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用信用卡了?艾媒咨询揭示2024年信用卡使用新趋势及态度调研

年轻人不用信用卡了?艾媒咨询揭示2024年信用卡使用新趋势及态度调研
2024年06月15日 07:31 用户1850460740

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银行信用卡市场正迎来深度重构。前段时间“年轻人不爱用信用卡”的话题频繁冲上热搜,有网友发帖调侃称,“该省省,该花花,花呗香过信用卡”。随着2023年上市银行业绩报告的发布,上年度的信用卡经营情况得以披露。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大中型银行出现了显著的发卡量减少和交易金额规模萎缩的情况。一方面,持卡人数和交易量均呈下降趋势,营收遭遇重挫;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也在攀升,风险管控压力与日俱增。截至2023年末,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信用卡流通量表现分化,交易规模也进入缩量竞争时代,信用卡市场正经历大变局。

年轻人不用信用卡了吗?信用卡不受欢迎了?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23年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最终落定在7.67亿张,比2022年年末下降3.88%,共计减少3100万张。同时,季度环比下降1.54%,不仅连续五个季度下降,还创最大下降幅度。信用卡发卡量也许并不直接指向消费者对于信用卡喜好,但在宏观经济环境经历变化的当下,消费者对于“提前消费”的态度正发生转变。

为客观反映当前消费者对于中国信用卡消费需求与消费态度,艾媒智库(data.iimedia.cn)联合草莓派网民行为调查与计算分析系统(survey.iimedia.cn),开展主题为“2024年度中国信用卡消费市场用户行为数据调查”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以更好帮助人们了解中国信用卡消费人群画像、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高达61.33%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他们曾重点关注过2024年信用卡市场的大变局,36.08%的消费者则表示听说有变化,但未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细节和影响。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信用卡流通卡量及交易规模下降行业现象的态度调研中,54.98%的消费者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是行业发展必经的调整期;41.69%的消费者则保持中立,认为这一现象有待进一步观察;仅有3.33%的消费者持悲观态度,认为这可能会成为行业发展的拐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信用卡使用情况调研中,87.86%消费者表示使用过信用卡。关于最近一次使用信用卡的时间,30.20%的消费者在最近一个月内有过使用记录;48.99%的人在过去三个月内使用过信用卡;另有12.89%的人在半年内使用过信用卡;而4.60%的消费者则在一年内使用过。值得注意的是,有3.32%的消费者已经超过一年没有使用过信用卡。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消费者信用卡使用的活跃度和频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揭示了中国消费者在选择信用卡品牌时的偏好。其中,工商银行以21.73%的占比成为首选;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占比19.71%;中国银行位列第三,占比18.97%;招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分别以15.65%和14.36%的占比位列第四和第五。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在信用卡品牌选择上的多样性和不同品牌的受欢迎程度。

中国消费者对信用卡市场变局及原因的深度调研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了解的信用卡市场变局事件调研中,高达80.73%的消费者提及了银行信用卡交易规模的收缩,显示出这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现象,42.03%的消费者注意到了流通卡量的缩减,而40.86%的消费者则关注到了信用卡不良率上升的问题。这些数据揭示了当前信用卡市场面临的多重挑战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信用卡市场动荡的原因调研中,消费者对于信用卡市场动荡的原因有着多元化的理解。其中,38.87%的消费者认为理财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是主要驱动力;36.38%的消费者表示担忧信用卡使用过度可能导致的失信风险;34.39%的消费者认为经济收入下降是信用卡市场动荡的另一重要原因;34.05%的消费者认为风险管控的升级是导致市场变化的因素之一;此外,30.56%的消费者指出居民杠杆率攀升对信用卡市场动荡亦产生了影响。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认为银行信用卡市场流通卡量缩减的主要原因调研中,53.75%消费者认为信用卡透支使用与持卡人还款能力匹配度差是主要因素,46.25%的消费者指出信用卡转变为“睡眠卡”的现象,40.71%的消费者认为逾期风险的加剧也是导致流通卡量缩减的重要原因;40.32%的消费者分别将信用卡不良率上涨和市场营销策略调整不及时列为影响因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于银行信用卡市场交易规模收缩的原因调研中,35.80%的消费者认为信用卡风险增高是首要因素;35.80%的消费者指出优质存量客户的稀少;33.95%的消费者认为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交易规模产生了影响;另有33.95%的消费者将用户体验度不高视为原因之一;32.72%的消费者提到了监管政策的高标准对市场的制约。多样化的观点揭示了银行信用卡市场交易规模收缩的复杂原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认为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的原因调研中,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55.28%的消费者认为部分持卡人还款能力下降是主要原因;51.63%的消费者指出部分银行为追求发卡量而过度授信给信用卡办理人;47.15%的消费者认为部分行业景气度的下行也对不良率上升产生了影响;43.09%的消费者观察到多米诺效应明显,即一个不良案例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同时,41.46%的消费者则归咎于过度消费;还有40.65%的消费者认为是国家严厉监管的原因。这些数据凸显了信用卡不良率上升背后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当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

信用卡还受青睐吗?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场景调研中,线下大型商超成为首选,占比达35.54%。生活服务领域占30.94%。餐饮场所和网络电商平台并列第三,均占28.73%。此外,娱乐休闲场所(如酒吧、卡拉OK)也吸引了28.55%的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时呈现出多元化的场景选择。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功能偏好调研中,46.04%的消费者选择消费支付功能,38.67%的消费者选择了小额快捷支付功能,38.49%的消费者选择积分兑换功能,34.62%的消费者选择了信用卡分期功能,此外,26.89%的消费者选择了理财和保险服务功能,25.41%的消费者选择了取现功能,19.52%的消费者选择了贷款功能。

信用卡积分的“薅羊毛”挑战日益严峻。多家知名银行如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均对其信用卡的产品权益和积分规则进行了显著调整。这些调整不仅提高了积分兑换的门槛,还缩小了产品权益的覆盖范围。并且,随着网络支付、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及“花呗”、“分付”等互联网巨头类“电子信用卡”的不断扩展,对传统的银行信用卡业务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额度调研中,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中等额度的信用卡。具体来说,56.17%的消费者偏好10001-30000元的信用额度,23.39%的消费者则倾向于30001-50000元的额度。相比之下,仅有12.34%的消费者选择了10000元以下的较低额度,而8.10%的消费者则选择了50001元以上的较高额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信用卡使用者透支情况中,48.07%消费者表示有透支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消费理念中,呈现年轻人消费观念正趋于理性与保守的现象。33.15%的消费者倾向于“规划好再花”,注重理财规划和预算控制;31.13%的消费者则秉持“能省则省”的原则,追求节俭和理性消费。同时,也有25.60%的消费者属于“月光族”,他们倾向于先消费后规划,临近还款时再想办法周转。此外,9.94%的消费者选择“一边花一边打算”,在消费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仅有0.18%的消费者选择了“其他”选项,显示出消费理念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如何让信用卡消费热起来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寻求理性消费提示或建议的渠道调研中,多种平台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生活服务类平台(如美团、大众点评等)成为首选,占比达到39.41%。紧随其后的是银行或监管部门的宣传,占比36.46%,这表明消费者对于权威机构提供的消费建议持有一定的信任度。内容分享类平台(如小红书、微博等)也备受青睐,占比35.36%,这些平台上的消费经验和建议往往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社交平台(如社群、公众号等)和视频分享类平台(如B站等)也分别占据了33.52%和27.26%的份额,显示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建议渠道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于银行引导持卡人理性消费所期望的措施调研中,44.75%的消费者期望银行能发挥风险管家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风险提示;43.46%的消费者认为银行应根据持卡人的收入或还款能力来匹配卡片额度;42.54%的消费者则不希望银行过度授信,以免持卡人因过度消费而陷入无法偿还的困境。此外,35.36%的消费者认为银行应做好客户教育,提醒持卡人理性消费;而32.23%的消费者则建议银行对于已发生还款逾期的客户,应适当降低其信用额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3.04%的消费者表示看好信用卡市场,49.52%的消费者则持中立态度,认为市场有待观察。数据表明,尽管有部分消费者对市场持保守态度,但仍有近一半消费者仍对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在中国消费者对信用卡市场的改进意见调研中,38.03%的消费者希望信用卡市场能够规范发卡营销,保障消费者权益;33.82%的消费者则建议银行加大线上业务的探索与发展,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此外,30.74%的消费者呼吁加强睡眠卡的动态监测,以防范风险;30.42%的消费者希望银行能够细化服务要求,提升服务质量;而29.61%的消费者则期待信用卡市场能够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信用卡发卡数量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消费活力减弱。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和信用卡市场的转型升级,信用卡业务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银行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创新和进取,以更高的服务质量、更丰富的产品种类和更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来源:艾媒网

编辑:曾菲林

排版:林新语

审核:孙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