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彦祖下海”、“彦斌招聘”成了营销圈乃至广大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最近,刘强东送外卖又成为品牌强势收割流量关注的大事件。当企业家们纷纷走出象牙塔,在短剧里、直播间、小红书上积极营业,怒刷存在感,效果比明星做副业还要炸裂。
当总裁们集体化身“斜杠中年”,这场商业精英的“变形记”里,藏着怎样的品牌营销密码?如果说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那么企业家的归宿是网红出道?
01.
刘强东送外卖:「体验式营销」的信任攻坚战
营销关键词:用户共情 、品牌亲和力 、场景化叙事
当刘强东身着外卖服骑行配送、与外卖小哥们举杯共饮的视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时,有网友点评:“这才是真正的Boss直聘”。通过创始人亲自下场的场景化叙事,加上路人偶遇的传播发酵, #刘强东送外卖#迅速引爆话题登上热搜,让京东外卖快速出圈、攻占市场。据了解,4月15日京东外卖单日订单突破500万单,创下行业增速纪录,形成声量与销量的双重引爆。

从“春节返乡发红包”到“请外卖小哥们聚餐”,从 "把员工叫兄弟" 的亲和力到深入一线的企业家精神,京东外卖借助创始人“去精英化”的亲民形象,打破企业与消费者的阶层隔阂,让商业品牌蜕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者,建立起真诚可靠的情感纽带。
从“商业领袖”到“送货大哥”,当企业家成为品牌故事的“第一视角”,其传递的信任感远比广告更直接。
02.
董明珠带货:个人信誉的具象化担保
关键词:流量收割、信任转化、品效合一
说到亲民,似乎一直是“铁娘子”董明珠的意愿却常常事与愿违。这位兼具争议与话题的传奇企业家有着强烈的个性与担当,也因此,当“董明珠”与“格力”深度绑定时,就成了一场充满张力的商业豪赌。
一方面,董明珠敢做敢说、言行合一的强势风格,将个人信誉转化为品牌的“活体信任状”,帮助品牌构建起独一无二的信任壁垒。从早年“摔手机”证明品质到如今“董明珠健康家”的全国门店更名,董明珠的骄傲来自对品牌的自信和对产品的底气,其“言必行、行必果”的铁娘子形象,成为超越广告的品质担保。
另一方面,过度绑定的潜在风险也同样尖锐。近期,格力门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就被质疑“个人IP绑架品牌”、“格力是否沦为个人符号的附庸”,格力的专业形象或被弱化。而董明珠关于海归的争议性言论也引发了一场舆情危机,直接冲击品牌国际化进程。

本质上,董明珠正在用企业家精神完成对品牌的人格化投射,她用个人的雷厉风行定义品牌调性,让格力在同质化竞争中以“品质信仰”突围,却也让品牌发展与个人影响力深度绑定。当“董式金句”持续刷屏,而消费者对“铁娘子”呈现两极化的态度,格力需要在“个人IP红利”与“品牌制度化”间找到平衡。
03.
周鸿祎拍短剧:科技大佬的「反差萌」突围战
营销关键词:娱乐化传播、IP人格化、年轻化破圈
瞄准微短剧庞大的亿级用户流量池,“红衣教主”周鸿祎以“首部企业家短剧”的稀缺性成功打造社交货币。当周鸿祎化身“红帽黑客老周”客串微短剧《重燃人生之隐世黑客惊艳全球》,这场看似娱乐化的尝试,实则是360品牌年轻化的关键布局。
这位“红衣大炮”在短剧中卸下行业大佬的犀利标签,以半脸出镜、连帽衫造型演绎隐世黑客,既保留网络安全专家的专业感,又有短剧特有的抽象野生感,形成“硬核科技+轻喜剧情”的强烈反差。

除了将商业圈层热度与短剧娱乐属性绑定,周鸿祎在Bilibili拥有近70万粉丝,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深耕在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这种人设重构精准击中年轻用户对“反套路企业家”的好奇,为技术品牌年轻化开辟了“人设即流量”的新路径,并将个人IP转化为品牌破圈的流量引擎,为技术品牌破解“高冷”困境。
04.
周云杰出道:传统零售的「网红CEO」实验
营销关键词:人设分层、互动营销、代际对话
如果说周鸿祎是主动靠近年轻人,那么海尔总裁周云杰就是硬生生被年轻人推到了聚光灯下。当严肃高管形象与网络玩梗文化碰撞,周云杰的走红更像是流量时代对“幕后管理者”的一次集体好奇,而海尔敏锐捕捉到年轻化转型的突破口,迅速推出以周云杰为核心的高管矩阵IP,开启了“被动破圈+主动运营”的双线叙事。

在抖音,粉丝已突破130万的周云杰以“社恐总裁”形象展开日常营业,同时在直播间即时回应用户需求,用“听劝式营销”实现了品牌好感度与产品销量的双增长。而海尔打造的高管天团又分散风险、增加传播触点,更显真诚热情的品牌底色。
当传统零售面临“老化”质疑时,海尔通过让高管层走出幕后,用“被吐槽-听建议-快响应”的闭环,将品牌年轻化落地为可感知的互动体验。从被动成为表情包主角到主动构建高管矩阵,这种“真诚而非人设,共创而非说教”的策略,不仅消解了用户对传统企业的距离感,更让“海尔=懂年轻人”的认知在社交平台自然生长,为老字号品牌破解“代际沟通困境”提供了差异化样本。
05.
雷军拍画报:科技精英 vs 时尚领袖的高端化突围
关键词:视觉营销、品牌年轻化、圈层渗透
说到企业家IP,怎么能不提雷总。雷军的人设塑造是教科书级别,今天黑马想但从“时尚”这个似乎与科技宅男有些反差的角度聊聊。
在今年的2月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的深咖色皮衣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成为引爆社媒的热点话题和脱销爆款。而这种时尚影响力并非首次,早在2020年,雷军就史无前例地同时获得《GQ》和《时尚先生》年度封面。当中产群体开始产生对“成熟但不油腻”形象的集体焦虑时,雷军挺拔的身形、“科技绅士”的清爽穿搭,构建起“专业主义+潮流态度”的复合人设,将企业家IP升维为品牌战略武器。
在社交媒体上,“雷军同款”是极具吸引力的标题,透过最直观的衣品、用品展现形象气质与生活方式,既迎合年轻群体审美,又与产品高端工艺互文,构建起“科技奢侈品”的品牌叙事,成功将个人IP转化为品牌高端化载体,重构国产科技品牌价值认知。

从早年的“Are You OK”鬼畜视频积累网感,到近年频繁参与高端访谈、公开演讲塑造“科技思想家”形象,再到如今的时尚破圈,雷军渐进式的人设升级,每一步都服务于品牌战略,让消费者自然接受小米从“性价比之王”到“高端科技品牌”的转变,体现了企业家 IP 与品牌成长的共生关系。
06.
写在最后
当这届年轻人不再为“高冷霸总”的人设买账,而是沉浸于“把老板当网红追”的互动体验,企业家IP营销就开启了一场从“符号化”到“人格化”的蜕变。
从深居简出到人间真实,大佬们不再满足于出现在企业年报里,而是主动走进用户的社交圈,用“接地气”的人设打破商业精英的距离感,用“反套路”的营销事件制造话题裂变。
黑马认为,在总裁集体“营业”的背后,是一场企业家IP与品牌营销的一场深度合谋,当老板的人设成了品牌出圈的新杠杆,“开门营业”就成为撬动流量与用户心智的新支点。
当企业家本身成为品牌与用户对话的介质,这场关于“人设经济学”的营销实验还会持续上演。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