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智能家居领域,你可能会看到与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等大品牌相关的Matter这个名字突然出现。如果你想不受品牌约束的购买智能家居产品,那么Matter可能会是你需要的功能。但究竟什么是Matter,为什么它在智能家居中很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什么是Matter?
Matter是一种通用网络协议,可让设备在所有主要智能家居平台上工作。例如,如果你要购买智能灯泡,则不必检查它是否与Amazon Alexa、Google Assistant或Apple HomeKit 兼容——只要它支持 Matter,就可以开始使用。
不仅如此,支持Matter的设备可以组建成Mesh网络,其中连接到云是可选的,而不是强制性的。Matter是一种基于IP的技术,但无论配件是否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甚至你是否有专用的集线器或网桥,基本的智能家居功能(例如,打开和关闭灯)都可以正常工作。当然,如果你想要远程控制家里面的智能设备,则确实需要网络才能实现。
Mesh功能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Matter是在以太网、Wi-Fi、蓝牙和 Thread等技术之上的应用层运行。其中,Thread是最重要的——它是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协议,智能家居设备必须支持它,而且它比Wi-Fi耗电少得多,同时提供扩展覆盖范围并使其更可靠的能力。每个Thread产品都作为自己的“边界路由器”运行,其他Thread配件可以连接到该路由器,而不会给Wi-Fi网络带来负担。由于该技术的低功耗需求,它几乎适用于任何场景。
为什么Matter重要?
智能家居世界可能会分裂和混乱,许多支持Alexa的配件也支持Google Assistant,反之亦然。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而且HomeKit的兼容产品比这些平台中的任何一个都少。
所以一旦被广泛采用,Matter对用户和智能家居行业来说应该是双赢的。用户将获得更广泛的选择,更不用说更可靠的连接了。设备制造商则能够扩大他们的受众并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支持平台,而平台创建者自己将不必担心招徕合作伙伴。
可靠连接的重要性不应被低估。智能家居配件通常分散在多个房间或室外,如果它们没有稳定的信号,它们可能会不定期断开网络。对于拥有数十台Wi-Fi设备的人来说,丢失也可能是一个问题,因为路由器只能处理这么多的同时连接。虽然Wi-Fi 6不太可能出现过载,但具有Matter over Thread的设备可以完全消除威胁。
哪些厂商支持Matter?
Matter的组织机构是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CSA),前身是Zigbee联盟。CSA的核心成员不仅包括亚马逊、苹果和谷歌,还包括三星及其不太受欢迎的SmartThings平台。其他一些参与品牌包括:博世、海尔、荣耀、华为、石头科技、LG、罗技、OPPO、松下、特斯拉、小米等国内外品牌。
Matter什么时候到来?
完整的Matter规范和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将于2022年秋季发布。我们将在今年年底看到通过Matter认证的设备发货,并且一些兼容产品已经上市,例如亚马逊的第四代Echo。
不是每个Matter设备都会包含Thread,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然而,后者已经被整合到一些产品中,例如苹果的HomePod mini和Nanoleaf的Essentials灯泡和灯条。其他设备,如Amazon Echo,支持Thread,但尚未激活。
Matter替代品有哪些?
没有什么完全等同于Matter,但Zigbee和Z-Wave都是低功耗且(相对)平台无关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将支持的配件与Zigbee或 Z-Wave 集线器配对,则只有该集线器需要与Alexa或Google助手等兼容。
亚马逊拥有一项名为Sidewalk的技术,可以帮助扩展智能家居设备的范围和可靠性。但是,只有精选的亚马逊产品可以用作Sidewalk的桥梁,如果邻居也有Sidewalk,你的一小部分带宽可能会与邻居共享。虽然亚马逊发誓该协议是安全的,但非自愿带宽共享的概念已经促使一些人通过Alexa应用程序禁用它,一旦Matter over Thread起飞,亚马逊放弃该协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Matter是否值得购买?
如果你拥有现有的智能家居配件,并且它们受到不稳定或过饱和的Wi-Fi连接的困扰,那么采用Matter over Thread可以(理论上)产生巨大的影响。问题是你可能必须一次升级多个产品才能看到好处,包括你用作集线器的任何无法通过软件更新到Matter的产品。
如果你不担心Wi-Fi覆盖范围或偶尔在没有互联网访问的情况下运行,那么Matter真的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旦Matter可用,支持Alexa、HomeKit或Google Assistant的设备将继续支持这些平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