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精英实践支队一行(以下简称“清华大学实践支队”)深入调研西部智联,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车路云一体化首席专家、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云控平台首席专家杜孝平、西部智联人力资源总监熊承文、重庆市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科科长张军伟及高新产业公司软件产业事业部副部长刘森等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
此次调研旨通过参观定位为“科技创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西部智联,了解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首先,西部智联人力资源总监熊承文对本次到访的清华大学实践支队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本次调研活动的安排,先参观西部智联展厅,后与西部智联的专家及高新区相关领导进行交流与探讨,旨在全面深入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重庆市高新区在人才政策方面的优势。
在展厅过程中,清华大学实践支队详细了解了西部智联的发展历程、领军人才团队及现阶段取得的成果。
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实践支队一行同学们围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展开了热烈讨论,以问答形式提出了以下问题。
戴傲初
Q1(戴傲初):车路云中边缘端的低时延网络通信问题如何解决?其未来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车路云一体化首席专家、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云控平台首席专家杜孝平
杜孝平:车路云一体化架构下的低时延服务主要体现在路侧感知结果与云控基础平台的边缘云面向行驶车辆的感知、决策与控制服务。当前的车-路通信以C-V2X的PC5直连通信为主,而车云通信采用4G/5G通信方式。前者时延很低,可靠性较好,只支持广播模式,获取信息的硬件条件要求较高。后再信息获取相对简单,兼容性好,支持个性化服务,通信时延稍长,但基本能满足感知与决策服务需求。最大问题是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探索车联网专网建设可加以解决。
田钧锐
Q2(田钧锐):考虑到车路云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有限,目前车路云一体化是否更多地作为一个辅助性系统存在?另外,车路云一体化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是否会成为其走向世界的阻碍?
杜孝平:车路云一体化面向车辆的服务模式是单车智能+网联赋能。作为车路云一体化架构枢纽的云控基础平台在为车辆提供服务时,其服务能力分多个层级,道路基础设施越完善其服务能力越强,在没有路侧感知设备道路行驶的车辆,依然可以通过4G/5G网联获得对时延要求不很高的如交通事故类超视距感知与行驶路径规划等服务。基于前述原理,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不仅仅适用与中国,也可应用与其它国家与地区。
陈润发
Q3(陈润发):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是否会像手机互联网一样,以运营商提供服务、车企对接运营商的形式形成产业落地方案?
杜孝平:那是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在具备道路感知全覆盖且云控基础平台的协同控制能力达到车规级安全应用层级时的终极形态,在那样条件下,车辆将真正变为智能移动终端,一切行为皆可由云端决定,安全责任亦由平台端承担。近几年产业正从车路协同,向着车路云一体化的融合感知与协同决策发展,在不断优化迭代后,最终必将支持协同控制。
孙豪
Q4(孙豪):请问重庆市高新区在人才政策方面有哪些优势?
重庆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科科长张军伟
张军伟:科学城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政策方面,我们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包括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创业金融支持、个人薪金奖励、安居保障、教育医疗出行服务等,以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团队,为科学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如“租、购、送”最高240平米高端人才房、300万元购房补贴,如最高10%的年薪奖,政府直投、跟投、全额贴息、免租等措施促进人才成果转化,等等。
此外,我们还坚持全球视野,实施人才“双向离岸、四化一体”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建立“人才+项目”一体化引培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团队,为科学城高新区主导产业强链补链。
同时,我们也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可持续性,设置了最高100万元奖励的人才晋级激励和最高100万元的人才成就激励,还实施博士、博士后连续培养机制,鼓励各类人才不断“向高而攀、向新而行”,为科学城高新区发展筑基蓄能。
最后,各位嘉宾表示欢迎清华大学精英实践支队的同学们未来能够加入西部智联或重庆高新区的人才队伍中,共同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重庆高新区的建设。
出品丨品牌部
文字、排版丨罗美
校对丨西部智联总经办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