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
总而言之,高校出台 “AI 禁令”,绝非是要将 AI 完全拒之学术大门之外,而是秉持着科学、理性的态度,引导师生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一强大的科技工具。
编辑 | 数据君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高校学术圈中掀起了一场变革。然而,这一趋势也引发了高校对于学术诚信和学术质量的担忧,不少高校纷纷出台规定,规范大学生对AI工具的使用。
曾经让学生们绞尽脑汁的论文和作业,如今借助AI工具几分钟就能完成。这种便捷性虽然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但也带来了学术造假的风险。不少学生利用AI工具快速生成论文、PPT等学术作品,导致上交的作业充满AI味儿,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高校开始探索AI工具的使用边界。复旦大学近日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提出“六个禁止”:禁止在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模型)框架搭建、毕业论文结构设计等关键环节使用AI工具;禁止生成或改动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等;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致谢等;禁止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禁止答辩委员和评审专家使用AI工具进行评审;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毕业论文,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
这种看似严苛的“禁令”背后,实则藏着更深的教育用心。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如何与AI共处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享受AI带来的巨大便利和无限可能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技术滥用、数据隐私泄露、AI造假等问题。只有拿捏好其中的分寸,才能在AI时代中保持清醒和理智。
2024年以来,多所高校相继出台了类似的规定或措施,以规范大学生对AI工具的使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学生使用指南》,明确要求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作业时,需将相关内容进行标红处理,且严格限定直接生成的内容占全文比例不能超过 20%,以此来确保学生在借助 AI 便利的同时,仍保有足够的自主思考和原创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也积极响应,要求学生务必明确披露是否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若有使用,则需要详细叙述使用方式、具体细节,涵盖模型、软件、工具名称、版本以及使用时间等关键信息,做到使用过程清晰透明。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同样高度重视,发文规定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生成式 AI 检测的结果超过 40%,学院将及时向学生发出警示,并督促其进行自查自纠,通过量化指标来把控 AI 在毕业论文中的合理应用。
高校对于AI工具的态度并非一刀切地禁止。不少高校认识到,AI工具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应当在教育中得到合理利用。因此,高校在出台禁令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AI与教育的融合之路。
例如,复旦大学在发布禁令的同时,也宣布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大课”,鼓励学生探索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新应用。不少老师也在课程中主动融入AI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并合理利用AI工具。
从高校的这些举措可以看出,它们都在努力拿捏AI与教育融合的“火候”。一方面,毕业论文关乎学术的严谨性,不容许AI成为学生弄虚作假的“帮凶”,所以严格审核、精准检测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高校也在积极应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总而言之,高校出台 “AI 禁令”,绝非是要将 AI 完全拒之学术大门之外,而是秉持着科学、理性的态度,引导师生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一强大的科技工具。其目的在于,既能充分发挥 AI 的优势,为学术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与助力,又能全力保障学术圈的纯净与严谨,让学术研究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蓬勃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更加妥善地应对 AI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依旧是整个学术圈需要持续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实践的重要命题,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让 AI 与学术研究相得益彰,共同书写学术进步的新篇章。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