡增,蒋安琪对此展现出战略定力,她将破局路径锚定于“新质生产力”。
05
星辰新能董事长柳娜
她是“投而优则创”的典型代表。
凭借多年对前沿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成功创投经验,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支柱问题,投身全钒液流储能行业,创办星辰新能。
如今,星辰新能已成为液流领域的中坚力量,不仅以“星辰速度”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让产品质量自主可控;还以“长期主义”的原则打造严格的质量体系,确保储能系统的高性能和可靠性;更以“最佳实践”标准交付规模化项目,带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与完善,推进全钒液流储能的商业化进程。
06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
刘静瑜两度带领企业上演绝地反击的故事在业界一直广为流传。
她曾经临危受命担任天马微电子的总经理,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让天马扭亏为盈。2018年,锂电老牌企业中创新航深陷连续亏损的困境,进行重组,刘静瑜奔赴常州接下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位置。她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战略重构,中创新航市占率迅速提升,并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中创新航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277.52亿元,年内利润8.44亿元,暴涨93.0%。
刘静瑜曾在采访中表示,“我很不喜欢去干浪费生命的事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怎么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一定是要往前跑,做个领跑者。”
07
通威股份董事长兼CEO刘舒琪
作为全球首家光伏世界500强企业通威股份的第三代掌舵人,刘舒琪在34岁这年就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这家千亿元市值的公司。
同事给她的评价是非常“飒”,她在公司管理里也呈现出了自己的性格特质:果断、直接、不纠结。
她的接任恰逢光伏产业历史性转折点:行业产能过剩危机显现。而这也成为她将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下行周期下如何保持高盈利的业绩,寻找新的增长点。
08
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总裁倪莉莉
天合光能是新能源行业的老兵了,而倪莉莉作为天合光能的全球产品总裁也同样是一位行业老兵。
从2015年开始布局储能业务,到今年第三季度,天合储能全球累计出货已达7.5GWh,全面覆盖中国、欧洲、亚太、北美、中东非、拉美六大市场。
在去年的一场行业峰会上,倪莉莉曾提出了包括推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推动储能与关联行业的深度耦合等多项倡议,如今来看竟与2025年的行业走势几乎完全一致。
这位行业老兵用自己的敏锐洞察和预判,助力天合光能完成在储能领域的完美转身。
09
万邦能源/星星充电创始人、董事长邵丹薇
草根逆袭的商界传奇,是邵丹薇最贴切的注脚。
这位出生于1982年的常州女性,19岁怀揣13元独闯南京赚取大学学费。在从基层销售跃升为万帮车业集团总裁后,她又却于2014年毅然辞职,创立万帮新能源,在充电桩行业尚处蛮荒期时押注未来。
十年磨剑,邵丹薇将星星充电打造为估值180亿元的数字能源独角兽,截止至2024年9月,星星充电运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为58.4万台,市场份额高达17.54%。
10
精控能源总经理沈俊英
精控能源是行业里一家成长迅猛且动作快速的独角兽,从BMS解决方案切入,到PACK,再到储能集成领域,包括海外市场的布局。精控能源正在一步步向它的目标冲刺。
而有十五年国际名企及新能源行业经验的沈俊英,是从精控能源创立第二个月起就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元老,她也正带领精控能源一次次迈向更远的目标。
沈俊英对精控能源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成为全球智慧能源领导者。
11
融和元储总经理施婕
作为融和元储的总经理,施婕带领公司迅速冲进了中国储能系统领域TOP10,而且形成了“产品制造+项目运营”的差异化战略飞轮,成为在AI电力交易时代跑在最前列的公司。
截至2024年底,融和元储累计在全国26个省份运营超过346个储能电站,累积运营储能资产5.5GWh。
前瞻性战略的背后,是施婕兼具敏锐的商业嗅觉与中国电力系统实战经验。
在她的带领下,融和元储在内卷的储能赛道走出了一条无人能走的路,重新定义储能的产业价值坐标系。
12
美克生能源董事长 魏琼
魏琼是美克生能源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她在新型电力系统浪潮中刻下了女性领导力坐标。
创业前,她曾任职于上海电网公司,也参与编制“十三五”电力规划等行业报告、筹建十余项标志性新能源项目。期间,她受到国内新能源发展的鼓舞,萌生创业的念头。
在董事长魏琼的带领下,美克生能源聚焦关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两大核心领域:储能安全与数字能源,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公司用户侧储能签约规模已累计突破1GWh,储能安全管理规模累计超过5GWh,稳居细分市场头部地位。自研的分布式绿色能源聚合服务平台,已接入电站规模超600MWh,是行业首批获得虚拟电厂运营资质的企业。
13
南都电源副总裁兼总工程师 相佳媛
从实验室到产业前沿,相佳媛用“材料基因”重塑中国储能技术话语权。
这位浙江大学材料学博士2011年加入南都电源,面对的就是一场“从零到一”的攻坚战——她组建团队,研发铅碳电池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为南都电源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如今的她,已经成长为南都电源的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完成从科学家到产业战略家的蜕变。
14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储能欧洲业务部总裁 许金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被称之为“宁王”的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是一位女性。在宁德时代的天恒储能系统发布会上,正是许金梅上台介绍的。
而这款产品为宁德时代拿下了19GWh的全球最大储能订单。
她不仅担任CTO的角色,还负责宁德时代的整个欧洲市场。在她为数不多的露面演讲中,这位女CTO说话很实在,从系统集装箱到电站投资,她句句不离“价值”两字。
用产品、用实力说话,是她的准则。
15
亿纬锂能储能事业部总经理 叶婉柔
叶婉柔现任亿纬锂能储能市场部总经理,她加入亿纬锂能后,用近3年的时间从零开始搭建储能市场部。而储能,也正是亿纬的战略押注方向。
2024年,亿纬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50GWh,收入达190亿元,占总营收的39%,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的储能电池供应商。
“稳健”,是亿纬锂能的关键词,也是叶婉柔的管理风格。
同时,她又带着90后的创新思维和敏锐效率,成功引领亿纬锂能储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16
瑞浦兰钧储能事业部总经理 易辉琼
从单枪匹马到全球储能五强,易辉琼用五年时间书写了中国储能出海的突围样本。
2019年,这位中南大学科班出身的女将,被派往深圳,找到办公室成立团队。“当时的常驻员工只有我一个人。”
但她敏锐地察觉到了海外储能电池爆发的趋势。从那时起,易辉琼就开始全力开发储能市场,瞄准家庭储能和大型储能。
2024年,瑞浦兰钧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五、家用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连续六季度蝉联BNEF Tier1厂商的战绩,验证了这条战略的精准性。
如今,瑞浦兰钧打造的“海外储能生态圈”正重新定义中国智造的全球坐标。
17
阿特斯副总经理 张含冰
从教师、到投行交易员、再到新能源领域创业,张含冰的跨界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20年前,阿特斯初创之际,张含冰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带领三名女员工远赴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展,一举拿下企业首批海外订单,奠定了阿特斯全球化的基础。
去年,光伏企业一片巨亏的态势下,阿特斯依然实现了461.61亿元的营收与22.9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其中储能成为了支撑公司增长的第二条曲线。
而现在,同时作为阿特斯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的她,对女性职业环境和发展也尤为关注。2019年初,张含冰发起成立国内第一个光伏行业女性联盟“WISE光伏智慧女神联盟”,旨在推动和提升女性在光伏行业中的影响力。
18
远信储能CEO 张佳婧
在2019年创业之前,张佳婧已经在新能源行业深耕多年。远信储能团队发现的第一个商机,就是在西北地区布局储能设备,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稳定。
成立5年来,张佳婧很谨慎,公司一直采取稳健经营的战略,也一直处于盈利状态,遵循自己的节奏。研发、项目开发、生产制造同步进行,涉足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同时注重业务筛选,没有为了融资而盲目扩张。
她希望以“开发+制造”双轮驱动的策略,带领远信储能从储能系统集成商运营走向能源综合服务运营商。
19
东方日升品牌与市场中心总监 张蒙
深耕新能源领域15载,张蒙曾成功主导多个行业标杆项目,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她一直致力于光储产业品牌价值重构及全球化战略的前瞻思考。
20
新能安首席系统与安全专家 朱静
朱静现任新能安首席系统与安全专家,曾任华为数字能源首席安全专家等。
同时,她还兼任工信部锂离子电池与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锂离子电池国际标准化专家、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13 委员、能源局储能与智慧电网专家库专家、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朱静博士正在用她的专业知识与实践为储能系统构筑安全防线,守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仅以此文致敬奋斗在新能源行业一线的女性们!
-END-
作者:范舒雨
编辑:陈帅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