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技术快速普及的当下,"低慢小" 目标对变电站、机场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威胁日益严峻。西安知语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军工级技术创新,推出雷达探测与激光打击深度融合的低空防御系统,为重点场所提供全时域、高精度的立体化防护方案,有效应对非法入侵、信息窃取等安全风险。
一、全域感知:雷达光电融合的立体监测网络
系统采用 "雷达 + 光电转台" 复合探测架构,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雷达模块可实现 5 公里半径、2000 米高度的广域扫描,精准捕捉 0.5 厘米级微型目标的动态轨迹;光电转台集成可见光、红外与激光雷达,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时提取目标轮廓特征,在雨雾、夜间等复杂环境下仍保持 95% 以上的识别精度。独创的时空同步算法将多源数据误差校准至毫米级,配合动态轨迹预测模型,即使面对时速 150 公里的高速目标,跟踪误差仍控制在 0.3 米以内,误报率低于 0.01%。
二、智能决策:毫秒级威胁响应体系
AI 威胁评估模块通过多光谱特征分析与飞行轨迹预测,可智能区分 99.2% 的无人机型号,支持 "预警 - 驱离 - 毁伤" 三级响应机制。系统通过时空融合算法同步校准多源数据,将威胁评估响应时间压缩至 0.3 秒。面对误入禁飞区的民用无人机,优先采用低功率激光干扰导航系统迫使其返航;对恶意入侵目标,则启动千瓦级脉冲激光器,通过光束整形技术在 800 米距离内实现关键部件熔毁,全程响应时间仅需 2.1 秒。独创的 "激光 + 电磁" 复合反制模式,可同步干扰无人机导航信号与毁伤硬件设备,有效应对集群式攻击。
三、精准打击:激光束构筑的安全防线
系统搭载的高能激光单元采用自适应光束控制技术,在 650 米距离内实现 0.5 平方厘米的精准毁伤。实测显示,300 米内毁伤成功率达 99.8%,夜间雨雾环境下识别精度仍保持在 95% 以上。相比传统电磁干扰手段,激光反制技术无化学残留、无电磁污染,附带损伤趋近于零。自适应能量调节系统在保证毁伤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 80%,实现绿色安全防护。独创的动态聚焦技术可根据目标材质自动调整激光功率,确保对碳纤维、金属等不同材质无人机的有效毁伤。
四、技术革新:引领低空防御未来方向
研发团队正通过三大方向持续升级系统性能:在 AI 深度赋能方面,构建云端威胁数据库,提升对新型无人机的识别预判能力;在跨域协同防御领域,接入物联网设备实现 "空天地" 一体化联防;绿色技术创新则开发自适应能量调节系统,在保证毁伤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 80%。随着量子雷达、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这套智能防御体系正从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向智慧城市全域治理延伸,为数字时代的公共安全与国防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知语云低空防御系统凭借雷达探测与激光打击的协同优势,为变电站、机场等重点场所提供了高效可靠的防护方案。其高精度探测、智能化决策与绿色化打击的特性,不仅有效应对当前无人机威胁,更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为构建安全和谐的低空环境贡献中国智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