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团外卖柜因“拒绝其他平台骑手使用”的传言被推上风口浪尖。
4月21日起,社交媒体上出现多组照片与视频,显示部分外卖被放置于美团外卖柜外的地面,而非存入柜内。评论区随即出现“美团限制京东骑手使用外卖柜”“扫码入柜将导致账号封禁”等传言。对此,美团本地外卖柜运营团队迅速回应,明确表示“外卖柜向全行业骑手开放”,并邀请媒体实地核查。
尽管美团做出了迅速回应,但这一事件折射出外卖行业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以及配送基础设施共享背后的深层矛盾。
美团外卖柜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已覆盖全国超100个城市、铺设2万个点位,累计投入超10亿元。其开放策略并非偶然,而是基于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尤其是在写字楼、医院等封闭场景,骑手平均节省5-8分钟/单,日均配送单量提升15%。并且,多平台共享同一基础设施,避免了重复建设。此外,开放策略打破平台壁垒,推动行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协同发展”。
尽管开放政策具备战略意义,但实际操作中仍暴露不少矛盾,包括骑手时间压力与操作成本、资源分配不均等等。
尤其是,据第三方机构测算,美团的单个智能柜日均运营成本约50元,按现行收费标准(0.3-0.5元/单),只有在使用率达到80%以上才能实现盈利。为了避免为竞争对手做嫁衣,又需要扩大用户基数摊薄成本,美团选择有条件的开放,包括通过技术接口设置、支付流程设计等隐形门槛维持竞争优势。
这场外卖柜风波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即时配送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的转型阵痛。当市场规模突破万亿门槛,行业竞争必须升维至生态共建层面。
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完善,外卖行业的竞争焦点或将从“市场份额争夺”转向“生态价值创造”,而这正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