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红利凸显 人才空缺难题待破解

人工智能红利凸显 人才空缺难题待破解
2024年06月14日 18:46 晓说通信

(记者  卢臻)2024大湾区人工智能人才大会暨AI人才黄埔盛典将于6月16日举行,邀请专家和专业机构担任“AI人才推荐官”,通过“以才引才、机构荐才”引进高层次AI人才,助力大湾区打造全球AI应用场景中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伴随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爆炸式增长,人才供需缺口日益明显。

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 市场潜能将被激发

根据央视财经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并且沙利文咨询还预测,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7993亿元。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变革。

在制造领域,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金融领域,智能投顾、风险控制等应用正在改变传统金融服务的模式;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能药物研发等技术正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行业勃兴,​​​​​​​ 人才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随着AI技术的快速普及,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人才供需缺口也日益明显。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达500万。上海市2025年需求40万,而本地高校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为4万。”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给出这组数据。可以说如此巨大的缺口,无疑给国内的AI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从互联网巨头到初创公司,再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AI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使得高水平的AI专业人才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源。企业对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专家等岗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但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了新的职业角色和岗位需求。例如,AI伦理学家、AI产品经理、AI数据标注师等新兴职业正在不断涌现,这进一步扩大了对AI人才的需求范围。

迎战AI人才荒,​​​​​​​ 需产学研多方发力

面对人才供需缺口日益明显这一挑战,产学研多方需要协同发力,才能有效填补人才缺口,推动AI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教育系统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鼓励跨学科融合教育,培养既具备AI技术背景,又懂得应用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企业不仅需要从高校引进毕业生,还应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通过设立企业内部培训计划,支持员工参加专业课程和认证。

最后,科研机构通过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的AI人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