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胖东来创始人:首先要活成一个真的人

独家专访胖东来创始人:首先要活成一个真的人
2024年06月16日 13:13 数英DIGITALING

要理解于东来,先理解一个故事。

有这样一个乞丐,别人给他一块钱,他说不用那么多,五毛钱就够了,他用这个钱买两个馒头,自己吃,也分给别人;吃饱了,他就去帮这条街上的商户擦玻璃,捡垃圾,把这条街拾掇得干干净净,其他人都不好意思、也不忍心再乱放乱扔。后来,这里成了旅游一条街,谁都想过来看看,这条街上的乞丐为什么如此不一样。

这就是于东来的“乞丐观”——假如我是一个乞丐,也会是一个幸福的乞丐,一个能影响别人的乞丐。这样的“假如”可以有更多,假如我生活在农村,假如我是一个打工者,假如我是一个个体老板……他把自己代入到各个角色,去感受,去畅想,去抒发,在他看来,每一个人,不论身份高低,职位贵贱,只要拥有健康的理念,都能自在快乐。

摄影:邓攀

否则,即便是在外人眼里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内心也依然是可悲的。于东来常说,大多数企业家并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因责任、面子而自我束缚,因成功的幻影而自我迷失,因利益抢夺而自我扭曲,“这样不叫企业家,叫奴隶家,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健康的,是轻松和幸福的。”于东来说。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于东来的经营之道。“按自己的方式来做企业,做得好了就多花点钱,做得不好就少花钱,做不下去了就关门。”总之不能损害的,是时刻享受幸福的生命状态,企业家自己先要改变,也要带动员工改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是健康的。

在与其相熟的联商网董事长庞小伟看来,这就像于东来内置的校正仪,以此为基准去衡量一切的行动和决策,“一旦他觉得纠结、痛苦的时候,就赶紧停下来,回到生命本身那个状态去审视,然后会马上做出取舍。”

胖东来很多打破常规,甚至匪夷所思的做法,也都是从这个理念上长出来的,比如胖东来很早就有的“委屈奖”,今年新增的10天“不开心假”,于东来还表示,2024年将重启岗位级别认证制度,最底层的保洁员,未来年薪也能达到30万~50万元。

“只要是能让大家健康幸福的,我们能实现的,就去落实,这不就是智慧嘛。”于东来说,“有的人说胖东来是神话,其实就是真诚了一点、善良了一点,如果这样都被说是神话,那我们过得多悲哀啊!”

以下为《中国企业家》对于东来的独家专访,有删减:

 01  “化敌人为朋友,为战友” 

《中国企业家》:胖东来接连对步步高、永辉超市进行调改,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于东来:我一直说,胖东来的理念太珍贵了,用这个理念去做什么都能做好,过去20多年,我们一直是这样在做的,也想把经验和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企业,最起码拉他们一把,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苦难,多一些美好的元素,启迪更多的企业走向品质,让这个企业的团队更健康、更安全、更成熟地去经营,让企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在很多企业遇到问题,也是一个改变的时点。十几年前我说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明白你的好意,也学一点,但是不会那么坚信;现在不一样,他们更相信了,信了以后改变就快了。

《中国企业家》:这些企业此前尝试过各种方式的自救,都没有见效,为什么胖东来能帮他们改好?

于东来:企业死,肯定是团队不成熟,说白了就是企业对员工不好,员工没有热情,都不用心,商品和服务肯定就不好,企业就烂了。

现在我们去改变,就要员工愿意干,凭我们的经验,超市行业的工资水平,交完社保之后不能低于4000元,在这个基础上,员工愿意干,流失率就能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执行力就上去了,要不然这边还没来人,那边人就走了,这样肯定做不出专业度,就无法保证品质。

员工愿意干了,之后怎么干?要卖优质商品,不要因为贪图进场费而让卖场充斥着劣质商品。可能刚开始收益低一点,最起码能覆盖工资,老板该休息休息,该关爱员工关爱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让员工和顾客感受到真诚,慢慢就有了信任,企业就会往健康的方向走。

你看梅溪湖(指步步高梅溪湖超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不是说胖东来来了,说变就变了。是因为它的商品变好了,员工状态也变好了,管理层看到希望了,胖东来的影响力可能助推了这个结果,但关键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卖好商品。

摄影:邓攀

社会需要更多优秀的企业,老百姓买东西放心了,怎么会不认可?老百姓认可了,企业怎么能没有健康的发展?不可能的,你说真诚都不好,那什么好?

按这个标准调,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些企业都能调好,3年之后都能在当地数一数二。

《中国企业家》:帮扶团队撤出后,企业会不会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于东来:当你明白了道理以后,还会重新回到原来吗?

就像我过去20多年接触调整过的企业,顶多后来企业又膨胀了,又到处去开店了,但最起码有一样保持住了,他们员工的工资一直处于行业中上水平,员工愿意干,所以生存基本上都没问题。

目前来说,这些企业还没有因为调了以后倒闭的,大多数还都活得挺好的,只是说将来可能会因为盲目扩张而倒闭,这个是肯定的。

《中国企业家》:你过去一直说,社会需要的,不是胖东来一家企业开遍全国,而是各个地方都有像胖东来这样的企业,如今通过改造,相当于也结成了一个商业理念的共同体?

于东来:可以造福社会的使命不要老放在你一个人身上,放到千千万万人身上多好,我们各自实现每一个人的价值,共同奔向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社会是不是更充满力量?

其实说句实在话,这次的帮扶行动就像诺亚方舟一样,非常有意义,甚至能让中国企业家去思考:化敌人为朋友,为战友。

《中国企业家》:真的能实现吗?

于东来:最起码现在步步高和永辉已经成为朋友了,何况不只这两家企业,将来会越来越多。

关键就是要让大家都愿意去合作,如果一方总是想多挣钱,怎么能让对方信任呢?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像战友一样去创造美好,享受美好。就像胖东来的很多自有商品在家(指胖东来)里面一下子就能卖没了,比如这个啤酒,但帮扶之后,胖东来至少要拿出50%的配额,分给步步高和之前的12家企业,现在加上永辉,可能又得拿出20%、30%。

摄影:邓攀

我觉得就算拿出100%,也很有价值,可能一年少挣了1个亿,但是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企业家走向美好,这个价值不是一万个亿、十万个亿这些数字能衡量的,是无穷的。

胖东来的真诚也会带来他们的真诚,这样一步步相互影响,就会营造出真诚的环境,所创造的价值就超越了各自的企业,造福了整个社会。

所以不需要怀疑,这么真诚,结果怎么会不好?一定会好的。

 02  “善良也不能急功近利” 

《中国企业家》:你过去说,“胖东来是一个特殊的企业,不为钱也不为名”,现在名和利都来了,上次你也提到胖东来都成旅游区了,“很苦恼”。

于东来:准确地说,不是“不为名,不为利”,是懂得怎样对待名和利,是要尊重名、尊重利,像朋友一样,最起码我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价值,然后有合理的回报,这就是良性循环。

现在爆红是网络的问题,也是因为社会缺失信任,所以胖东来的真诚很吸引人,这也是个好事,至少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胖东来是怎么做的,会主动去学习,是不是也能实现真诚、美好?毕竟我们做这么多年,也希望更多的人少走弯路,希望更多的人更幸福。

从1999年到现在,25年了,胖东来都是围绕这样的目标去做的,所以也没什么,我们合理对待这些东西(流量),量力而行释放自己的能量。但是我们毕竟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一步一步来,只要向善,这个结果也会越来越好。

摄影:邓攀

所以对改造这件事,大家期望也不能太高,以为都能像胖东来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沉淀,其他企业也需要经历这个时间,慢慢缩小与胖东来的差距,但肯定比原来好太多了。

《中国企业家》:这20多年,你一直进行理念分享,也遇到过不解甚至误解,自己内心有过怀疑吗?

于东来:有,因为我也是普通人,受委屈的时候肯定也会有想法。但是打个比方,你会游泳,别人落水了,你能救他,但是你却没有救,是不是会内疚?

我自己以前经历了太多,因为挣钱让自己失去自由,为了名和利让自己受了无尽的屈辱,让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太多的践踏,很痛苦。我经历了,我会反思,我的生命就慢慢从平庸到了成熟。

所以后来在1999年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经历了这些事,有这个能力,这已经不是你自己的东西了,你的能力、智慧也属于这个社会。可能也跟性格有关,我愿意分享,不希望人们再走这样的弯路。通过营造一个做事的环境给大家一个平台,让大家懂得如何幸福地生活,如何让自己活出一个健康的生命,引导整个社会也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能让人类少一些困难、矛盾、痛苦。

但当时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让自己受这么多的苦难,但想一想,价值大于自己的苦难,就想开了。甚至有时间哭一哭,重新再来,还是要理解他人,因为他不成熟。

而且我也不是什么都很成熟,也在慢慢进步,慢慢成长,包括到现在,我也有很多不成熟,但是不管怎样,就量力而行地去做。善良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也是痛苦的,也不会美好。

《中国企业家》:现在的不成熟,表现在哪些方面?

于东来:方方面面,还有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人性,我不是一说不嫉妒就不嫉妒了,说不虚伪就不虚伪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几千年的传统,是本能,已经刻到我们灵魂、基因里了,怎么彻底改变呢?只能说现在的我明白了这个道理,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去调整,但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03  “不做没有道德的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你很少谈经营的术,讲的都是经营的道,哲学思考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意味着什么?

于东来:不管是人生,还是做企业,不能按习惯认知去做,而是要有科学的价值观,所用的制度、方法都要是科学的,这样不管在什么方面,你都能比别人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答案,什么是正确的方法。

世界上有很发达的国家,有先进的哲学,中国也有自己传统智慧,我们把其中优秀的地方沉淀下来,哪些体现出向善的状态,能让企业更健康、美好,哪些就是更加科学的价值观,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用科学的方法展开自己的人生,展开企业的发展,自己乐在其中,也能为人类带来美好。这样企业就能走在自己的路上,走在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理念上,去展开战略、创造产品、建设团队,这样的企业发展肯定就会更稳健,更可持续。

但大部分企业不懂这个道理,就老去模仿别人,偶尔碰上机会,有红利就做大了,但是却没有形成真正的能力,也没有自己的真诚,怎么能长久?一旦你的模仿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时候,产品就滞后,企业家就会迷茫,感觉吃力,那么企业做得再大,也不快乐,就是方法错了。

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拥有了这种思维,朝着美好的目标,做企业就一点都不难。不能带来美好的方法,就再去寻找其他的方法。所以胖东来才有了这些理念和标准,并不是说于东来这个人很聪明、很智慧,而是我们学习的、追求的方法是宝贵的财富,我是用了这样的方法变成了这样的状态。

摄影:邓攀

你看现在胖东来在中国很火,也影响了国外的企业,就是因为这种理念都是相通的,谁不喜欢能让人类更美好的企业呢?

《中国企业家》:你常说企业家没有几个健康的,即便是掌管的企业市值上千亿乃至上万亿的,你所说的“健康”是指什么?

于东来:一个人活着肯定是为了幸福,为了快乐,这是本能,如果连这点都不知道,那说明认知还在动物层面。

企业家也是同样,首先要让自己快乐,不能说因为做个企业就一直辛苦,老板整天干,员工也得整天干,干到最后,还谈什么生活?都成工具了。如果是这样,就会产生内卷,产生相互伤害、嫉妒,最终破坏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生态,大家都在这种不健康的方法当中浪费了人生宝贵的时光。

一个企业家,最起码要有健康的品格。而我们很多企业家活在责任、荣耀、权力之中,觉得自己很伟大,其实他连一个正常的人格、真实的人都没有活出来。即便说抢到时代红利,这种红利也不会给他带来幸福,只会带来痛苦和压力。因为他不懂得财富的价值,只是利用金钱标榜自己的人生,标榜自己的荣耀,这样就太悲哀了。

所以首先要活出一个真的人,只有真,才有善和美。很多企业家只是嘴上说着善良,你卖着那些品质不好、利润那么高的商品,叫善良?你对员工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而只是利用,员工收入那么低,叫善良?企业家要明白到底什么是善良,善良不是想象的,善良是行为,是结果。

可以想一想,自私你会快乐吗?嫉妒你会快乐吗?虚伪你会快乐吗?都不会,所以干吗非得让自己这样活?我们要向阳光的、善的方向去走,向真诚的、尊重的、友善的、信任的方向去发展,活出勇敢的、自信的、正义的、公平的、自由的、充满爱的生命状态,这才是有智慧的生命。其实当你自己活得很阳光的时候,这种状态就已经帮到很多人了,而且持续的影响是无限的。

所以,要热爱地、轻松地、富有热情地做企业,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企业家,而不是一个像奴隶一样,只会奋斗的企业家。很多企业家太缺乏这种精神层面的、思想层面的知识。

胖东来员工之家的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摄影:梁宵

《中国企业家》:或者也有一些企业家理解这种理念,但知易行难,加上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干扰,很多动作就会变形,走着走着就迷失了。

于东来:最大的阻碍是习惯,中国人一直习惯用成功而不是用快乐、轻松、自由来定义自己人生的意义。所以很多企业家只是用数字来概括自己的价值,却没有正确的道德观。打个比方,别人研发的东西,我去模仿,这就是作恶,是不道德的。一个企业家要有健全的人格、品格,这是做企业最根本的基础,连这个基础都没有,去做企业,就是作恶。

所以,现在大家需要先补上这一课,明白什么是健康的企业家,做一个企业家要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条件,向这个方向发展就可以了,就不会再迷茫了。

先做一个健康的企业家,再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最终如果你非常热爱,就去做一个卓越的企业家,如果是出于真诚的喜欢,这些都不难。你想,如果中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国家怎么会不美好呢?

现在,我们国家也在进行相关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设,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就是想让企业逐步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坚定去落实,就对了。

 04  “我的理想是做文化” 

《中国企业家》:去年你曾说自己退休了,退休后的安排是什么?

于东来:我的理想还是要做文化,寻找文明的方法,让我们的人活得自由,活得有尊严。

因为我们太多人,不懂得生命的方法,因感情纠结、因孩子纠结、因父母纠结、因金钱纠结……因各个方面纠结,其实人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应该因各个方面而快乐,如果不是这样,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正确理解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我希望能去寻找一种更好的理念、方法,然后把它植入到我们的生活。

胖东来员工之家配备了按摩椅,以便员工更好地休息。摄影:梁宵

像胖东来现在有一些要求,管理层是不能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18岁之后就让他搬出去,独立生活。

《中国企业家》:这是硬性要求吗?

于东来:对基层员工来说只是建议,不能强求,但是胖东来对高管的定位是一个传道者,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更高。

《中国企业家》:你现在给胖东来打多少分?

于东来:满分如果100分的话,最多只能给10分。就像爱情一样,因为爱才有分,当你真正喜欢这个职业的时候,才开始有正分。

现在我们的团队还没有实现爱的状态,还只是当成工作来做。有少数人已经开始走到这条路上,真正感受到了职业的价值。

但是你看,现在只是10分,企业就已经能做到这样的状态,如果我们实现50分,会是什么概念?

《中国企业家》:你之前提到星巴克,这也是一家有着独特企业文化的公司,创始人曾经两次离开企业,发现文化开始变质,所以又两次回归,你会担心胖东来的文化传承吗?

于东来:人只要没死之前,能创造美好就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见得非要传承。不管怎么样,只要有能创造美好的经历就行。企业消失就消失了,美好的东西永远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个花开了、谢了,别的花又开了,永远会充实着无限的美好。最起码大家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品质、健康、安全,这个是不能失去的。有这样一个标准,社会最起码是有序的,而不会彼此伤害。

《中国企业家》:所以你对做企业,对胖东来没有什么执念?

于东来:没有,随心。将来怎么样都无所谓,活着的时候做活着的事情,他们受你的启发,我死了他们愿意干,接着干就可以。

本文转载自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梁宵

编辑|米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