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专家之声

中国金融科技专家之声
2024年04月08日 09:40 艾瑞网

软通动力银行业务事业群联席总裁车忠良:“顺应国家发展规划,逐步扩充金融科技技术能力,实现对于金融业务全流程的数智化赋能。”

金融科技首先要面对的是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运营与业务管理,从前端拓客营销到中间的流程自动化,及最后的风控与决策支持,科技能力的应用与整个金融商业的流程和战略息息相关。

根据业务形态及风险耐受力的不同,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产品的需求与管理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平台规模、架构与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有不同。随着金融机构的个性化差异逐步显现,对服务供应商的整体专业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家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划与数字技术服务和数字经济密切相关,软通动力依据市场趋势逐步构建自身服务能力,从最初比较单一的数字技术服务开始,逐步扩展服务范围,目前已包括信创与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商用鸿蒙定制、国产数据库的迁移及运维、新一代端侧AI一体机定制等多项金融科技数智化产品与服务。

蚂蚁消费金融CIO刘义:“依托金融数字化持续探索普惠金融的新方式、新方法,应用科技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智能。”

近年,普惠金融作为党中央金融会议关注的五大话题之一,受到了金融行业内外的普遍重视。应对普惠群体金融业务的需求特点与普惠服务面临的众多挑战,蚂蚁消金认为金融科技是破解普惠金融难题的唯一选择,而数智化是蚂蚁消金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蚂蚁消金已在普惠金融行业多领域开展了金融科技创新实践,其中在贷后环节,将多模感知识别、图挖掘图推理与隐私计算等多项技术相融合的数智化金融反欺诈治理项目,通过对于申请材料的精准把控、黑产线索的快速定位与金融场景欺诈的自动化识别,全面提升了材料识别的精准度与审核效率,实现普惠金融业务场景下的数智化欺诈治理。

随着数智化浪潮在金融行业的持续纵深发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为金融行业带来生产力的爆发,蚂蚁消金将结合蚂蚁大模型底座,充分发挥蚂蚁生态的技术能力,通过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应用,充分展现金融大模型的交互能力与创新价值,实现对于金融服务新模式的探索。

信也科技首席运营官王玉翔:“用数字科技精准满足中国小微融资真实需。”

数字科技能力在金融服务小微的系统工程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及科技平台的广泛应用,促使融资成本整体优化,尤其是获客、人力、运营等显性成本的费用降低,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了更多的让利空间。同时,数字科技在客户触达、风控管理、资金管理等全业务流程中,已经不可或缺,未来在下沉用户深度挖掘、产品与需求匹配度、用户实时行为等方面,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信也科技致力于帮助金融机构促成小微金融服务,2023年全年交易额达47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81万余家。

金融机构是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支持的原动力,也是信也科技在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领域布局的生态合作伙伴。未来,我们将在加深业务合作的同时,提升自身科技服务能力,为数字中国贡献力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关村科金技术副总裁张杰:“以金融科技技术的创新应用赋能金融机构降本增效,在安全合规的环境下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

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应用的核心需求点主要包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强化风险管理、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创新产品与服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科技产品的应用需求方面存在一些异同,例如银行可能更注重数字化支付、身份验证、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可能专注于智能核保、理赔流程的优化;资本市场可能关注于交易系统的高效性,而财务公司可能侧重于支付、结算、财务风险预测等财务科技的应用。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演进,金融行业也逐渐意识到科技应用对于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目前行业内应用最广泛、效果最理想的金融科技技术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数据分析、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环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技术应用的选择上,当前市场更加关注数字支付和身份验证技术,随着移动支付和数字身份的普及,支付安全性和用户身份验证的便捷性收到行业更多关注。总体来说,金融行业在金融科技技术的选择上越来越注重智能化、数字化,并更加强调安全性和客户体验。

腾讯云金融行业战略负责人靳悦荣:“前沿技术的应用保障信创环境下国产产品的平滑替代,如何实现合规上云成为新阶段行业需关注的核心问题。”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场景的持续创新,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产品的应用和需求日渐提升。

首先是国产替代背景下金融信创技术储备与与案例沉淀,以云技术帮助金融机构降低IT成本、提升业务连续性、减少业务运营中的损失,实现信创的平滑过渡;其次是金融行业对新兴前沿技术的应用,基于金融机构丰富的场景数据,结合人工智能、金融大模型等算法和云计算的算力支撑,为风控、营销等业务场景提供能力支持,帮助金融机构提升业务运营效率、降低风控成本、改善客户体验。

目前,金融机构如何合规上云是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云技术在各类机构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深入,如何满足监管要求合规上云、支撑业务发展高效用云,是金融机构和云平台需要共同回答的问题。金融团体云或是这一问题的答案之一,其在监管指导下构建,满足金融监管需求、符合金融安全要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为未来金融云的应用、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方向。

吉贝克商务及管理负责人陶思阳:“以前沿技术赋能金融机构决策能力,重视数据的安全合规应用,实现金融科技产融结合新目。”

金融科技产品首先要适应用户的需求,实现以应用能力为本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其次对于数字化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问题,需要按照合规合法的要求实现数据的调用、存取与共享。特别是在信贷场景中,通过对数据的汇聚和安全合规应用,以企业评分、用户画像、白名单筛查等形式,把控用户的信贷需求。此外,金融工具在普惠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帮助小微企业快速、便捷的获取金融资源,推动信贷存量规模提升,实现科技兴业的目标。

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而是将金融科技贯穿金融业务的全部流程,从数据平台、模型算法、业务管理流程、产品应用等多方面,逐步实现技术渗透。通过数字化应用打通金融商业链条,完成业务场景匹配。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体化、全面化、以运营和工作流程为导线的服务,应用技术与数据,提供满足关键点决策意义的金融科技服务,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在应用层面驱动下的决策能力提升。

观远数据售前总监舒方涛:“现代化BI系统助力企业实现预测性分析与精细化运营 。”

BI行业目前经历了传统报表、传统BI、敏捷BI与现代化BI四个发展阶段。在粗放式增长阶段,传统报表仅为企业提供财务端及结果端的数据展示;到了传统BI阶段,BI系统配备了过程分析能力,开始为企业提供描述性的分析建议;后续BI系统增加了自助分析体系,能够根据企业的部门、业务、经营主体进行探索性分析与精细化运营;到了现代化BI系统时代,BI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探索性分析,还能结合数据算法能力,为企业的经营提供预测性分析与行动性建议。从整体技术发展和应用时间上来看,信息化系统是应用技术手段缩短业务的交互过程和交互逻辑,通过叠加多种技术和概念,推动系统逐步完善。随着数据领域分工的细化,BI系统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垂直,一方面是BI厂商在行业内部的角色将越来越细分,另一方面是未来将会出现服务于各垂直细分行业的BI应用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的生态覆盖。

在信息化进程推动下,目前中国企业对于数据基础建设与数据应用均积累了一定的认知,基本上每个行业中的规模型企业都有BI系统的使用需求,随着未来国产系统替代浪潮、粗放经营红利消失、精细化运营与新技术成为主流,国产BI数据类产品将在3~5年内迎来较好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