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否认被要求收购碧桂园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 探舆论场

中国平安否认被要求收购碧桂园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 探舆论场
2023年11月13日 17:31 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

“中国平安的‘地产劫’。

近期,中国平安陷入两起负面,刚否认收购碧桂园,又卷入“毒地”漩涡。知微数据分析师就中国平安否认被要求收购碧桂园事件从舆情综述、事件背景、传播分析、舆论观点、舆情总结、管理启示等方面做出详细分析,完整版报告可扫码添加“知小微”获取。

01

事件背景

  • 市场传出中国平安被要求收购碧桂园并承接其债务,与碧桂园自下半年以来遇到的债务危机相关。碧桂园作为中国第一大民营房企,近年来,由于其快速扩张和大量举债,公司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2023 年,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经营的压力,碧桂园的债务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公司股价也大幅下跌。这也引发外界担忧,碧桂园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恒大。据媒体报道,碧桂园涉及的债务规模巨大,其债务危机将对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 2023 年 10 月 10 日,碧桂园发布公告表示,希望通过寻求整体方案来全面解决公司当前境外债务风险。

  • 中国平安曾是碧桂园股东之一。在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期,中国平安曾入股过数家地产公司,其中就包括碧桂园。但在地产行业进入调整周期后,中国平安开始不断减持地产股。据中国平安公告,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平安已不再持有碧桂园的股份。

02

传播分析

此次中国平安相关报道在市场上引起高度关注。一方面,中国平安作为国内知名保险集团,其动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该报道涉及收购、债务等敏感话题,也引发了权益市场的高度关注。 

事件回顾

  • 11月8日,路透社发表独家报道《中国官方要求中国平安取得碧桂园控股权》,文章引述知情人士称,官方与中国平安的谈判于 8 月底开始,中国平安已被要求提供救助计划的细节。

  • 随后,中国平安在盘中 14 时 40 分左右通过证券时报发表严正声明回应称,该报道完全与事实不符,公司从未收到任何有关政府部门/机构的相关要求。此前,公司在收到相关问讯时,已书面向路透社作出澄清,但路透社仍执意发布相关的不实报道,公司对此深表遗憾。

  • 15时30分左右,中国平安再次发表声明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平安已不再持有碧桂园的股份。

  • 针对中国平安的指责,路透社发言人亦在后续更新报道中表示:“我们坚持我们的报道。”

  • 晚间,中国平安通过官网发布完整的正式澄清公告,再次否认收购传闻,并称公司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交易计划或讨论。截至目前,公司没有持有碧桂园股份。

图源:中国平安官网

舆情趋势

在报道初期,市场对此消息的反应较为强烈,讨论度快速上升。随着中国平安的澄清和回应,舆情趋势开始放缓,热度逐渐下降。 

舆论情绪

在报道初期,由于市场对收购消息的不确定性,舆论情绪偏向负面,这点也体现在中国平安的股价上面,中国平安在A股及H股市场双双下跌。随着中国平安的声明发布之后舆论情绪逐渐转向中性,但市场情绪仍受到一定影响。在被爆出卷入苏州 85 亿“毒地”舆论漩涡后,舆论情绪继续转向负面,并继续影响二级市场

传播渠道

中国平安此次事件传播范围较为广泛,从央级媒体经济日报、四家证券报、央视网财经、环球时报、金融时报等,到财联社、21 财经、第一财经、澎湃新闻、新京报等主流财经媒体纷纷参与了此次报道。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也引发热议并登上热搜。

03

舆论观点

媒体评论

  • 中国平安不动产风险敞口引发担忧。21财经发文称,中国平安的不动产投资风险敞口始终是市场关心所在。在利率下行、房地产市场波动、信用风险突出、投资市场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负债端和投资端普遍承压。投资者对于中国平安的担忧也在加剧,在中国平安 2023 年中期业绩发发布会上,平安集团对其不动产风险敞口的概括评述为“敞口可控、风险可控”。 

  • 清仓碧桂园股份让外界感到震惊。搜狐财经报道称,碧桂园8月10日发布亏损公告,向外界承认其遭遇阶段性流动压力后,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管于8月11日减持碧桂园 1409.4万股股份,套现1381.21万元,持股数减为13.82亿股,持股比例降至 4.99%。如今平安向外透露,到三季度末已不再持有碧桂园股份,这意味着从8月11日至9月底之间,不到两个月时间,平安彻底清空了碧桂园股份。 

网民观点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一些投资者和网民对中国平安的回应表示支持,认为公司股价下跌是受到了不实报道的影响。同时,也有一些人对路透社的报道表示质疑,认为其可能存在误导市场的情况

  • 境外势力借助媒体恶意做空中国。有自媒体财经博主表示,路透社作为国际知名的新闻机构,其发布的新闻报道通常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然而,在此次事件中,路透社对中国平安的报道存在不实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

  • 中国平安回应措辞较为温和。某财经博主发文表示,中国平安的声明措辞并不算强硬,只是用了表示遗憾这样的温和表述,也没有表示要追究责任之类。路透社作为国际知名媒体机构,今年连续提前命中降印花税、限制减持、平准基金、万亿国债等大事件,这次敢用独家报道的形式披露,并在面临法律法规风险的情况下,想必对信息源信心十足,静观事态后续演变。

04

舆情总结

此次中国平安舆情危机事件传播范围广泛,影响程度深。从财经媒体到社交媒体,各种渠道都能看到相关的讨论和猜测,对中国平安的声誉以及投资者信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平安作为上市公司,在面对市场传闻和媒体不实报道时,第一时间积极回应质疑,并发布真实、完整的信息,防止了不实报道的进一步传播对市场造成的不良影响,维护了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稳定,也从侧面维护了其公司形象。

但对使其卷入舆论漩涡的苏州 85 亿“毒地”事件,中国平安目前尚未通过媒体或投资互动平台进行公开回应。从平安大跌的股价表现来看,中国平安在国际资本和国际媒体面前,即使第一时间澄清谣言,但仍略显无力。同时,重大舆情事件的接连曝光,也让投资者对中国平安的未来发展和市场表现产生了疑虑。目前两起事件仍为舆论关注焦点,媒体或将进一步关注公司的后续动态,舆情发展仍需要重点监测。中国平安也需采取一定措施修复因此事件受到影响的公司声誉。

综上,中国平安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对应措施值得肯定,对市场舆论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较高,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投资者和媒体的沟通合作,及时向公众和投资者传递公司的真实情况和发展动态。通过增加透明度,有助于消除市场误解和谣言,从而增强公司信任度。

05

管理启示

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面临的境外舆情形势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在境外舆情预防和应对方面,如果重视不足、投入不够,一旦遇到舆论危机,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甚至还以“出口转内销”的形式,传递至国内,给金融机构品牌和声誉等造成“二次伤害”,并可能引发恐慌情绪,对金融机构的股价和市值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机构的经营稳定性。

危机管理服务

知微数据基于品牌舆情监测和历史经验的积累,提供在危机前、中、后期的专业服务,包括敌对/友好渠道跟踪、分析;小时级传播汇总分析;研判建议及公关效果复盘等内容,同时,在顾问团的带领下,对各行业的案例进行危机应对机制研究,助力品牌公关工作。

目前,顾问团成员包括高校专家和公关行业专家。相关研究成果收入“危机案例教材”系列报告中,该系列报告为各行业危机事件的汇总研究,分为周期性报告(月报和半年报/年报)和事件专项报告,主要包括危机类型、首发渠道、公关举措等分析内容。

危机案例教材示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