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检索增强生成)与Agent(智能体),是大模型应用领域最被认可与看好的主流应用形态。本篇文章,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你快速认识AI Agent。
尽管大部分人是在LLM(大语言模型)兴起后才接触AI Agent,但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只是因为LLM给AI Agent带来了全新的可能与突破。所以,本文的AI Agent,也是特指基于LLM的自主型人工智能实体。
01
为什么需要Agent?
大模型已经非常强大,能够生成内容、回答问题甚至协助编程。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 AI Agent?
简单的说,大模型就像一个“超级大脑”,知识丰富、能力强大,但它的问题是“只懂回答,不懂行动”。
你可以让它生成一篇文章、回答一个问题,但如果你希望它主动完成一系列复杂任务,仅靠大模型自身是不够的。
比如,你可以问大模型:
“如何调查与获取竞争对手产品的信息?”
甚至也可以结合RAG,让大模型来回答:
“总结我们公司最新某某产品的特点?”
但是,如果你让大模型完成如下任务:
“对比A公司竞品与我公司产品的差异,把结果发送到我邮箱。“
这时,大模型就无能为力了。原因是它只有聪明的“大脑”,但却没有“手脚”、也没有“工具”,因此无法自主的完成任务。
所以,AI需要这样的进化: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Agent——
因为,我们需要AI不仅是被动的回答问题,更需要能够主动的解决问题。
02
什么是Agent?
所以,AI Agent(智能体)是一种能利用大模型进行自主的任务规划、决策与执行的系统。
它的核心思路,是让人工智能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像人一样主动完成一系列关联性的任务。不仅有聪明的“大脑”,还有灵活的“手脚”,必要的时候还会使用“工具”。
如果说大模型像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AI Agent就像一个“办事能力强的大管家”。
这位管家会根据你的需求,把任务拆解成多个步骤,并主动找到资源或工具来完成。
比如这个任务:
“对比A公司与我公司产品的差异,把结果发送到我邮箱。“
Agent会借助大模型规划任务步骤并执行:
先从互联网搜索A公司产品信息(使用Web搜索工具);
再从企业知识库检索我公司信息(使用本地查询工具);
生成对比报告(让大模型完成);
发送邮件到邮箱(使用邮件发送工具)。
可以看到,基于大模型的AI Agent,就是把强大的语言模型和一套可以主动行动的机制结合起来,让它不仅能“懂”能“想”,还会“做”。
所以Agent与大模型之间的区别可以总结为:
大模型只是一个大脑,而Agent是一个完整体
大模型只会告诉你怎么做,而Agent会帮你做
模型本身不会使用工具,而Agent会使用工具
大模型通常不会记忆,而Agent则具备记忆能力
Agent借助大模型来实现理解与规划能力
03
Agent的常见应用场景?
AI Agent可以在很多场景下发挥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助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决策支持、游戏仿真、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机器人等。
以下是一些实际的例子:
1.智能客服
比如一家公司需要全天候解答客户问题。AI Agent可以根据客户问题调用大模型生成答案,还能主动查询库存信息、处理订单甚至提供物流状态。
2.编程助手
开发人员需要解决某个技术问题,AI Agent不仅能提供代码示例,还能直接运行代码,调试错误,甚至优化性能。
3.个人助理
Agent可以帮你管理日程、订餐、处理邮件、监控股票市场,并根据你的偏好提供个性化建议,而不只是回答问题。
4.智能家居
家庭中的Agent可以连接灯光、空调、安防摄像头等设备,根据家庭成员的指令与设定,主动调节环境,控制家具设备。
5.科学研究
在科研领域,AI Agent可以自动收集最新文献、设计实验流程、分析实验数据,并生成总结报告。
04
Agent的基本工作原理?
AI Agent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输入理解:用户提出一个任务(比如发送一份产品对比报告),Agent首先借助大模型对用户输入指令进行理解和解析,识别任务目标和约束条件。
2.任务规划:基于理解的目标,Agent 会规划完成任务的步骤,并决定采取哪些行动。这可能涉及将目标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确定任务优先级与执行顺序等(如获取竞品信息、查询企业产品信息、生成对比报告、发送电子邮件)。
3.任务执行与反馈:通过大模型或外部工具完成每个子任务(如调用搜索引擎、查询数据库、生成对比结果、调用电子邮件发送服务);在此过程中,Agent会搜集与观察子任务结果,及时处理问题,必要时对任务进行调整(如任务执行发生了错误,可能会进行多次迭代尝试)。
4.任务完成与交付:将任务的结果汇总并输出(如生成对比报告与邮件发送回执)。
当然,这只是Agent的核心处理流程。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环境与需求的差异,可能存在高度定制且复杂的Agent工作流。
05
Agent系统的基本组成?
获得广泛认可的Agent架构,来自于OpenAI公司的总结:
可以总结成:
Agent = LLM + 记忆 + 规划技能 + 工具使用
1.大模型:提供核心的语言理解、推理与生成能力,是整个Agent的“大脑”。
2.任务规划:对复杂任务借助大模型进行分解、规划和调度,并及时观察子任务执行的结果与反馈,对任务及时调整。
3.工具使用:与外部工具(如API、数据库、硬件设备)进行交互,扩展智能体的能力,执行任务,相当于Agent的“手脚”。
4.记忆:这是Agent的“存储器”,可用来存储短期的记忆(如一次任务过程中的多次人类交互)或长期记忆(如记录使用者的任务历史、个人信息、兴趣偏好等)。
除此之外,通常Agent还需要提供一个直观的入口,让用户可以方便地给Agent下达指令或查看结果。这个入口,可以是可视化的文字输入、语音输入,或者对外开放的API接口。
05
Agent面临最大的挑战?
LLM的高速发展给Agent开辟了新的天地,但必须看到,当前AI Agent仍然处于技术积累与实验阶段。
尽管很多大模型厂家推出了Agent平台甚至商店,但主要集中在个人助理、娱乐、写作等对可靠性与确定性相对较低的领域,而在真正的生产力场景,还面临众多挑战。
而最主要的问题来自:
AI Agent将LLM作为核心组件,用于理解用户需求、计划任务、生成响应并执行操作。但在一些对准确性、可预测性、可追溯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LLM的不确定性会带来一些潜在问题。
错误的任务规划
LLM误解了用户的意图或语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计划与结果
错误的工具调用
如果LLM生成了错误的工具调用逻辑,可能会导致任务失败
生成错误的建议
在医疗、法律、金融等需要高度准确的领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安全与伦理问题
LLM可能会根据不完整的上下文生成带有潜在风险甚至违反伦理的建议
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在工业应用中,系统的行为需要可重复且稳定,而LLM由于其生成概率特性,可能在相同条件下输出不同的结果
在模型厂家、开发工具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正在不断得到优化与改善。
06
Agent未来的发展趋势?
AI Agent虽然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未来潜力巨大。简单展望其发展趋势:
1.更强的自主性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进步,AI Agent将拥有更强的人类意图理解、逻辑推理和复杂任务处理能力,能够在更多场景下自主决策,执行多样的任务。
2.深度行业化与定制化
更多的领域与行业会定制化自己的AI Agent,比如IT领域的开发助手、医疗领域的诊断助手、智能家居的家庭助手、智能实体机器人等。
3.更强的个性化,人性化
AI Agent会具备更强的个性化能力,能够在与使用者的长期交互中学习使用者的习惯、个人信息与兴趣偏好等,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4. 持续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AI Agent将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新数据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持续提升自身的智能水平。
5. 伦理与法规考量更受重视
随着AI Agent的普及,对隐私、安全和伦理的关注将促使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确保AI技术的负责任发展。
AI Agent的出现,为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主动行动的能力,让它从“被动回答问题”进化到“主动完成任务”。无论是个人生活、企业运营还是科学研究,AIAgent都在逐步展现它的潜力。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 Agent将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作为LLM开发人员,如果想要更系统性与更深入地学习LLM应用,特别是企业级的RAG应用场景下,当前主流的优化方法与技术实现,推荐看这本书——《基于大模型的RAG应用开发与优化 — 构建企业级LLM应用》。一定会有所收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