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杜金明
引言:5元奶茶的资本逆袭
当茅台以1.94万亿元市值稳居A股王座时,一杯均价5元的柠檬水正在改写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5月27日,蜜雪集团股价飙升至579港元,总市值突破2198亿港元,不仅反超“初代酒王”泸州老窖(1754亿元),更以两倍于洋河股份(1000亿元)的体量,成为新茶饮赛道的“资本巨轮”。其45倍的市盈率远超茅台(21.8倍)、五粮液(15倍)等传统消费巨头,资本市场正以“新茶饮茅台”重新定义这家全球门店超4.6万家的连锁品牌。
一、市值神话:从蜜雪冰城到“雪王帝国”
(一)资本狂飙的底层逻辑
蜜雪集团的市值跃迁始于2025年4月,股价从333港元一路攀升至579港元,区间涨幅超73%。这一表现背后,既有京东外卖补贴战带来的短期催化——数据显示,2025年Q1蜜雪冰城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42%,带动同店销售提升18%;更源于资本市场对其“供应链+IP”双轮驱动模式的长期价值重估。
(二)财务数据的“碾压级”表现
2024年,蜜雪集团营收248.3亿元(同比+22.3%),净利润44.5亿元(同比+39.8%),毛利率32.5%。这一盈利能力远超同行:古茗同期净利润14.79亿元,茶百道仅4.72亿元,而奈雪的茶仍深陷亏损泥潭。更关键的是,蜜雪冰城通过“供应链+加盟”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2024年新增门店8914家,平均每天新开24家,全球门店总数达4.65万家,超过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
(三)估值逻辑的颠覆性重构
资本市场对蜜雪集团的估值已超越传统消费品牌框架。其45倍的市盈率反映出三大溢价逻辑:
1. 供应链壁垒溢价:自建五大生产基地实现60%原料自产,核心食材成本较同行低20%;
2. 规模效应溢价:4.65万家门店形成的“毛细血管网络”,支撑日均2500万杯的销量,终端零售额达583亿元;
3. IP生态溢价:雪王IP主题曲播放量超97亿次,相关二创内容在B站累计播放3.35亿次,带动周边产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
二、供应链革命:低价策略的底层密码
(一)农业工业化的“蜜雪范式”
蜜雪冰城的供应链革命始于田间地头:
- 原料自控:在四川安岳自建柠檬基地,通过“保底收购+技术指导”模式,将柠檬采购成本压缩至市场价的70%,年采购量达11.5万吨;
- 智能分拣:自建智能分拣中心将农业原料损耗率从35%降至8%,仅2024年就节约成本超5亿元;
- 冷链网络:27个仓储中心、35万平米冷链仓配体系,实现97%门店12小时触达,冷链物流成本较行业均值低30%。
(二)工业级品控体系
从牧场到门店的全链条品控成为核心竞争力:
- 雪王牧场:河南新乡8000头荷斯坦奶牛牧场,年产4.2万吨鲜奶,从源头锁定品质;
- 中央工厂:安徽草莓田、广西百香果工厂通过气调保鲜、低温加工技术,将果浆新鲜度保持在98%以上;
- 智能品控: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每小时36000杯饮品的质量筛查,食品安全投诉率低于0.001%。
(三)加盟商共生模式
蜜雪冰城的加盟体系与传统餐饮截然不同:
- 零抽成模式:不参与门店利润分成,仅通过原料销售盈利,加盟商单店利润率可达20%以上,远超行业15%的平均水平;
- 数字化赋能:自研“雪王大脑”系统实现订单预测、库存管理、设备维护的全流程自动化,加盟商运营效率提升40%;
- 风险共担:建立加盟商培训基金,2024年投入3.2亿元用于门店运营培训,闭店率控制在3.2%,显著低于行业8.7%的平均水平。
三、IP破圈:雪王如何成为“国民顶流”
(一)超级符号的诞生
2018年,蜜雪冰城与华与华合作推出雪王IP,这个头戴王冠、手持冰淇淋权杖的雪人形象,以“土味萌”风格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经过三年门店招牌更换和营销投入,雪王最终成为蜜雪冰城的“终身代言人”。
(二)内容营销的“病毒式”传播
雪王的破圈始于2021年B站主题曲MV的爆发:
- 二创狂欢:魔性旋律引发全球网友翻唱,衍生出四川话、东北话、英语、日语等数十种版本,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7亿次;
- 跨界联名:与《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游戏IP联动,推出限量版雪王联名杯,单月销量突破5000万杯;
- 动画叙事:2023年推出首部动画《雪王驾到》,全片无广告植入,仅通过雪王冒险故事深化品牌情感链接,播放量破10亿次。
(三)IP价值的商业转化
雪王IP已形成完整的商业生态:
- 周边零售:雪王盲盒、钥匙扣、T恤等衍生品年销售额超10亿元,复购率达35%;
- 主题门店:全球超500家雪王主题店,通过沉浸式场景设计,客单价提升12%,拍照打卡分享率达82%;
- 文化输出:雪王形象登陆纽约时代广场、东京涩谷,成为中国茶饮文化出海的标志性符号。
四、行业困局:41.3万家门店背后的生死时速
(一)市场饱和与增长焦虑
2025年,中国新茶饮门店总数达41.3万家,但净增长为-1.78万家,超14万家门店关闭。头部品牌分化加剧: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等头部品牌市占率超60%,而中小品牌营收、利润、毛利率普遍下滑15%-30%。
(二)同质化竞争的“价格绞杀”
产品创新乏力导致行业陷入价格战:
- 品类跟风:霸王茶姬轻乳茶走红后,主流品牌纷纷模仿,活动价低至3.6元/杯,行业平均毛利率从35%降至28%;
- 原料内卷:奈雪的茶推出“9.9元霸气草莓”,单杯亏损0.8元;喜茶“买一送一”活动导致客单价下降18%;
- 供应链承压:茉莉绿茶价格2024年上涨25%,冷链物流成本同比增加12%,中小品牌利润率被压缩至5%以下。
(三)加盟商的“生死抉择”
加盟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凸显:
-管理失控:茶百道2024年加盟商流失率16.6%,古茗闭店率15.2%,部分区域加盟商因盈利下滑集体维权;
- 单店盈利下滑:蜜雪冰城单店日均GMV从2023年的4184元降至2024年的4050元,古茗同期下滑8.59%;
- 政策风险:上海试点“营养选择”标识,A/B级饮品销量增长20%,倒逼品牌升级原料配方。
五、未来战场:从规模扩张到生态构建
(一)智能化突围
蜜雪冰城正加速布局AI技术:
- 智能选址:基于高德地图数据和用户画像,AI系统可预测门店日均销量误差率
- 无人门店:深圳试点“雪王驿站”无人店,通过RFID技术实现自助点单、取餐,人力成本降低60%;
- 供应链优化:盘古大模型优化原料采购预测,2024年库存周转率提升至8.7次,较2023年提高18%。
(二)全球化纵深
蜜雪冰城的海外扩张已进入2.0阶段:
- 东南亚深耕:在越南、印尼自建糖浆工厂,核心原料自给率超80%,终端售价1-3美元,门店数超4800家,单店营收较国内低15%;
- 南美布局: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3-5年投资40亿元采购咖啡豆,2025年开设首家门店并建设供应链工厂;
- 本土化创新:在马来西亚推出“斑斓椰椰”,在泰国研发“榴莲冰沙”,带动海外复购率提升25%。
(三)生态化重构
蜜雪冰城正构建“茶饮+”生态:
- 咖啡赛道:子品牌“幸运咖”推出5.9元现磨美式,2024年门店数突破2000家,贡献营收12.7亿元;
- 预制菜领域:与盒马合作推出“雪王牌”柠檬茶预制包,月销超500万盒,毛利率达45%;
- 农业赋能:通过“雪王农业”带动16.7万农户增收,2024年农产品采购额达82亿元,同比增长35%。
结语:新茶饮的“戴维斯双击”
当蜜雪冰城的雪王形象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当5元柠檬水在雅加达街头热销,这家诞生于郑州城中村的茶饮品牌,正以“供应链+IP+全球化”的化学反应,定义中国消费品牌的新范式。其市值超越泸州老窖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极致性价比+强供应链+文化认同”模式的价值重估。在新茶饮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存量竞争”的关键节点,蜜雪冰城的实践证明:唯有将工业思维注入农业供应链,用文化IP重构消费认知,以全球化视野布局增量市场,才能在这场“剩者为王”的战争中笑到最后。而这,或许才是蜜雪冰城比茅台更猛的真正含义——它不仅在改写企业估值逻辑,更在重新定义中国消费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责编:李影
审核:刘坤
监制:王占全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