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客公社
四月的苏州,暖风拂面、春意盎然。
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大会在苏州高新区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走进一楼展厅,一支训练有素的四足机器狗编队,整齐划一地踩着节拍灵活跳跃,俯卧撑、翻跟头,各种绝活轻松拿捏;另一边,观展的人们排起了长队,等待着机器人现场制作美味的冰激凌;在会议区,自信的人形机器人“小麦”则用流畅的肢体动作引导观众入场,他将是本场活动的主持人......
4月3日,备受瞩目的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具身赋能,机智未来”为主题,现场汇聚了具身智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剖析产业动态,共绘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蓝图。
大会现场发布了多款“苏州造”人形机器人,签约10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代表性重大项目,更是重磅举行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联盟暨“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具身智能机器人专赛)的启动仪式。在机器人成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热点的当下,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科技盛宴,更是苏州向全球递出的一张响亮的“智能机器人”名片。
4款“苏州造”发布
机器人在这里落地生花
大会现场重磅发布了4款“苏州造”人形机器人,分别是苏州云幕智造的引导接待机器人“伯虎”,苏州乐聚科技的智能制造机器人“乐乐”,苏州优理奇公司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旺达”和哈工大苏研院的火灾救援机器人“共工”。
这些最新机器人的推出,充分展现了苏州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的成熟度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度。
据了解,现场一楼展厅内,组委会设立了Robot+商用、Robot+康养、Robot+智能建造、Robot+家居、Robot+安防应急、Robot+医疗、Robot+工业生产、交互未来等多个展区,集聚了一大批具身智能相关创新型企业,分别聚焦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专题展览展示。
比如,来自哈工大苏研院的“共工”,它和水神同名,是为消防救援场景开发的液压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工厂火灾扑救、人员搜索、物品搬运等需求,它是科技加持的“最美逆行者”;来自苏州优理奇公司的“旺达”是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它擅长实现对物体的精准感知和操作,可流畅完成洗衣、叠衣、洗碗、制作汉堡等复杂长序列任务,为更多家庭带来美好生活体验。
苏州云幕智造推出的“伯虎”,其全身40个自由度,具备仿生皮肤,面部表情驱动,多模态交流交互能力。作为一名文旅使者,“伯虎”的使命是用科技手段为大家解码江南文化的DNA。而苏州乐聚科技的“乐乐”,则能走能跑还能跳,最快连续跳跃高度超过20cm,拥有应对复杂任务的强大能力。目前,已在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科研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崭露头角。
此外,四足机器人表演区也是吸引了现场众人驻足观看。这支来自魔法原子的机器狗编队不仅能够进行灵活的跳跃、奔跑等动作,还能够通过协同作业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它们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示了苏州在仿生四足机器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更为未来机器人应用场景提供了无限遐想。
值得关注的是,“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具身智能机器人专赛)也在本次大会上重磅启动。大赛已于2025年4月3日开启报名,将围绕核心具身智能决策与规划、灵巧操作与精细控制、多模态智能感知、具身小脑与运动控制、硬件本体与核心零部件五大核心赛道,面向全球征集具身智能极客人才,打造金球具身智能人才盛会,并给予最高3000万元创业助力金。
量产元年的“苏州速度”
2025年全国两会,“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战略支持进一步升级。这一年,也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而苏州显然不想错过这个拐点。
具身智能的核心,是让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自主进化。此次大会上,苏州公开发布了一批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资源,目的就是加速这种进化过程。苏州将布局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创新中心,采用“高科技平台+孵化”模式,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小脑、灵巧手等五大领域,为全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
政策层面的创新同样值得期待。据了解,苏州正在研究制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努力建设全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区和示范应用样板城市;资本赋能方面,苏州打造总规模10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项基金,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智能感知、运动控制、多模态大模型等核心领域......
可以说,目前的苏州正在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加速度”能力。
据了解,目前苏州已聚集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超600家,规上工业企业273家(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核心企业80余家),2024年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形成了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连续四年位居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TOP10”前三位,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
苏州积极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接下来,苏州将加快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到2027年的目标是全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直接关联产业规模达300亿元,支撑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活动结束后,当看到展厅的人形机器人向人们挥手道别,你便会知道,一个崭新的“人机共生”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而这场活动,就像是未来智能世界抢先在苏州投下的一束光,带来了无限可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