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畅销作家为你算卦、电话读书,韩国图书营销别太会了

让畅销作家为你算卦、电话读书,韩国图书营销别太会了
2024年10月09日 21:36 数英DIGITALING

有人说,韩国最应该申遗的,是韩女文学。

这几年,擅长描写女性困境又极具生命力的新一代韩女作家疯狂地打动着东亚读者,连带着韩国文学成为小众书单里的高口碑存在。

【豆瓣2023年度图书榜单:崔恩荣《明亮的夜晚》评分高达9.0,排名第二】

【单向榜单|以韩女文学为主题的推荐书单】

事实上,这些小众之作能够走向大众视野,背后也少不了韩国图书营销的一份力。

从花式整活到周边小物,摸准时代脉搏的营销方式使得读书不再是一件考验耐心的事。

来看看,韩国图书营销是如何调动大众兴趣、让新老读者心甘情愿买单的。

 活动营销 

以往,作家是隐匿于文字作品之后的模糊存在。偶尔赶上签售会,也只是在书上留下一个名字和一段短暂的见面记忆,而这一活动本身就是对资深书迷的筛选。

这几年的韩国文学营销,开始放大作家的“人感",更多地让作家从幕后走到幕前,围绕作品内容、创作经历等多个纬度丰富不同读者的阅读体验。

● 邀请作家本人成为阅读PLAY的一环

听人念书不稀奇,如果是作家本人为你亲自读上一段呢?

前不久,在金爱烂最新长篇小说《其中一个是谎言》面世之际,出版社发起了打电话听金爱烂读书的活动。读者可以拨打官方公布的电话号码,听到金爱烂本人的声音、以及注入作者情感与理解的朗读。

同时,这个号码也充当了留言信箱,可以通过接收短信来采纳读者的想法和建议。

读者与作家、以及她的新书之间的距离,在这种通话互动中得以轻松拉近。

金句结合电话营销,是作家与读者创意互动的打开方式之一。而小说自带的戏剧性,天然蕴藏着很大的开发可能。

作家柳恩智就将长篇小说《鬼魅》中的占卜场景复原,隔空给粉丝起卦整活。

只见其拿出一捆竹签,横竖摆放开来,小说第292页主人公惠琳拿的“西蜀签”瞬间有了具象化的体现。读者可以通过邮件发送想要占卜的问题,等待抽取解答。

占卜实况

相关小说章节

比起求神问卜,这样的活动更像是作家与读者之间心照不宣的小游戏,正如宣传下方的一小行备注:“本活动是介绍作家的小说《鬼魅》中主要角色的活动。因为作家不是专业的占卜师,所以请把它当作一种乐趣。”

好玩的形式加上故事片段作引,不仅加深了大众对小说带有玄幻色彩的标签印象,也为感兴趣的潜在读者埋下了深入阅读的钩子。

和活动让新老读者都感兴趣一样难得的是,韩国文学营销并不止于前端宣传,而是贯穿读书这一动作的始终。

比如,人们常常会在阅读时听歌这一点,也可以做文章。

与其让人们探索着找寻适合这本书的音乐,不如让最了解作品的作家本人亲自拟定参考歌单,像准备行囊一样陪伴读者踏上一场更酣畅的精神旅程。

新小说《其中一个是谎言》推出时,作家挑选的音乐也同步上线了Youtube,整个歌单都很“金爱烂”。

金爱烂新书歌单

首曲是Sam Ock的《silent》,平静治愈,被人形容为“像是有人抱住你在篝火旁的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雪景哄你睡觉”,与她克制有温度的作品气质不谋而合。

其中也包含动画片《马男波杰克》的片尾曲《Stars》,絮絮叨叨的自白歌词配上随性的爵士乐和金爱烂碎碎念的生活化写作风格很相似。

边听她挑的歌,边读她的书,有种抄小路直抵作家精神深处的作弊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有时候确实是一个品味指示牌,让人们更快发现与自身同频的作家,进而去深入了解其作品。

在艺素妍《爱与缺陷》的作家挑选歌单下,有人就因为歌单与自己喜欢的音乐高度重合,而断定自己一定会喜欢其作品。

先于作品被人们感知的音乐如同一段段预告,渗透作家对其作品的理解的同时,放大了读者的想象。也有人表示,听完歌单,对书的内容更加好奇了。

诗人安熙妍、高善京还在歌单中加入了写信环节。每周三,人们都可以在听歌的时候读一读她的新来信,在忙碌的周中感受一些慰藉。

● 放大作品背后的故事

如果说作品是果实,那么创作过程里留下的印迹就是坚实丰沃的土壤。这些也值得和人们敞亮地打个照面,为作品拓宽一些被看到的空间。

韩国Changbi出版社会不定期举办作家手稿展,展示知名作家的创作手稿、笔记和草图,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作家的创作过程。

《我是石头》的绘本作者谢仁本,为未收录的画作举办了一个网上展览。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从未见过的原画,还能了解到这本书的诞生过程和绘画的细节技法。

绘制手稿公开“在石头百万年的故事成为一本书之前,一起观察画册的制作过程。”

细节技法说明“用多种材料和技法画的《我是石头》原作,结合作家的短评一起欣赏吧。”

除了为作者争取更多的表达空间,抢占先机的曝光也能成为销售预热。

前不久,文鹤洞出版社举办了一个“未出版新作首次观看”展,将作家即将出版的小说手稿集中展示出来,限定少量人数入场阅读和讨论。

这种类似于“超前点映”的方式,使得即将出版的作品在少数人的口碑和多数人的悬念中预先发酵一波讨论热度。

不仅作家手稿可以被展示,书籍经过用心设计的流程也可以被放大呈现出来。

文鹤洞曾和Thanks Books合作,为书籍设计师的故事举办过一次展览,名为“展开面的对话”。其中包含11名设计师的作品,公开了书籍从封面设计到印刷的种种细节。

“展开面的对话”书籍设计展览

当设计师对一本书的心意被大众知晓,平时忽略的美好细节就有可能被重新感知,阅读体验进而变得更加美妙。

● 重视与读者间的互动体验

韩国文学营销也非常注重和读者间的交流体验,各种主题挑战赛、作家会谈、书评小组层出不穷。

不定期设置在咖啡馆或书店的作家会谈,是与喜爱作家近距离接触的好机会。

以阅读、摘抄为主的挑战赛,常常设置了与文化体验相关的诱人奖励,如买书优惠券、影像光碟、音乐剧票等。

在围绕具体书籍成立的书评小组里,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读者们。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形式更为新颖的互动。

诗人李文宰就曾在书中鼓励读者创作属于自己的诗。

让读者能接着写的就是好诗。读一读诗,接着写吧,一个单词、一个句子都好。请把诗当作火种,继续自己的故事。如果能一直写,那一刻,你不是读者,而是诗人。

《漫漫长夜》印售50万册时,作家卢利联手钢琴家金建浩举办了一场书籍音乐会。

在作家与文学评论家的对谈之余,穿插了钢琴家的倾情演奏。

有时候,读者不仅可以跟作家近距离交流,还能上一堂解锁新技能的体验课。

作家金智恩,在线下设立了美术课,将读者的阅读体验拓展为与她一起创作的经历。

从参与到创造,既满足社交属性又激发分享欲的活动扩大了书籍和作家的影响力,读者也在一来二去之间建立起与作家及其作品更深度的情感链接。

 周边营销 

韩国图书营销也很擅长做书籍的周边,常常作为帮助理解内容的故事道具存在。

有时候一本书的周边高达十几种,吃的、喝的、用的都有,很多实用小物都能轻松融入日常,黏合着文学与生活的缝隙。

● 是周边,也是故事道具

可触可感的周边,是调动大众多重感知维度、丰富阅读体验的好帮手。

金爱烂《其中一个是谎言》的周边里,有一块印着人物插画的橡皮擦。

对于主人公智宇来说,橡皮擦并不止是简单的文具,而是能整理内心想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关键物品。

了解故事的读者,就可能会在使用到它的时候,更多地理解人物一点。

《我是石头》的抽奖周边,是一块长在文学街区的石头。

没看过绘本,会觉得这个周边多少有点抽象了。但看完作者笔下石头的一生,再看这块饱经沧桑的石头,视角和心态或许会有所转变。

和音乐歌单一样,周边还可以通过调动人们的其他感官,营造出更沉浸的文学氛围。

《82年生的金智英》曾推出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的香薰蜡烛,蜡烛的香味根据书中的情感基调设计,从嗅觉上丰富了读者的想象。

这些周边,无论是服务于场景还是服务于内容,都为故事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 嵌入日常生活,拉近人们与文学的距离

走实用路线的周边,也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埋下阅读的引子。

韩静媛《我第四次爱上的季节》的周边,是印有书封图案和金句的便签贴、文件夹板和彩色书签,适合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小灵感。

金浩然《不便利的便利店》热销时,有营销团队机智地将韩国便利店出售的玉米须茶与之打包。

玉米须茶在便利店中常见易得,又很有韩国特色,这一让人没有负担的日常消耗品与书名契合度极高,是一次让人很容易联想起来的捆绑。

金英姬《植物性坠落》的网上书店赠品,是与书封同色的薄荷绿丝巾、透明书签和收纳包,强化了这本书的视觉记忆点。

结合书的特点,这些小物仿佛也有了自己的个性和辨识度,时不时地提醒人们“还记得与我有关的那本书吗”。

 最后写点 

走心又有创意的图书营销,某种程度上是现在韩国文艺市场的侧写。

文化作为韩国的重点产业,发展迅速。一个冷知识,小小的首尔,目前拥有全球最多的私人美术馆。

基于此,不难解释这几年韩国新人作家的亮眼表现。韩江凭借《素食者》成为亚洲首位布克奖获得者,金爱烂、崔荣恩、金草叶等女作家几乎是扭转了人们对于韩国文学的一些偏见。

文学新人“一夜成名”的背后,既有设置得较为完善的选拔扶持机制,也离不开成熟的商业化运作。

从前文可以看到,一方面,藏在文字背后的作家开始更多地来到大众眼前,如同明星一样和人们互动。另一方面,书的商品属性也被放大,在推广中溢出许多除文化产品以外的附加价值。

这些,都让文化和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还有哪些让你觉得有诚意也有新意的图书营销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