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测试到交付,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厂商正上演一场“生死时速”。
哪家企业能抢先量产,并进入应用场景,就可能在竞争中优先胜出。其中,POC(概念性验证),被认为是量产前最重要的一步。
汽车制造业率先成为人形机器人的试炼场。《财经》新媒体在走访中了解到,首先,双方厂商要沟通人形机器人技术能达到的程度,车厂的需求,以及中间契合部分有多少工位。随后,对有可能实现应用的工位,让人形机器人在仿真平台训练,对任务场景有一定认知。训练完成后进入真实的工厂做概念验证,达到工厂要求方可签约生产。
但这一步并不简单,行业普遍认为需要18-24个月的周期,对完成度、稳定性的要求极严。其中稳定性不仅指技术的稳定性,还包括科技更新迭代下,人形机器人公司生存发展的稳定性。
就人形机器人进厂进度而言,国产厂商并不算落后。2024年1月,Figure与宝马达成协议,将在宝马工厂开始部署Figure 01。2月,优必选对外透露,其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在蔚来汽车工厂进行实训。5月,Optimus进入特斯拉工厂尝试“打工”,参与电池电芯的分拣训练。8月,Figure 02在宝马工厂的生产线上进行测试,执行部件放置任务。
消息面上,优必选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多家车企,以及3C企业富士康、物流企业顺丰等知名企业合作,是全球合作车厂最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Walker S系列也已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宇树科技等愈来愈多国产厂商旗下人形机器人进厂“实习”。
不过,人形机器人距离规模化应用仍需一定时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告诉《财经》新媒体,目前,中国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技术探索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过渡阶段,这也是全球的整体发展情况。硬件层面,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成熟度已达到70%以上,但未来需要重点面向可靠性、效率、电池续航、算力等进行提升,其中很多甚至需要原理创新。软件层面,机器人大模型与近两年成熟的大语言模型不同,语言模型的数据可以来自庞大的互联网,而机器人需要物理世界中高精度操作数据,这是互联网没有的。
身处大规模量产前的“混沌”期,赢家未定,国产厂商一边卷研发、拼交付,一边紧盯海外巨头进展。
特斯拉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发展风向标。2025年,特斯拉计划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初期这些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内测试。若马斯克“画的饼”能顺利落地,2026年Optimus的产量将增加10倍,也就是大约5万~10万台,2027年将进一步提高至10倍,也就是50万台起。
“我们是很对标特斯拉的。”一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对《财经》新媒体直言,如果特斯拉率先成功,而中国企业未能跟上,将对国内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特斯拉通过控制成本来调整车价,一旦其工厂使用人形机器人,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在资本引导和抢位竞争下,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步入新阶段,并在场景应用层面摸着石头过河。但高研发投入下,中美资本市场水位不同,迎面而来的亦是新的商业故事。
人形机器人,关乎制造业未来?
人形机器人发展背后是来自AI+的推动力量。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9%、36.8%、56.3%;同年,美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7.6%、81.3%。其中,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
在华为云大数据与AI领域总裁尤鹏看来,中美两国布局AI的落脚点不同。美国重在加码服务业,中国重在加码工业。如果中国能通过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提升第二产业中生产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对国家制造业发展非常关键,也是中国最有差异化的点。
许志远告诉《财经》新媒体,具身智能技术的普及程度将取决于技术成熟度、成本下降速度和实际需求匹配度。随着大模型赋能、硬件模块化和成本优化,人形机器人一定会加速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家庭助手等领域落地,通过更智能化的服务提升生产和生活效率,甚至形成全新的行业生态,如机器人即服务(RaaS)。
“也会带来社会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即现有体力劳动型工作将更多地被机器人替代,人类更多从事于技术型、创造型工作。”他如是道。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正是缓解制造业人力供需矛盾的关键一环。《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2025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缺口将接近3000万,缺口率达48%。组装工、分拣工、检验工等流水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难度低,离职率高,是制造业人力缺口的主体。
一位人形机器人厂商相关负责人对《财经》新媒体表示,中国制造业正经历转型期,传统的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小型作坊和代工生产等利润越来越低,一些产业已外迁至海外地区,制造业必须升级才能保持竞争力。在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昂贵背景下,人形机器人时薪性价比高,一些制造企业对此有迫切的需求,因此愿意开放场景让人形机器人进行实训。
浙商证券预计,2030年中国、美国制造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分别为110万台、58.3万台,若均价14.5万元/台,市场空间合计约2436.2亿元。其中,汽车作为制造业尖端产业,工厂同时具备规模大和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且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具有共通性,人形机器人因此大概率应用于质检/汽车总装环节。比如,特斯拉弗里蒙特、德克萨斯、柏林、上海工厂就业人数合计用工人数约7万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在产业化初期、中期、远期有望分别达0.7、3.5、6.3万台。
“特斯拉控本很厉害,且一直随着成本调整其汽车价格。”在上述负责人看来,与之相比,目前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价格、产业链方面具备优势。一旦特斯拉通过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厂,较大幅度降本增效,中国汽车品牌会相对变得被动。同时,出于国家对工业制造数据的保护,亦不方便引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入中国工厂。
基于此,谁能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未来或将在制造业抢占先机。
投融资热度不减,资金实力不敌海外巨头
《财经》新媒体梳理发现,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端人才密集的行业,美日企业牵头,国内企业顺势而上加速追赶。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火热,但在部分从业者看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水位并不相同,创业环境也有所区别。
就海外玩家看,具身智能浪潮下,特斯拉、英伟达、谷歌、OpenAI、波士顿动力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资金与技术实力雄厚,且出现强强联合的态势。仅2024年,便有全新全电动Atlas、Figure 01、NEO双足机器人、Humanplus等多款产品发布。
国内重量级玩家亦不断增多。一方面,国内人形机器人主赛道,快速迎来新企业。另一方面,汽车行业掀起一场“跨界造机器人”的浪潮。广汽、上汽、比亚迪、小鹏、奇瑞、小米等车企,以及地平线、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汽车供应链企业,相继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战略投资等方式,加码人形机器人。
此外,以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时代,为智能家居等企业打开新方向。比如,石头科技总裁全刚曾在采访中直言,扫地机器人是当时技术水平能够落地的最好产品,如果把它发展成人形机器人,在安全性能、智能要求领域,特别是安全性能上的要求,就会是指数级别的提升。将来一定会是人形机器人的形态,但有很长的路要走。2024年,追觅甚至成立总规模110亿元的追创机器人产业创投基金,持股比例55%,并投资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的天使轮。
据IT桔子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56起融资事件,总金额为50.95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54.05亿元,整体资金投入规模差异并不大。不过,2024年投资公司数量增多,资金分布更为分散,天使轮和 A 轮融资的公司数量占比较大。多数公司融资额为数千万或数亿元,不像2023年出现“数十亿元”的大额融资。这也意味着,技术积累、资本投入和行业资源的聚集度相对较低,尚未达到海外科技巨头的规模和影响力。
纵观全年,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星动纪元、傅利叶、星海图、自变量机器人等多家企业获得较大融资规模。其中,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单笔融资最大金额花落宇树科技,该公司在当年2月完成近十亿元B2轮融资,9月再获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同年,全球范围内得到最高融资额的是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在没有产品的情况下,其在2024年2月完成高达6.75亿美元(约合48亿元以上)的B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英伟达、微软、OpenAI创业基金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单此一轮的融资规模,几乎快赶上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2024年全部融资总额。
进入2025年1月,星动纪元、傅利叶、自变量机器人再度斩获新融资,其中傅利叶E轮融资金额达到近8亿元。与此同时,海外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热度不减。德国人形机器人企业Neura Robotics日前宣布获 1.2 亿美元(约合9亿元以上)融资,这也是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
尽管初创企业占据融资的主导地位,且在融资能力上不敌一些海外厂商,但仍能看出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热潮。“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高度关注和技术发展的潜力预期,主要受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几方面推动。”许志远对此分析,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从2023年30余家迅速增长至当前150多家。但目前人形机器人在硬件性能、稳定性、成本控制、软件算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离实际大规模商用还有一定距离。同时,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尚未完全明确,市场化、商业模式仍在探索阶段。
在二级资本市场方面,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未得到预想中的热烈追捧。2023年12月29日,优必选正式登陆港股,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发行价为90港元/股。一年后,该公司股份正式进入解禁期,遭部分股东大规模减持。
对此,除股东承诺禁售,优必选还在2025年1月19日公告称,将为股权激励计划以不超过2亿元进行股份购买,相关股权激励计划将用以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及业绩目标,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并吸引、激励及留任对本公司的持续经营、发展及长期增长作出突出贡献的董事、监事、高管及雇员。截至1月24日收盘,优必选股价报74.35港元/股,涨26.12%,尽管未回到发行价,较近期低点涨幅已超60%。
交付进度加快,呼唤耐心资本形成
眼下,摆在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仍是资金压力。
诚如受访人士所言,相较于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产业,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还不够成熟。纯靠大型人形机器人产品,可以实现营收,尚难以实现盈利。一些厂商的做法是,用人形机器人技术赋能其他产品,由其他业务的营收支撑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但人形机器人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上需要大量资金,加之生产过程中结构硬件等成本较高,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持久。一旦为了降低成本削减研发投入,将进一步影响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商业化落地进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产人形机器人厂商仍在积极投入研发,相较于特斯拉、Figure等海外企业,资金压力仍显不小。
在从业者看来,资本耐下心来,不要太急功近利,是助力国产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帮助产业和企业迈入正轨的重要一步。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2024年的国内人形机器人融资中,除峰瑞资本、经纬创投、联想创投、九合创投等机构表现活跃外,还看到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无锡创投集团、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等身影。
同时,各地正在通过多种方式破解这些难题。比如,为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先机,江西赣州市与来自上海PE黄浦江资本合作,于2025年1月21日发起赣州黄浦江资本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规模达10亿元。黄浦江资本还携大连蒂艾斯科技等企业与赣州市签约投资合作项目,包括总投资2.7亿元的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项目等。
同日,在位于上海张江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能容纳超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在此之前,北京亦庄设立1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先后落地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北京测评中心、全国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机器人大世界”、北京首家类人机器人育新机基地等,逐步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
政策和资本双重催熟下,人形机器人赛道利好消息不断,企业加快交付进度。
比如,优必选宣布,2024年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收到车厂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2025年1月17日,乐聚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2024年9月,傅利叶创始人顾捷对外表示,公司交付量已超过100台。“100台的数字,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这意味着我们不单单只是把机器人停留在实验室,有胆量放到真实场景中,接受用户和场景的锤炼。”
伴随任务复杂度升级,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十年间,有望按节奏走进工业领域不同场景。以优必选为例,其将人形机器人走进工业场景分为三阶段。
2023年至2024年为第一阶段,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场景切入搬运、物料分拣、质检等任务,2024年底实现小批量交付。2025年至2027年为第二阶段,逐步拓展至中等任务难度,重点打造3-5个场景应用,横向拓展至消费电子制造业等行业,实现商业化量产。2028年至2033年为第三阶段,拓展到较为复杂的任务场景,具备超过10+种技能,实现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推出多任务通用型工业人形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在工业制造之外,将产品逐步扩展至商用服务、家庭陪伴等场景。
中美各具优势,软、硬件亟待破局
需注意的是,多位受访者直言,未来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壁垒在于大模型的加持。
在许志远看来,本体是具身智能的载体,改变环境是具身智能的行为目标,而智能是连接本体与环境的纽带。通过赋能本体实现能力的增长,不断提高感知、决策和行动力,因而智能决定了能力的上限,是最具有挑战的。目前,人形机器人受限于端侧算力和物理世界中高精度操作数据。
国地共建具身创新中心CEO熊友军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差距并不大。算法上,中美几乎同步起步,中国研究人员在顶级机器人会议上频频获奖,水平相当。数据方面,具身智能需要复杂的物理世界交互数据,而国外收集成本高、难度大。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规模大、场景丰富、人力成本低,在数据收集和应用上占据优势。在执行大脑方面,双方差距不大,差距是底层算法,中国使用了美国的一些开源大模型、底层技术架构,但在应用方面快速迭代。
值得注意的是,为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美国正在开启史上最大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1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OpenAI、软银和甲骨文联合成立“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集中于AI相关基础设施以及扩建AI数据中心,计划未来四年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折合约3.64万亿人民币)用于建设AI相关基础设施,初始投资预计为1000亿美元。
而在硬件方面,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供应链的成熟均需要时间。
许志远分析,一方面,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条长,涉及多个环节,例如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软件算法等,且各环节缺乏标准化接口,这也导致了上下游协作效率低、供应链管理复杂,硬件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需要使用触觉传感器、高精度IMU、高算力计算芯片等,目前成本还比较高。现阶段,人形机器人还未到量产时刻,全球供应链波动对其影响有限,但是长远来看,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影响关键部件供应。
“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具有诸多优势,例如人才创新活跃,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规模大且采集成本较低。”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处于关键窗口期,中国要抓住机遇,一是要完善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结合中国制造业优势,发挥好机器人与AI技术创新中心的作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二是要针对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研究,设立稳定的资金支持计划,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长期技术储备和风险探索。
三是要加快标准化建设,统一训练数据的采集标准,发挥中国企业的规模优势。
四是要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在保障隐私与安全的前提下,打破数据孤岛,为AI模型训练和机器人仿真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
五是要推动应用场景驱动创新,结合中国制造业、消费场景丰富和老龄化社会需求,通过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医疗康养等场景驱动技术落地和产品创新。
与此同时,许志远提及,6G技术的典型特点是超高速率、超低时延与超大的连接能力,这些特性都将为人形机器人的服务效率、智能化水平和协同能力带来革命性提升。6G与人形机器人的结合,将对制造业、医疗养老、物流零售等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随着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场景扩展、产量提升,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人形机器人将深刻改变现有生产与服务模式,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