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姆会员商店近期因选品调整引发的争议及官方回应,核心信息梳理如下:
🔍 一、争议焦点
选品策略变化
下架商品: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高性价比的口碑商品被下架。
上架新品:低糖好丽友派、溜溜梅、卫龙、徐福记等大众品牌商品。其中低糖好丽友派被质疑“减糖但脂肪含量增加”,且配料含起酥油、人工甜味剂(安赛蜜、三氯蔗糖),引发健康担忧。
消费者不满:会员认为这些商品在普通超市即可购买,支付260元/年的会员费未能体现差异化价值,质疑“严选”标准失效。
品控问题叠加信任危机
2024年以来,山姆频现食品安全问题(如坚果活虫、蛋糕异物等),与宣传的“极致品控”形成反差。
部分商品品质下滑案例:蓝莓变小变酸、肥牛口感下降、鸡蛋认证机构从国际第三方更换为国内机构。
📢 二、山姆官方回应
初期客服反馈(7月14日)
承认太阳饼等商品下架,承诺“后续尽力改善商品品质”,但未解释具体原因。
正式声明(7月15日)
表示已关注舆情,将消费者意见“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强调坚持“会员第一”原则,继续开发优质商品。
争议商品紧急下架
7月15日,低糖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等争议商品在线上平台下架,客服称“选品问题反馈较严重,正在调整。
母公司沃尔玛表态
称将追究“恶意诋毁品牌名誉”行为的法律责任,但未直接回应选品逻辑。
⚖️ 三、争议背后的核心矛盾
会员制价值受质疑
消费者支付年费的核心诉求是获得独特性(稀缺商品)与高品质(严格品控)。山姆近期选品被指“便利店化”,削弱了差异化优势。
例如:溜溜梅、好丽友虽为“山姆特供款”,但品牌大众认知度高,无法满足会员对“高端精选”的期待。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2025年1月,山姆中国区负责人变更,新管理层被指更侧重利润导向,例如下架低毛利商品、引入高周转大众品牌。
供应链人士透露,山姆扩张加速(年增8-10家店)后,对供应商压价导致品控风险上升。
情绪价值崩塌
会员将山姆视为“中产生活方式”的象征,选品调整被视为对身份认同的背刺。社交平台涌现“退卡”“不续费”声浪。
📉 四、消费者与市场反应
会员流失风险
杭州、武汉等地消费者表示可能转向盒马、Costco等竞品。客服承认“部分会员咨询退卡。
山姆卓越会员(680元/年)权益缩水(如取消洗车券、积分规则变更),进一步削弱黏性。
长期业绩隐忧
尽管山姆中国会员数超500万,2024年营收破千亿,但选品争议恐影响续卡率(此前卓越卡续卡率达92%)。
分析师指出:若无法重建“稀缺性+品质”壁垒,山姆或陷入“规模扩大却稀释核心价值”的恶性循环。
💎 总结:山姆面临的双重挑战
短期:需透明化选品逻辑(如解释下架标准),并恢复热门商品供应(如蛋黄酥)以平息不满。
长期:在规模扩张与会员价值间寻找平衡,避免“严选”标签失效。差异化之路需回归商品本质,而非依赖营销话术。
会员经济的核心是信任。若山姆无法以行动重拾“精选”初心,消费者或将用脚投票,转向更懂需求的竞品。



![[手指比心] [手指比心]](http://n.sinaimg.cn/comment/2025_HandHeart_org.png)


![[笑cry] [笑cry]](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xiaoku_thumb.png)
![[笑cry] [笑cry]](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xiaoku_thumb.png)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