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梁伟丰:没有离开广告,也不只做音乐,他总在寻找另一种答案

专访梁伟丰:没有离开广告,也不只做音乐,他总在寻找另一种答案
2024年06月21日 13:06 数英DIGITALING

“你好,欢迎来到转角的清吧,我是梁伟丰。你先找个位置坐,我来帮你倒杯酒呵,来,cheers。”

在播客「转角的清吧」中,梁伟丰通常这样介绍自己。

在开场白之前,我们会听见车流声、汽车鸣笛声、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听不清具体话语的人声,时不时会传来乐声,由远及近,它们交织在一起,杂而不乱,仿佛在人声鼎沸的街头走过一支高调的乐队。倏而,随着一阵木门吱呀打开又关上的声响,一切又变得静下来,气泡水在瓶盖被打开时涌上来,柔和的轻音乐响起,冰块碰撞玻璃杯,酒终于入场,我知道,在街边转角的一家小店,“老朋友”来了。

这次,在几乎一样的场景中,我们见到了梁伟丰。

傍晚时分,太阳尚未完全落下,余晖映照在上海淮海路的一块巨大广告牌上,像是天然的聚光灯。路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天色渐暗,灯光亮起,我们也沿着街边不知不觉已经抵达约定地——门头不大,也不算显眼,进去时客人暂时不多,推开一扇木门,梁伟丰正坐在那,酒、冰块、气泡水早已准备好。

“你们好呀,来,请坐。”“你们要喝点什么,不急,先吃点东西吧。”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开场,让我们与梁伟丰的第一次会面,倒像是“重逢”。

或许,你早已听闻这个名字;如果还没有,很荣幸,可以借由我的文字,像了解一位新朋友一样,添上几分初印象。

要介绍梁伟丰,是件简单的事情,毕竟只需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梳理规整的信息贴:

广告人,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再到上海,从业30多年,前BBDO大中华区主席及首席创意官。

音乐人,曾为张杰的《明天过后》《量身定做》,品冠的《门没锁》,蔡淳佳的《前座后座》等歌作曲。

综艺《跃上高阶职场》中的导师之一。

但是,抱歉,接下来我并不打算谈论这些。

要介绍梁伟丰,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习惯了用各种title、成就来描述一个人后,突然将前缀都去除,总归是让人有点局促和不知所措。好在,交谈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以“去标签化”的视角看待一个人时,会收获比“标签”丰富得多的东西。人,无需任何修饰,本就具有丰富性。

那么,我们就先从“人”说起。

 1  美术、广告、音乐  真没想那么多,喜欢就去做了 

对许多事物感到好奇,对某些事物有着不明所以的偏爱,是人生而有之的本性。

于梁伟丰而言,正是成长路上很多纯粹的“喜欢”,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机缘巧合的惊喜。那些后来被定义为成就的东西是一种结果,而在此之前,梁伟丰联想不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与此有半分关系,当时的他只是觉得还蛮有趣的。

所以,面对我们诸如“是什么让您喜欢画画?为什么爱上音乐?如何选择了广告业?”这样的提问,他思考了片刻,挠了挠头,也只能笑道:“啊,我跟你们说,我真的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想做的事情就要做好。”不过,在他接下来的分享中,我们理解了这些“不经意之事”的意义。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寻找自我之类的各种名词,我只知道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大学时,本来要报纯美术的,可是我爸认为那就是毕业后在火车上帮人家画画的,后来我说念商业美术吧,虽然他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至少前面有“商业”两个字,听起来蛮靠谱的。念了一年之后,我发现可以在外面找一些freelancer的活帮人做图,学校教的那些在别的地方也能学到,那不如学点只有在学校才可以学的,于是我又自己悄悄转了纯美术系,直到毕业我爸妈才知道。

梁伟丰部分美术作品

小时候觉得李小龙、李连杰他们会武术好帅,还学过一段时间跆拳道,可是现在我记得最牢的不是跆拳道技能,而是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当时我们还是白带学员,老师已经是黑带(代表跆拳道最高级)了,第一堂课就让我们和他比拼,最后学员们都全身酸痛,老师说:“知道为什么上这一课吗?想让你们知道学跆拳道不是为了可以去外面欺负别人,别人会疼。”

喜欢音乐其实是从16岁才开始的,那时候上中学,就是某一天听到班里合唱团的同学用吉他弹了一曲《爱的罗曼史》,忽然被打动,就买了把吉他没日没夜地弹。再后来上了大学,由于当时在新加坡念书,阴差阳错认识了木船民歌餐厅的一些弹吉他的人,那时候我的吉他也弹得还不错,所以加入他们,从93年左右,在木船民歌餐厅弹奏了大概有七八年之久,也认识了一些音乐人,像蔡淳佳、陈洁仪、张惠妹、张雨生当时都在木船,淳佳就是我们当时团队里负责唱的那个人,这段经历也成为我后面拿到一些作曲机会、进入音乐圈的契机。

木船民歌餐厅,梁伟丰(左一)与陈洁仪
木船民歌餐厅,梁伟丰(右一)与光良、品冠
木船民歌餐厅,梁伟丰(右一)与张雨生

至于进广告业,其实当时想法也很简单,因为我念的是纯美术,那时也很少有人当全职画家,那我又需要一份工作,刚好广告公司有个职位叫做插画师,我就进去画脚本,我发现也挺有意思,因为我从小爱看漫画,两者好像有一定联系。后来又慢慢了解原来广告业里还有个东西叫策略、跟着还有文案,于是我又去学,当时也没说一定要进广告业。你要问我喜欢做广告吗,喜欢,不然也不会干这么久,但我觉得还可以有些别的东西。

看漫画、学画画、转入纯美术系,皆因“我喜欢”,后来却与广告工作产生联系。

就算儿时学的跆拳道技能早已忘了也没关系,老师那句话却深植于心,融入言行举止,化作比技能本身更为重要的待人之道。

即使不懂五线谱,没上过专门的吉他教学课程,也不影响对音乐的感知。而当时在木船民歌餐厅演出时的控场经验竟然对后来的广告提案工作起起到积极影响。

梁伟丰没有预判任何一个结果,只是专心把事做好,剩下的,全当是命运的馈赠。生活中很多事就是这样,你并不知道它会在何时发挥功用,但随心之事,“无用之用”便是意义。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叫做人生是旷野,感觉老师您是一直走在旷野。”

“不啊,我的人生是轨道。”

了解完梁伟丰多样的人生体验,我们不由感慨。他再次给出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不过,我们很快明白,无论是画画、跆拳道、音乐、广告还是其他尝试,梁伟丰其实都遵循一条路:热爱。

可什么是热爱?

梁伟丰打了个有趣的比方:“我觉得不用太纠结定义,但如果要形容的话,举个例子,比如我喜欢喝酒,但是有人花钱让我不能喝酒,我乐意吗?乐意。那如果有人给我钱让我不许做音乐了,可以吗?绝对不行。那么音乐就是我的热爱。”

所以,热爱是一个只有自己才有答案的东西,且不说“千金不换”,至少是心中的一团小火苗,一处想要保护的乌托邦之地。

“为什说我的人生是轨道呢,因为我觉得轨道也可以是四通八达的,也是可以转弯的。”梁伟丰补充道。

这再次应证定义并不重要,每个由人创造的词汇,也可以由人击碎,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便好。

于是,在五十多岁时,梁伟丰决定在他四通八达的轨道上又转个弯——从BBDO卸任,换种方式继续拥抱广告与音乐,继续探索一些新事物。

他说:“我才五十多岁,想去看看在内卷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方式,我还年轻,我可以去寻找这个答案。”

这番话让我这个二十多岁却深觉每天都被时间追着跑的人内心一震,恍然意识到人最大的对手不是年龄。

现在,梁伟丰依然很忙,日程表照旧很满,但日子的确又和以往很不一样。就像前面有一片未知的风景,走在路上的人脚步没有停,但看着道路两边不断变化的景观,他很清楚,这已然是条不一样的路了。

此时,心中所想也很简单:去前面看看有什么。

 2  NOTE DUET  用音乐与香气唤醒感知力 

2023年12月9日,一个冬日的周末,音乐与香味萦绕在上海愚园路观池空间,一场体验活动正在进行。梁伟丰多了一重身份:NOTE DUET品牌主理人。

可我并不想这么称呼他,因为采访过程中许多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梁伟丰分明是“怀胎九月”(品牌筹备了约九个月)诞下NOTE DUET并满怀爱意的父亲,这么看来,“品牌主理人”似乎缺点温度。

起初,我们都以为NOTE DUET是一个与音乐结合的香氛品牌,但梁伟丰告诉我们:它实际上是以音乐和香味为载体的感知力品牌。

何为感知力?音乐、香味又如何与其关联?

纵然尽力理解,第一次听到“感知力品牌”这个阐述时的我们心中仍有少许困惑:可是,这不还是香氛吗?

坐在对面的梁伟丰显然看出了我们的疑惑,笑道:“不好意思呵,我的解释都让你们不知道说什么了,我正好把产品也都带过来了,让你们体验一下或许会更加清晰。”

而后,他从座位旁的储物空间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宝贝”,一边慢条斯理地将它们摆放好,一边回想起出门时团队组员的话:“哈哈他们听说我要出来接受采访,倒是给我一通嘱咐,先问我‘你能讲得清楚吗’,又忙着叫我带上一些东西,还说要我千万别把这些东西弄丢了,嘿,到底谁是老板啊。但他们真的考虑比我周到。”

看着这一幕,我忽然有点感动,也第一次打破了自己对“创始人”的认知:原以为他们是“享有者”,现在我想他们是“拓荒者”,带着满腔热情出发,坚信这里会在某天草木繁盛不是“选择”,而是种“必须”。

“这是我的百宝箱,我每次要展示就带着它。”一切准备就绪,梁伟丰开始播放音乐,此时我们还没意识到自己即将开启一趟心灵之旅。

首先听到的是一段Lo-Fi音乐,轻快自然,同时又因糅杂着些许白噪音和模糊人声而略显粗砺,但这反而为歌曲添了份更为自在的释放感。

点击播放 Can't Find the Words

大约10秒后,我们开始感受香氛蜡烛的味道。

“有点甜,像是夏天的一个晚上,有微风拂过,有虫鸣声,坐在树下乘凉的味道。”这是我联想到的画面。

“像有个甜甜的小女孩,给我塞了把糖果。”Lily的感受则有点不同。

但相同的是,我们链接到的都是美好事物,而NOTE DUET的「Lo-Fi隐士」这款产品要表达的正是“对生活中的缺陷和不完美释之以怀”,如同低保真的音质也不影响Lo-Fi音乐的美妙。

接着,音乐切换,神奇的是,再闻「Lo-Fi隐士」,原本刚好的的甜味开始变得厚重,像是原本幽静的私人空间忽然来了个不速之客。变化的并不是香味本身,而是感受。一种天然的直觉:在这样的声音氛围里,不应该出现这味道。明白了,这不正是NOTE DUET写下的那句“音乐也能被闻到”嘛。

点击播放 Waiting for Sunrise

那同样的音乐换种香味呢?「后摇伶人」的气味挥发出来,仿佛飘过一阵清新的草木香,庭院有鲜花盛放。

“Alone but not lonely”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我转头看了眼旁边的Lily,虽然不知道她想到什么,但从她的表情可以知道,和我一样,先是惊讶,再是“对了,这味道对了”。看来,音乐与香味之间也需要有默契。

事实上,产品在上市之前,团队的确用10个月的时间,进行了10次消费者测试,测试人群包括专业的音乐人、调香师、唱片公司负责人和音乐平台团队以及香氛爱好者,经过不断调整,最终确定香味和与之匹配的歌单。

手机贴近产品NFC区,即可获得相应歌单

可惜的是,再精妙的文字也无法将气味描述清楚,这也是NOTE DUET在第一次与大家见面时选择了线下体验展形式的原因吧。

那天,她坐着轮椅,在女儿的帮助下,体验完展会的每一款香,在某个空间,她停了下来,流动的乐符与香气中,她大概找到了一片自己的宁静之地。

她在这里停留了很久,眼泪几乎要在下一秒就流出来。“我们自海里诞生,在这里相遇。”她说,她感受到了。

人们从音乐和香味出发开启体验之旅,结束时,发现参与这趟旅途的远不止“听”和“闻”,感官像被无限打开,记忆、情绪、想象力都被释放。

这就是感知力,可以捕捉细微的美好,可以允许细腻的情感流动,可以在喧嚣中开辟一片静谧之地,可以享受独自一人时的狂欢。当然,它不止这些。其实生活中,无论你是否察觉,你都或多或少地唤醒过它,比如忽然被透过绿树若隐若现的阳光吸引,比如疲惫时会被一阵风治愈,比如在办公室一扭头发现窗外的夕阳将高低错落的房屋变成有高光有阴影的风景画。NOTE DUET要做的,是让这样的时刻可以更多一些,我想,大概是找回快乐的能力。

感知力品牌有什么不同?怎么做?

“通过刚刚的沟通,感觉NOTE DUET是不是实验性有点强?”我们问道。

“哈哈,不是有点强,它就是个实验。”梁伟丰坦言。

可回看5个月来NOTE DUET所尝试的种种,我们会发现,“实验”一词在这个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味和重量。除了测试、探索的本意,作为商业品牌的NOTE DUET,“实验”一词更代表十足的知难而进的勇气,或许再加点“我偏要试试”的不甘,难怪梁伟丰称他的团队是一群“战士”。

“慢慢来比较快”是NOTE DUET的风格,尽管收益来得慢一点,但在不断唤醒人们感知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留下了更重要和长远的“影响力”。

2024年情人节,NOTE DUET以“爱,是记得”为主题推出特别款产品,梁伟丰创作了相应歌曲Remenber to remenber

点击播放 Remember to remember

在我们沉浸式听完这首曲子后,梁伟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灵感:

说到爱,我们可能会想到包容、付出、责任、信任之类,这些是因为有爱,所以才产生的,那爱是什么呢?我想到我大概是会走在我太太前面的,那时候我想我会担心她有没有好好吃饭,让她记得早点睡,记得睡前要擦干头发……所以爱是记得,不仅记得心动瞬间,也记得TA和自己一样不完美,记得相伴相知的一举一动。

把爱意写进绵长动人的乐曲里,用香味把相伴的点滴纳入记忆,很久以后,再听,再闻,仍能想起。NOTE DUET在人脑海中,绘下了“爱”的具体形状——那些被记住的与TA相伴的画面。

NOTE DUET以音乐和香味为载体,还可以向艺术、空间等不同领域延展。

这半年,NOTE DUET为上海悖论博物馆空间站量身定制专属的音乐与香气;与上海安达仕酒店合作,推出白玉兰挂件的香气和音乐;与上海K11的黑胶唱片咖啡店合作,举行迷你音乐会,通过音乐、香气和咖啡的组合,启动听觉、嗅觉、味觉的三重感官。总之,这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写到这,终于觉得是时候正式介绍一下NOTE DUET这个品牌名的含义了:NOTE,兼有“音符”和“香调”之意;DUET,双重奏;合起来便是音乐与香气的双重奏,所以它还有个中文名叫“音香”。但品牌想要带给我们的却并不只有双重奏,而是希望通过双重奏,可以与大家一起探索更好的感知力,拥有更好的生命体验。

二重奏响起,那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自由续写自己生命乐章的开始。

 3  致生活中的勇士 

采访结束后,已经是凌晨。

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我看见了窗外的月亮,很亮,一半大小,猛然发觉自己很久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了,更别提观察月亮的圆缺。“哦,这也算是感知力又苏醒了吧。”想到这,心情又变得明快起来。

这时,我又想起NOTE DUET成立前的故事。

那是一段挣扎的心路:

“环境不乐观,转换赛道有危机,再忍忍吧。”

“这么多年的积累,要放弃了吗?”

“五十二岁了,还有精力吗?”

那是一个坚定的决心:

“如果朋友都感觉到我的不快乐,那就更说明我要做出改变。”

“快乐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个决定。”

“要成立一个品牌,重点不在于这个品牌要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犹豫到下定决心,在梁伟丰和老友的一次聚餐中完成转折。

在奢侈品牌策划落地活动的广告人,在国际香精公司任职的创香师,为歌手写歌谱曲的音乐人,几个不同行业的从业者都有个共同体会:感知力在逐渐消失,生活好像变成一场不断追逐的竞赛游戏。循着这层体会,NOTE DUET的品牌初衷慢慢成型、渐渐清晰——唤醒感知力,让大家可以体验到生活美,重新热爱生活。而品牌的主要受众正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勇士。

一群敢于尝试与改变的勇者,会给生活中的勇士带来什么?不知道,但挺期待。

Dust off and move on,这是激励了梁伟丰很久的一句话。我想,那些充满韧性的生活勇士,大概也和自己说过很多遍:没事的,拍拍尘土继续走嘛。

人生是一场体验,新的尝试是旅途中留下的痕迹。

留下点什么吧,

留下点什么呢?

采访:Lily,Ivy撰文:Ivy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