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作为通用型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致力于满足最广泛人群的多元支付需求,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以来,其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功能创新和场景扩围持续。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数字人民币创新产品——可视硬钱包近期正式推出。
据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从功能上看,可视硬钱包既支持“碰一碰”收款,也支持“扫一扫”收款,商户可使用POS机具、扫码枪、手机设备进行收款,尤为便利境外来华人员和老年人支付。
提升支付便利
记者了解到,此次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是在数研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委金融办的指导支持下,由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运营机构研发推出。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是指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依托IC卡、手机终端、SIM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特定硬件载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硬钱包的推出为没有境内手机号和银行账户、习惯持卡支付的短期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了一个支付新选择,也便利了部分使用智能手机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群。
2021年,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北京冬奥会首次亮相,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据了解,前期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硬钱包,主要通过与商户的POS机具“碰一碰”进行支付。考虑到随着国内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扫码收款日渐成为商户主流收款方式,硬钱包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扩大应用场景。
2024年4月, 便利小微商户、个体商户收款的数字人民币APP“碰一碰收款”功能在深圳首发试点,扩大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应用范围。11月,深圳市再次推出加载动态付款码的可视硬钱包,既可“碰一碰”符合境外人士、老人人群使用习惯,又兼容了境内商户扫码收款的受理现状,还可以显示余额,帮助用户随时掌握资金情况,适用于商家、出租车、地铁、公交等多个应用场景,极大提升了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便利性。
实现多个创新
据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可视硬钱包在产品设计应用方面主要实现了四方面创新:
在产品层面,可视硬钱包在标准的硬钱包上增加了可视屏,通过短按开关键,可切换显示钱包余额、交易金额及付款码等信息,实现用户在支付时可“碰”可“扫”。
在使用场景方面,可视硬钱包既支持“碰一碰”收款,也支持“扫一扫”收款,可支持POS机具、扫码枪、手机收款,扩大了可受理硬钱包商户的范围。且商户无须更换POS和扫码终端等设备,在已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户可直接使用。
在保障隐私和申领方面,可视硬钱包支持发行时不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可有效保障境外来华人士的隐私安全。在通关口岸、机场、高铁站、酒店等场所的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可快速申领及充值,支持人民币现钞、外币现钞以及VISA、万事达等主流外卡充值领域。
在技术创新方面,依托安全芯片与交易开关,有效防止钱包被隔空盗刷;采用自适应技术使用户可以在公共交通场景快速免密通行,在商超大额消费时输入密码进行验证,提升便捷性的同时保护用户资金安全。
产品体系持续丰富推进条码互通
此外,记者了解到,基于可视硬钱包,各地可扩展打造面向不同人群的特色市民卡、旅游卡等,并可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使用,实现“一卡通全国”的应用。
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以来,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在基础产品方面,数研所和运营机构共建数字人民币APP,并构建软硬钱包体系。除扫码支付、线上支付、转账和“碰一碰”支付外,无电支付、手机SIM卡支付等产品也开始应用。数字人民币体系还着力弥合“数字鸿沟”,重视无障碍适老化设计。
近期数字人民币创推出组件化服务并率先在鸿蒙系统部署,将数字人民币的基础服务能力内置到鸿蒙系统中,鸿蒙用户无须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就可以使用相应的服务,真正做到拿到手机就能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除日常消费场景外,数字人民币着力推动地铁、公交等民生场景的便捷支付,目前青岛地铁、苏州地铁和公交、海南公交等已全面实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碰一碰”即可乘车,还支持无网无电应用。
同时,按照“不改变用户支付习惯、尽量不增加商户成本”的原则推进数字人民币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条码互通的工作,以提升使用便利度。
在对公方面,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可支持合同自动和强制执行,实现资金定向拨付和监测,已在预付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财政补贴等场景应用。
(编辑:李晖 校对:颜京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