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曝央企一年调整干部上百人次、干部上任 9 天又调岗
问题之一:“有的个别人员岗位违规晋升”。
该运营商指出,“有的对推荐率低、未列为建议人选的干部变通方式定向推荐并提拔,程序违规”。其实,这种事情在三大运营商体系屡见不鲜,甘肃某运营商庆阳分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淑燕在 2021 年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就曾有一条罪状,即 “违规任用、提拔职工”。而中国电信河北邢台分公司原总经理王沛宏也曾被指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问题”,即他执掌邢台电信期间,“部分干部任免的会议记录、纪要不完整”。后来,王沛宏因为多种问题叠加在一起,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记大过,免职,降岗一级。
问题之二:“个别市公司主要负责人把干部调整当儿戏”
一年调整干部上百人次,其中 3 人岗位 1 年调整 4 次、最短时间间隔仅 9 天。其实,这种事情早就发生过。比如中国电信河南开封分公司总经理王伟曾被通报于 2012 年 9 月至 2015 年 3 月,在开封分公司主持工作及任总经理期间,任免干部 218 人次,涉及 71 人。干部任免程序不规范,提拔干部未完全履行民主测评程序,调整干部过于频繁。后来,王伟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如今,仍然有地市分公司干这种事情,看来没吸取教训。
二、频繁调整干部要报备,不一定全部违规
实际上央国企干部调整是有文件政策规定的。有明确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一是明确央国企也要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二是明确频繁调整必须报备。文中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在事前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除领导班子换届外,一次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或者一定时期内频繁调整干部的。
三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也有相关问责规定。第七十六条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者调整干部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所以,频繁调动干部并不一定构成违规,但根据相关规定,干部调动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相关的监督检查办法,干部调动需要有明确的理由和依据,如工作需要、岗位空缺,以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等。此外,调动决定应当经过综合分析和慎重决策,确保干部调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具体操作中,如果干部调动是出于不正当的政治目的或个人私利,或者未经正当程序随意调动,可能构成违规。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对违规用人问题和行为将严格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因此,频繁调动干部本身不一定直接构成违规,但如果伴随有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如违反程序、权限、纪律等,则可能被视为违规。组织和人事部门在决定干部调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干部调动的正当性和合规性。
三、但对央国企来说,过于频繁调整干部不一定是好事。
一些省一级央国企的一把手,连续干到三年以上的都很少见,更不用说再往下的国企了,几乎是一把手一两年就要换一换。所以每一任想的都是怎么在有限的任期内做出政绩和亮点来,好尽快高升,但做企业需要的是长期主义、扎扎实实,时间不等人,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形式主义、会有烟花政绩,同时这些人会拼命向下施压立威,为的是让上级看到,我行。不像过去,企业一把手可能是从车间学徒做起,一干一辈子,几十年扎扎实实干到了这个位置,对企业有极强的归属感。
笔者观察到,最近有某省级领导撰写最新文章明确:严防频繁调整诱发干部短期心理、投机思想。提到严格任期制度,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保持市县党政、省直部门、省管企业和省属高校领导班子相对稳定,严防频繁调整诱发干部短期心理、投机思想。
这可能是一个风向!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