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竞逐AI智能体:“城市超级智能体”已经诞生?

大厂竞逐AI智能体:“城市超级智能体”已经诞生?
2025年05月06日 15:24 Ai科技网

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关键转折点。随着大模型技术逐渐成熟,AI智能体(Agent)成为科技巨头争夺的下一个战略高地。与仅能对话的Chatbot不同,AI智能体具备自主调用工具、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这场围绕“智能体生态”的竞争,或将重塑未来十年的产业格局。

从C端到B端:大厂多维布局

百度、字节跳动领跑C端场景百度于今年4月推出“心响”App,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订餐、行程规划等200余种任务,未来计划扩展至10万+场景。其核心逻辑是将智能体嵌入日常生活,打造“个人AI助手”。字节跳动则上线“扣子空间”,聚焦社交与内容创作场景,通过低代码平台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

微软、阿里押注B端与企业服务微软Copilot已深度集成至Office、Teams等办公套件,日均处理企业任务超1亿次。其目标是让智能体成为企业工作流的“隐形中枢”,预计2025年该业务将贡献微软AI总营收的35%。阿里云则以开源模型Qwen3为突破口,联合开发者构建行业解决方案,近期发布的“22°智·企服”智能体已进入内测,主打企业全链路降本增效。

联发科、黑芝麻智能夯实硬件底座硬件厂商正加速适配AI智能体需求。联发科发布天玑9400+芯片,集成第八代AI处理器NPU 890,支持DeepSeek-R1推理模型,端侧任务处理速度提升20%。黑芝麻智能推出华山A2000系列芯片,覆盖自动驾驶全场景,为车载智能体提供算力支撑。

行业落地:从城市管理到医疗革命

“城市超级智能体”首现中国3月,联想与武夷山市政府合作落地全球首个城市超级智能体项目,整合文旅、茶产业等资源,构建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升级的智能化中枢。这一模式或成智慧城市新范式。

医疗领域突破低效瓶颈美国医疗科技公司Innovaccer推出健康智能体,帮助医生自动化处理病历整理、预约提醒等重复性工作。CEO Abhinav Shashank指出:“AI将填补医疗服务的能力缺口。”国内企业华城瑞讯亦在4月启动企业服务智能体内测,试图重构商业价值链。

技术攻坚与生态合纵连横

记忆能力或成下一个突破点微软CTO凯文·斯科特预判,未来一年AI智能体的记忆能力将显著提升,使其能更连贯地理解上下文并自主规划任务,交互模式迈向“类人化”。

开源协议与工具集降低开发门槛联发科推出“天玑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发布一站式开发工具Dimensity Development Studio,推动智能体应用普及。实在智能则基于TARS大模型推出“实在Agent”,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即可操作软件,解决传统AI系统复杂性难题。

联盟化竞争成主流4月,中科曙光联合百度、立思辰等成立“行业AI智能体开放生态联盟”,覆盖教育、医疗等领域,试图构建从芯片到应用的全栈生态。英特尔与面壁智能合作研发车载大模型GUI智能体,将端侧AI引入汽车座舱。

商业化与公平隐忧

尽管资本热度高涨(如新炬网络因智能体概念股价6连板),但商业化仍处早期。微软、百度等巨头依赖既有生态快速变现,而中小厂商则面临技术投入与场景落地的双重压力。此外,智能体自主决策引发的数据安全、责任归属等问题,亟待政策与行业规范跟进。

国雄资本姚尚坤认为,2025年是“AI智能体元年”,中美或将涌现超50家独角兽。这场生态暗战,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对用户习惯、产业规则的重定义。未来十年,谁能将智能体深度融入人类生活,谁便可能主导下一个AI时代。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