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基因竟然注定更容易「喜新厌旧」?

有些人的基因竟然注定更容易「喜新厌旧」?
2024年03月28日 16:00 23魔方

在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上曾经发表过这样一项研究[1]:大草原的田鼠从一而终,遵守终生的一夫一妻制,而它们的近亲草甸的田鼠则沉迷没完没了的一夜情。

这一切的根源是两种鼠体内有不同的「花心基因」「忠诚基因」,若使风流田鼠获得忠诚基因,它们就会立即停止「风流的游戏」而变得「一生一世」了。

虽然这个发现让可怜的草甸田鼠们从此背上花心大萝卜的称号,但从进化论角度说,鼠鼠们证明了单个基因的改变,确实可以改变个体情感行为。

换句话说,有人恋爱,有人出轨,有人从头孤寡到尾…… 这可能都是被基因控制的。

今天我还要告诉你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喜新厌旧,也和基因有一定关系。

一说到「喜新厌旧」我们会想起什么?对现有状态不满足,总爱寻求固定之外的刺激。当然,在感情游戏里,不负责任、易怒、始乱终弃也归属于「厌旧」范畴。

但最内核的还是在不断寻求新刺激,喜欢冒险

为什么有的人会天生喜欢冒险呢?

我们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本质上是体内各种激素的表达,我们的高兴与沮丧,往往都是外界刺激触发了某项激素的释放,从而影响到了我们的行为表现。

比如让人意乱情迷的「爱情」,就是苯基乙胺和多巴胺在作祟[2]。苯基乙胺会让我们陷入浪漫感觉,多巴胺会激发我们为爱鼓掌的欲望,内啡肽与后叶加压素让我们愿意稳定在一段亲密的关系中......

这种激素浓度峰数平均可持续0.5-4 年左右,随着时间过去,浓度下降,就进入「相看两相厌」环节了。

说的煞风景一点,喜欢的本质是你对 TA 产生了一系列分泌物,厌旧的本质是这些激素的逐渐退去,冒险的本质是寻找能让你重新分泌大量快乐激素的体验...而这些激素的分泌,由基因控制!

当人们感到快乐的时候,体内会产生多巴胺,这是愉悦的荷尔蒙,是大脑「奖励系统」的一部分。

但是,有些人的基因受体对多巴胺并不敏感。

能让正常人感到快乐的体验,对携带这种基因变体的人来说不值一提,更多的新奇事物才能获得像正常人一样的满足。

Δ 寻求刺激倾向高,天生的冒险基因

他们需要不断寻求刺激的体验,才能感到快乐。

这种喜欢寻求感觉刺激和经验变化的倾向被定义为「感觉寻求倾向」(sensation seeking),又叫「作死型人格」。

比如渴望去参与跳伞、潜水、滑雪、飙车、各种死亡自拍等极限运动。

更有甚者,会通过违反常规、突破社会禁忌、不固定配偶等行为寻求冒险新奇的感觉[3]

在一系列「作死」行为中,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和更少的去甲肾上腺素,带来高浓度的快乐和最小的压力。所以,他们真的不会感觉到害怕!还会因此反复寻找新的、令人兴奋的体验。

同时,这类人还会表现出比较高的厌倦敏感性。

稳定的生活节奏、固定的伴侣、缺乏新鲜刺激的环境,都会比普通人感到更难以忍受!也就更容易「喜新厌旧」。

这大概也是被自然选择塑造和激发出来的。

想象一下,当一个原始人已经不愁吃喝的情况下,他会干什么?当然是继续探索周围的新环境。虽然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危险,却也同样能更快适应新事物,帮助家族更好的延续下去[4]

有研究发现,人体内的性激素会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直接影响寻求刺激的行为[5]

寻求刺激倾向高的人,性激素水平更高。

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期,荷尔蒙分泌较多,喜欢刺激和离经叛道,追求与众不同。所谓的年少轻狂、诗和远方、被「火星文」和「非主流」支配,也许只是荷尔蒙分泌过剩……

但随着少年逐渐成熟,青壮年逐渐衰老,人体内的性激素也随之减少,年老后会更喜欢稳定的生活。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寻求刺激倾向会随着逐渐衰老而减轻。

性激素也会通过抑制 MAO(monoamine oxidase)而影响管理情绪和动机的边缘系统,导致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的浓度提高[6],人会变得更容易冲动,主动寻求刺激。

有意思的是,在性激素中,睾丸酮的影响力更大男性体内的睾丸酮含量远高于女性,MAO 水平也相对较低,这导致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寻求刺激倾向」……

听到这里,我知道你们或许已经恨不得马上给自己的男/女朋友普及一下基因检测了。

但是!基因并不是决定行为的唯一因素。

有些人天生对新奇、刺激的体验更感兴趣,而另一些人则更偏向于稳定的状态。这种个体差异不仅与基因有关,还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有密切关联。

寻求刺激的基因只是影响行为的一个维度,抗压能力、好奇心指数、错误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行为。但这些东西哪些是基因决定的?哪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呢?

👇打开下图,你会找到更多问题的答案。万分之一的基因差距带来百分百不同的生命故事,关于我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能在基因中找到踪迹。

参考资料

[1] HENRY NICHOLLS.Monogamous Minds:Gene therapy turns promiscuous male voles into faithful partners.science(2004).

[2] Esch T, Stefano GB. The Neurobiology of Love. Neuro Endocrinol Lett. 2005 Jun;26(3):175-92. PMID: 15990719.

[3] Bardo, M.T., Donohew, R.L., & Harrington, N.G. (1996). Psychobiology of novelty seeking and drug seeking behavior.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77, 23–43.

[4] Gale, A. (Ed.). (1986). 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human behaviour. Vol. 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sychopathology (2. print). London: Academic Press.

[5] Daitzman, R. and Zuckerman, M. (1980).Disinhibitory sensation seeking, personality and gonadal hormones, Personality Individ. Diff. 1, 103—110.

[6] Gale, A. (Ed.). (1986). 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human behaviour. Vol. 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sychopathology (2. print). London: Academic Press.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