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引爆文博综艺,文物和综艺怎样联姻?

《国家宝藏》引爆文博综艺,文物和综艺怎样联姻?
2017年12月13日 13:33 凤凰文创

全文总计2088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近日,央视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画风清奇的综艺节目引爆了网络。豆瓣评分高达9.3、弹幕网站刷满数万弹幕,这档节目骤然成为成2017年综艺一匹黑马。毫无疑问的是,这是文博类题材第一次在“综艺界”如此大张旗鼓,从强大的明星阵容到华丽的舞台效果,都让大众觉得眼前一亮。

平时鲜为年轻人问津的文博题材,究竟怎样被央视妙手回春的打造成“综艺爆款”?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综艺年代,一档充满人文气息的清流节目的爆红,或许是大众追求人文复兴的最好注脚。

打破传统综艺藩篱,《国家宝藏》成为一股清流

当下大火的综艺类节目,一直是孩子和年轻人的游戏。各大卫视的综艺虽然明星不一,形式多样,但内核却没有变,都是把明星作为动力来推动参与度和收视率,喧哗过后往往是一地鸡毛。然而最近在央视推出的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可以说是一种“另类选秀”节目,只不过它打破了观众的年龄界限,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来拉动收视,第一期节目就获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少见的高含金量“网红”。

没有太多铺天盖地的宣传,《国家宝藏》首播不久就瞬间引爆了网络。在豆瓣,该节目以9.4的高分与《见字如面第二季》一并成为今年国产综艺最高分节目,有人总结这个节目是话剧版《我在故宫修文物》,文物版《舌尖上的中国》。

名人解读传世文物,节目用演绎盘活历史印记

这是文博类题材第一次在“综艺界”如此大张旗鼓,从强大的明星阵容到华丽的舞台效果,都让观众眼前一亮。《国家宝藏》共10期,每集节目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九件国宝,而展览也将以特别而且盛大的方式呈现。

节目中呈现的每件宝藏都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宝守护人”,他们与各种职业的的守护者一道以不同的方式,讲述选定文物的前世今生。节目组为这些国宝选择了27位明星“护宝人”,他们在节目中主要承担的是演绎文物的“前世传说”,在一段几分钟的表演中介绍一件文物的故事。

节目除了明星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第二现场,由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9大博物馆馆长组成了“第一点评天团”,为整个节目增加了知识和历史双重叠加的厚重感。

节目何以好评如潮?戏剧性和参与度打动人心

如今,《国家宝藏》能够较好地突破瓶颈,跟它深入挖掘国宝与普通人之间的纽带——戏剧性,有很大关系。节目中所演绎的历史剧情非常打动人心。王希孟18岁画成《千里江山图》后不久就英年早逝;景德镇匠人成功烧制了乐观估计成功率只有0.2 %的“各种釉彩大瓶”;梁廷炜之孙梁金生兄弟姊妹五人出生在石鼓南迁途中,以所到之地的名字命名。这些既是历史记载,又无不充满了戏剧性,承载着令人不胜唏嘘、为之共鸣的家国情感。

不难发现,此前的一些节目和做法,由于没有戏剧性的参与,很难在文化、艺术本体意义上吸引观众和粉丝,有的是以“市价”简单换算历史价值,有的在“穿越”中有意无意将文化降格为纯娱乐,有的则陷入对历史的过度消费,尽管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们似乎并没有真正活在人们心中。以此观之,《国家宝藏》对国宝和历史的观照,坚守在审美范畴之内,通过引导人们对国宝进行戏剧体验,在人与历史之间建立情感纽带,以达到精神上的认同与皈依,实现了非功利的审美状态。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一句网友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言,它之所以流行,是因为道出了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对诗和远方所象征的理想和审美的向往。传统文化是华夏子孙的精神故乡,禁宫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正应该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诗和远方。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不仅用戏剧性吸引人,还很接地气,让文物与观众的生活、情感、知识、兴趣勾连了起来,拉近了我们与“诗和远方”的距离。

国家宝藏为文博产业提供新思路

此外,《国家宝藏》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自觉传承。节目里不仅有明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的方式还原文物的“前世传奇”,也有与文物有深厚情缘的普通人,讲述他们与国宝的“今生故事”。透过这些人和事,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到国宝背后的身世,真切感受到文物历经风雨而来。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博物馆的意义不仅在于藏品,更在于沟通——让公众实现与文物的沟通、与历史的对话、与先人的情感交流。各地的博物馆蕴含巨大文化资源,但从现实来看,仍未得到有效开发。不少博物馆陈展缺乏新意,观众只能看看实物、读读说明;一些博物馆常年不更新展品,不搞新展。有的博物馆甚至最后沦为一种摆设,轰轰烈烈“建”、热热闹闹“开”、冷冷清清“守”、无声无息地“关”。在这种情形下,公众自然对博物馆和文物兴味索然。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使普通公众不仅可见,更可感、可知,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此次,《国家宝藏》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打通博物馆与公众的成功借鉴。

文:王晗 编辑:李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