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诱导式网贷为何屡禁不绝?——东融

APP诱导式网贷为何屡禁不绝?——东融
2024年12月10日 16:37 东融APP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App 诱导式网贷如同顽固的 “毒瘤”,尽管监管部门多次出手整治,却依旧难以彻底根绝。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原因,涉及利益链条、监管困境、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等多方面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利益的巨大诱惑:网贷平台与相关方的逐利冲动

(一)网贷平台的暴利驱使

网贷平台作为诱导式网贷的核心主体,其背后的利益驱动机制极为强劲。以某些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例,它们通过设计各种复杂的借贷产品和收费模式,从用户的借贷行为中获取了惊人的利润。一些短期小额网贷产品,表面上利率看似在法定范围内,但加上各种手续费、管理费、逾期罚息等隐性费用后,实际年化利率往往远超法定上限。例如,一笔为期一个月、借款金额为 1000 元的贷款,平台可能收取 50 元的手续费和 30 元的管理费,若逾期一天,罚息可能高达 10 元。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若用户逾期一个月,实际承担的费用将使年化利率飙升至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如此高额的利润回报,使得网贷平台不惜采用诱导手段,吸引更多用户陷入借贷陷阱。

(二)流量变现与合作分成的利益链条

在互联网商业生态中,流量即财富。许多拥有庞大用户流量的平台,将网贷业务视为重要的流量变现渠道。它们与网贷平台合作,通过在自身 App 中植入网贷广告、推荐链接或直接开展联合借贷业务,按照用户的点击量、申请量、借款金额等指标获取丰厚的分成收入。例如,一些社交平台、电商平台或娱乐平台,凭借其海量的活跃用户,精准推送网贷广告。当用户点击广告并成功申请贷款后,平台便可获得可观的合作收益。这种流量变现与合作分成的模式,促使各方积极参与到诱导式网贷的推广中,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利益链条,即使面临监管压力,也难以轻易割舍。

二、监管的重重困境:复杂性与滞后性的双重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复杂性

App 诱导式网贷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的融合,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首先,其业务模式多样且不断演变,从传统的 P2P 网贷到消费金融、现金贷、网络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层出不穷。每种业务模式都涉及不同的资金来源、借贷流程、风险控制机制和法律监管要求,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全面掌握和精准监管。例如,一些网贷平台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合作,构建复杂的资金流转渠道,以规避监管部门对资金来源和流向的监管。其次,互联网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特征,使得网贷业务突破了传统金融的地域限制,监管部门在查处违规行为时,面临着管辖权争议、证据收集困难等问题。例如,一个位于境外的网贷平台,通过在国内的互联网广告投放和 App 推广,吸引国内用户借贷,监管部门在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罚时,往往需要跨国协调合作,程序繁琐且效率低下。

(二)监管政策的滞后性

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网贷业务创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监管政策的更新速度。每当一种新的诱导式网贷手段出现,监管部门往往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和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不法网贷平台便有了可乘之机,得以迅速扩张业务规模,吸引大量用户借贷。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精准诱导的网贷模式,监管部门在初期对其潜在风险和监管要点认识不足,导致相关政策法规未能及时跟上,使得这类新型诱导式网贷在一段时间内肆意泛滥。此外,监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出现监管漏洞和空白,进一步加剧了监管的滞后性。

三、消费者的脆弱防线:心理与行为漏洞的被利用

(一)消费观念转变与超前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传播,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超前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在追求时尚、品质生活的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提前享受消费成果,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消费能力和还款风险。App 诱导式网贷所宣传的 “低门槛、快速放款、高额额度” 等特点,正好迎合了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例如,一些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面对各种消费诱惑,如购买新款手机、旅游度假、教育培训等,在看到网贷 App 上轻松可得的贷款额度时,便容易冲动借贷。他们往往只关注到眼前的消费满足,而未充分考虑到未来的还款压力和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

(二)金融知识匮乏与风险意识淡薄

在我国,金融教育尚未全面普及,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相对有限。对于网贷产品的利率计算方式、还款方式、逾期后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网贷平台的诱导时,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例如,许多消费者不清楚年化利率的概念,无法准确计算网贷产品的实际借款成本,容易被平台宣传的低日利率、月利率所误导。一些网贷平台在合同条款中故意设置一些模糊不清、晦涩难懂的条款,如隐藏的费用条款、复杂的还款计划等,消费者在未仔细阅读或理解的情况下便签订合同,从而陷入被动局面。此外,消费者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意识也较为薄弱,在使用网贷 App 时,轻易地授权平台获取大量个人隐私信息,为平台的精准诱导和潜在的信息滥用埋下了隐患。

四、平台责任的严重缺失:审核与数据管理的乱象

(一)广告审核与业务推广的乱象

众多互联网平台作为网贷广告的重要传播渠道,在广告审核环节存在严重漏洞。为了追求广告收入的最大化,一些平台对网贷广告的内容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不严,甚至故意放任虚假、夸大、诱导性广告的投放。例如,一些网贷广告在宣传时,声称 “无需抵押、无需信用审核、秒批放款”,这些明显违反金融监管规定的广告内容却能在某些平台上大肆传播。此外,部分平台还通过自身的推荐算法和业务推广机制,将网贷广告精准推送给那些可能有借贷需求或消费倾向的用户,进一步加剧了诱导效果。例如,电商平台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购买行为,判断其可能存在资金短缺情况,便在用户的购物页面或个人中心推送网贷广告,这种精准营销手段使得许多用户在不经意间就点击进入了网贷申请流程。

(二)数据滥用与隐私侵犯的隐患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重要资产。然而,一些 App 平台在数据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滥用用户数据进行诱导式网贷推广。这些平台通过收集用户的各种行为数据,如消费习惯、社交关系、地理位置等,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构建用户画像,从而实现精准的网贷产品推荐。例如,根据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消费炫耀行为,判断其消费欲望较强且可能存在资金压力,便向其推荐高额度的网贷产品。更有甚者,一些平台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将用户数据共享或出售给第三方网贷平台,导致用户频繁收到各种网贷推销信息,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这种数据滥用行为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也为 App 诱导式网贷的泛滥提供了温床。

五、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失信成本与信用意识的双重短板

(一)失信成本较低的制度漏洞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完善过程中,对于网贷平台和借款人的失信行为,惩戒力度相对不足。在网贷平台方面,尽管监管部门对一些违规诱导式网贷平台进行了查处,但处罚力度往往有限,罚款金额相对其获取的巨额利润而言微不足道,且很少涉及刑事责任追究。这使得一些网贷平台在权衡利弊后,仍然选择冒险从事诱导式网贷业务。例如,某网贷平台因违规诱导借贷被罚款数十万元,但该平台通过诱导式网贷在短短几个月内获取的利润高达数百万元,如此低的违法成本难以对其形成有效威慑。在借款人方面,由于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一些借款人在多个网贷平台逾期还款后,其信用记录并未在整个金融体系内得到充分反映,导致他们在其他平台仍然能够继续申请贷款,这进一步助长了部分借款人的失信行为,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个人信用意识不足的社会现状

除了制度层面的失信成本较低外,社会整体的个人信用意识不足也是 App 诱导式网贷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消费者对个人信用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借贷过程中缺乏自律性和责任感。一些借款人在申请网贷时,并未充分考虑到逾期还款对个人信用的负面影响,甚至存在恶意拖欠贷款的心理。例如,部分年轻人认为网贷只是一种临时应急的资金来源,即使逾期还款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太大影响,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他们在借贷行为上较为随意。此外,社会舆论对于个人信用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也相对较弱,未能形成一种全社会重视信用、珍惜信用的良好氛围,从而为 App 诱导式网贷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综上所述,App 诱导式网贷屡禁不绝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社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监管部门、互联网平台、金融机构、消费者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政策,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互联网平台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广告审核和数据管理,杜绝诱导式网贷推广;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例如,东融经常组织线下贷款产品解析会;消费者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信用意识,理性对待借贷行为。只有通过各方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逐步铲除 App 诱导式网贷这一 “毒瘤”,构建一个健康、安全、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