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节刚刚过去,对于喜欢买买买的消费者,可能并不会关注一件快递从发出到收件,会产生多少碳排放。
但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物流业其实是碳排放“大户”。《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统计,全年因快递包装产生的总碳排放为2395万吨,相当于种植北京市土地面积的树木才能抵消;而《人民日报》报道称,因货品运输而产生的碳排放,占了中国交通碳排放的九成;还有物流园区消耗的用电量与其背后的碳排放,都是不小的数字……
当电商巨头、品牌商家们冲完业绩后,不仅要认真考核自家的“碳账”,如何让整个物流活动更加绿色,也成为全行业面临的同一课题。不久前,京东物流公布今年11.11期间,全链路减碳累计达20万吨,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打造绿色供应链需要算清碳账本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了解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减碳?
答案是所有!
“双碳”战略提出两年多来,政策的颗粒度逐步清晰。国家的“控排名单”为高耗能产业减碳,定下了硬性门槛;碳披露也开始成为上市企业、央国企的必选项;对于有海外业务的电商,欧盟等地的“碳关税”更是横在面前的一道坎。
那么既没有“被点名”,也没有被“强制要求”的企业为啥也要减碳?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逐步收紧,企业除了需要彰显社会责任外,还需承担起整个产业链的减碳压力。
根据国际共识,碳排放的来源分为三个范围。
范围1是企业燃烧化石燃料直接产生的碳排放。比如烧煤产生的排放,自营车辆运营产生的排放。
范围2是企业用电、采暖、制冷导致的间接排放。是企业间接采购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例如使用国家电网的电力,因为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就要算在范围2。
关键是范围3,它指的是上下游为保证企业的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比如职员上下班乘坐的交通工具、寄快递、使用其他公司的服务等等产生的碳排放。举个例子,富士康作为苹果的供应商,其为苹果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苹果的范围三排放,很多年前就被要求减排。
所以说,只要一家公司在经营,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生产(经营)公司作为生态链中的一个节点,就必须配合整个生态完成碳中和的目标。当然,想实现碳中和,只有先把家里的碳账本通过统一的计算标准“算”清楚了,才能“减”明白。因此碳数据化是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
然而,很多企业对于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并不了解,根据波士顿报告显示,仅有9%的企业有能力完整盘查并计算所有范围的排放。企业碳盘查之所以难,主要是由于数据量大且分散,特别是作为跨越线上和线下的物流供应链,更是收集难度高、易遗漏,且计算复杂易出错。
物流行业根据其所处的供应链位置,有着特殊的减碳使命。物流运输不仅对碳减排有巨大的潜力同时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不仅是出于企业自身管理,还来自于上游企业的倒逼效应,满足减碳的同时还要兼顾降本的市场需求。要知道,物流行业一直是成本导向的。但长期来看,科学的碳管理对企业的后劲是更大的,未来环境收益也会协助企业不仅仅依赖购买绿色碳汇来实现碳中和,还能推动企业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方案,实现用更少的成本减更多的碳。
此外,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在推动国内外碳足迹核算的明确化。《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3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要初步建成;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数据支持。
多年来,京东物流充分发挥新型实体企业的这一优势,积极务实地打造“绿色基础设施+减碳技术创新”双核动力,不仅实现自身绿色低碳运营,更广泛地协同产业合作伙伴向着绿色供应链的目标不断努力。在今年的六月份京东物流将西安亚洲一号碳中和园区的成熟经验汇编成《物流园区碳中和指南》就是为了更好的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植入于绿色、柔性供应链。因此,京东物流也是为数不多的,具备着数字化能力且拥有气候雄心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因此在全流程碳足迹管理中,一向务实的京东物流,成为了碳中和的先锋。
二、碳管理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与狠活”?
“减碳”不是简单地喊口号和公益营销,而是定下的确切目标。
而京东物流正是国内首家设立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具体而言,京东物流到2025年将推动50%上游供应商设定科学碳目标;到2030年,京东物流可再生电力的年采购量相较2019年将增加100%,范围1、2、3的碳排放将减少50%……以上条条,不难看出京东物流在碳中和方面所下的决心。
从理念层,京东物流始终在探索着开放协同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过去十余年,京东物流持续投入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建设,不仅为自己的商品提供更快的时效和更好的服务,还将自己打造的高效物流基础设施向整个社会开放,帮助客户们更好地完成履约。
如今碳中和风口下,京东物流依旧秉承“全局最优”的思路,以供应链碳足迹标准化计算平台为基石,通过“供应链共享碳足迹”的减碳路径,帮助上下游企业共享减碳成果,从而良性地带动全供应链实现脱碳闭环。因为从仓储、运输,到包装、配送,长长的全流程碳足迹管理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全链路减排,才能实现更少的碳排放,这也是京东物流是More is Less 理念提出的原因之一。
具体而言,很多企业如果单独做一整套碳管理、碳减排方案的成本巨大,但选择进入京东物流的供应链脱碳生态,只需承担平台一小部分脱碳成本,就能便捷获取自身的碳排放量数据,从而进行减碳行为。并且随着拥有环保主张的消费者崛起,未来低碳产品的销量上去了,整个价值链前沿的脱碳技术成本自然就被分散了。在这个过程中,品牌方、平台方和消费者的良性生态圈,将共同推动绿色环保项目的发展,实现更彻底的脱碳路径。
此外,还有京东物流的供应链脱碳生态全景图、1+N碳管理平台体系等,都让供应链企业的碳中和道路,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行动目标。
从产品层,京东物流借助数字科技开发相关减排算法和应用,真正支撑起供应链全链路的减碳目标。
针对上下游企业数据采集难的巨大挑战,京东物流在长期的技术投入和创新驱动下,用软件、硬件及系统三位一体的供应链物流技术,形成覆盖园区、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供应链各关键环节的产品解决方案。
拿物流园区的碳管理来说,数字化的精细管控可以帮助企业园区降本增效。
首先采集数据,京东物流打造的物流园区碳管理平台通过碳排放预测AI模型,构建起物流园区碳排放数字模型,形成项目总体碳排放数字看板,并基于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监测数据,通过融合算法将覆盖在园区内的各传感器数据进行合成,输出对于物流园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的基础信息,让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测与高效管理。
最后智能控制,基于SaaS生态平台模式,可以指导园区用能需求,结合储能设施建设、综合能源管理等措施,降低整体碳排放量。
那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有什么好处呢?其一就是可视化节能成果,比如更换新能源车辆、在物流园区安装屋顶光伏等方式到底减去多少碳。其二,智能管控设备可以用节能降耗的经济能源运行模式,降低园区的运营费用。其三,就是标准化方案可复制,即京东物流“亚洲一号”物流产业园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减污、减碳目标,不同企业也可以用同一套模式,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环境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当园区的用能数据可以实时监测了,这也能为能源企业比如电厂合理分配区域用能指标,提供决策依据,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而在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管理上,除了具备经验、资源以外,京东物流还有数据积累的优势。基于区块链、GIS、IOT技术,结合供应链的业务沉淀,京东物流的供应链物流碳足迹管理平台实现了不同运输工具端到端的全过程碳足迹计算。
换句话说,小到京东物流小哥的电动车,大到京东物流大卡车的碳排放,一件货品从仓储到消费者手中每个经历的环节产生了多少碳排放,都被一一记录下,既为供应链企业关于范围3内交通运输方面的碳排放量,提供了数字化的支持,又能让消费者精确了解每单运输物品的碳足迹,从而让大家不自觉地选择低碳商品。
如果说实现碳管理是“科技”,那实现“净零排放”则是“狠活”。
随着清洁能源的投入使用,京东物流供应链低碳化不断深入。日前,京东物流“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经过认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物流园区。这个园区在规划建设层面就充分考虑了节能、节地、节水;在运营管理层面,降碳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利用完善数字化运营和高效管理模式,提高了物流园区能源利用率。据报道,园区的绿电白天可供整个园区的自动化设备运转,晚上还能将白天储存的绿电在用电高峰期释放,起到一定程度的“削峰填谷”作用。并且园区内部分智能设备也实现了“黑灯作业”,替代人力的同时也能省下不少电力,真正实现了环境与成本的有机平衡。
可见,在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建设过程中,京东物流在理念和产品层面的不断投入已经初见成效。
三、减碳样本的长期主义
碳管理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行业和企业都在摸索和试探。作为先行者,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业领先的体系。共享共赢则是这套体系最为核心的价值。
因为在宏大的碳中和目标面前,科技企业不但要完成自身的碳中和,还承担推动千行百业碳中和进程的角色。京东物流共享碳足迹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打破了以往“孤岛式”的减碳创新,让各个行业、产业、生态圈等利益相关方都为共同的目标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循环。对上下游企业、消费者来说,用京东物流的服务越多,减的碳就越多。
当然绿色低碳不会一蹴而就,只有秉持长期主义,专注于技术创新,才能走通这条绿色之路。绿色基础设施+减碳技术创新,也是京东物流长期的碳中和解题思路。从2017年,京东物流正式启动“青流计划”,到2022年的“共享碳足迹”计划通过携手品牌商及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将绿色技术逐步渗透到物流的各个环节,实现在整个供应链体系内的协同增效。
今天京东物流两款碳管理产品的推出,将吸引更多企业在低碳数字化的道路上奔跑。
数字革命席卷全球,企业无论在产品、流程和商业模式上都要进行重大创新,同时也为企业低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下新能源+、ESG投资赛道的火热,便是低碳数字化带来的新趋势,本质上是对数字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
随着像京东物流这样的科技企业的推动,未来产品的低碳价值是可视化的,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更有感知的。当消费者更在意一个产品背后的环境影响后,这也代表了低碳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可以共荣的。
未来,随着绿色供应链的完善,减碳会成为“新”生意的起点;随着更多绿色的产品走入消费者的生活,“减碳”也可以成为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轻易作出的选择。
总之,低碳时代,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不再是一道选择题。
作者:钱皓、可达怡
编辑:安吉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