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新闻的叙事特征与真实危机

场景新闻的叙事特征与真实危机
2020年09月13日 09:00 新梅帮

来源:《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清音远播丨场景新闻的叙事特征与真实危机

在场景传播的技术逻辑下,传统的基于客观事实的“本质真实”,让位于基于感官的“感受真实”,容易引发受忽视超文本背后人为建构的本质,剥夺其对虚拟场景的深度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推进了媒介技术的演化,虚拟现实、全息投影、裸眼3D等影像创制技术大规模嵌入新闻生产、内容呈现环节,促进了新闻样态的可视化与多元化。全新的新闻样态以逼真的体验效果直接作用于受众视听感官,在强化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真实的认识危机。在场景传播的技术逻辑下,传统的基于客观事实的“本质真实”,让位于基于感官的“感受真实”,容易引发受忽视超文本背后人为建构的本质,剥夺其对虚拟场景的深度思考。

媒介视野下的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强调新闻报道对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的把握,不同的新闻样态对新闻事实的还原具有不同的特点。相比非场景新闻,场景新闻强调文本呈现事实和新闻场景的真实。

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新闻生产主体主要关注具有新闻价值的个别事实、具体事实,但新闻事件是由复杂事实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受制于人类感官的有限性,记者通常只能关注一件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在新兴媒介技术支持下,内容生产者可以构建起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全面地、立体化地呈现新闻事实的原发或原生状态。

场景新闻的传播特征

在前互联网尤其是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介分别存在于不同介质,而数字化将新闻产品置于代码的统一秩序下,并以逼真细腻的技术和多元符号系统复刻着世界。

(一)符号意义的变迁:从“信息”到“信号”。信息传播主要发生于人类社会活动中,而信号的传递则广泛存在于自然生物体之间。无论是基于生物本能发生的无意义信号,还是基于人类意义发出的信息,都有某种物理或实体性存在,但符号则独具功能型价值,存在特定的能指对象与所指意义。

人类的神经系统会对感官刺激进行下意识反应,而信息则需要人类进行主动呼应。当前,以虚拟现实技术和现实增强技术为代表的影像创制技术高度嵌入新闻呈现环节,其交互性、多感官刺激以及特殊认知体验受到了用户青睐。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传播形式进行,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多维度呈现,改变了个体对空间流动性的认知,千里之外的宏大场景可以轻易在虚拟场景中重建,无论是国际媒体还是国内媒体,虚拟现实技术从属性上颠覆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

网络图

(二)新闻样态的升级:从“新闻文本”到“超文本”。新兴新闻样态与传统新闻样态的主要区别在于技术特性,它不仅改变了受众作为信息接收主体的被动地位,更改变了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受限于符号隐喻和转码的意义传递转化为具象的表达。

新闻文本所涉及的“文本概念”,是由文字、语言、声音、图片、影像等符号系统组成的新闻文本。它是新闻传播活动内容生产的产物,不同于纯粹物理、自然意义上的客体,新闻文本具有精神意义的意象,被生产者寄予了特定的意义和意识,依附于一定的媒介载体,借助一定的手段加以传播。

传统新闻文本遵循生产者的预设顺序,按照时间序列线性呈现,受众每次通过文本获取信息的过程,都要调动相同的能指顺序。而超文本以数字化技术为底层架构,将一切现存的外在事物转化为统一的信息格式,令信息的实时交互成为可能。超文本为受众提供了多条呈现路径,受众所面对的不一定是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固定成品,也不一定要遵循生产者的预设路径进行意义解读。在文本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受众可以不断进行意义的再生产,并构建起一种平等的交互主体关系。

(三)新闻事实与文本关系的转化:从“镜像复制”到“创造”。由数字技术衍生出的一系列现代科技成果,推进着现代社会的数据化、可信息化,令当代社会成为高度符码化的世界。符号系统下,文本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事实要素能够置于统一的符号系统中。而场景新闻对多元符号系统的运用,以客观现实为参照物,并以模拟出的拟像代替客观现实,新闻不再是客观事实的单纯呈现,更是以纯粹的拟像符号构建出一种独立的存在模型,形成了超真实,令传统的真实关系消失在如雪崩似的数字化情境模拟中。

场景新闻以视听符号的联动建立起主体与场景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文本依托抽象化的逻辑推理和非理性情绪的接触方式,令受众隔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置身于虚拟情境获取特定信息。这种传播方式,消弭了客观实在与技术结果之间的界限,原有意义上的客观真实让位于符号秩序构筑的技术真实。

新闻样态的多样化令新闻价值的概念从新闻文本内容向呈现形式外延,新闻不仅限于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更升格为文化产品,建构内部媒介景观和互动仪式感,新闻所承担的职能也不仅是传递信息、呈现新闻事实,还包括再现共享的信仰。

不同于传统文本的静态接收,场景新闻传播需要用户实时性操作,文本呈现的也可能是由计算机程序驱动的虚拟形象。这种传播方式引导用户进入虚拟场景中,在沉浸情境下实现了物理现实与虚拟场景的重合,强化受众与视觉界面的交互。

场景表征的真实危机

新闻是人类认识客观事实世界各种方式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场景新闻作为新闻的分支,也是人们运用新闻手段构建起的媒介中的真实。场景新闻的场景真实依然与客观对象本真性真实是两种不同的真实。

(一)事实的异化:从“事实片段”到“虚拟现实”。在现代媒介技术出现之前,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一种高度依赖感官的直接性、直观的认知。对于被感知的对象、现实和情感,个体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将它们视为感性的人的活动。依赖感官的直接认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非介入性认知,这种“不以人类的意识而发生转移”特性,被卢卡奇称为“事实”。后现代文化中,符号变成了失去意义和深度的“死气沉沉的符码”,一方面是技术和形式的无穷增殖,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精神和心智越来越趋向于惰性状态。

媒介技术的参与,逐步建构起新的认知范式。媒介技术不仅延伸了个体的感官与神经,还建构出新型社会形势存在的技术基础,为人类的感知与认知提供了新的渠道。媒介技术拓展了个体的认知极限,个体能够突破时空的隔阂,通过影像符号、声音符号和传播场景再现。在媒介技术崛起之前,我们的认知为我们身体的延伸所束缚,而虚拟场景新闻将主客体地位拉平,令媒介符号侵入受众的物理时空和心理图式。人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不自觉中人类已经将虚拟场景和现实时空等同起来,并对虚拟场景中发生的种种刺激进行反馈。

(二)真实的转向:从“新闻真实”到“艺术真实”。不同样态的真实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局限,即便是“科学真实”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干涉影响。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是技术开发者、产品设计者和内容生产者会将自身的意识形态无意识地植入技术基因中。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也是各种社会力量、技术条件、传播环境共同作用下生成的真实性。

客观世界是不可能被完全理解的,即便是通过新闻,受众只能以符号为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认知,其认知过程中的真实也是受制于符号和媒介层面的真实。真实存在既不等同于外部世界,也不是人这一物种所特有的知识起点,它只不过是客观性范畴中的一个可辨维度。

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场景形态是文化符号的存在形态,其非物质性、任意重构性以及超链接性赋予了产品的形变特征。虚拟场景中的一切影像都不存在于物理空间,而是由计算机系统构建的信息化感知,虚拟场景以非线性的超文本形态存在,相对于现实时空稳定的有序状态,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种可以自由伸缩的场景,突破了物理时空的不可逆特性,帮助人们在现实和梦境之间建立了一条路径。

场景新闻呈现的确扩展了体验者视野,提升了新闻事件的影像还原能力。但是这种技术一旦渗入新闻生产活动中,基于全景视角的视听体验是不可控的,这种信息呈现方式是否真实反映新闻事实的运动本质和变化规律,内容素材的来源、情境细节是否被篡改等,体验者也不得而知。

(三)交互的变化:从“文本阅读”到“情境体验”。人类通过与工具的互动追求信息符号与人类主体间的完美契合。在各种交互方式中,越简单的实践功能越能降低沉浸状态的准入门槛。当人类发明的媒介终端形态越来越多元时,交互方式也越来越复杂。

在场景中,“身体”的物理意义会被媒介场景的符号化内涵消解。个体在现实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合的结果,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互动所获得的直觉体验通过感官通达认知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事物或概念的认知。个体认知的建构以多重感官为基础,视像符号、声音符号、味觉符号、触觉符号等对应身体的不同感官共同构成了个体对感知对象的知觉建构。

场景新闻颠覆了传统新闻样态的叙事逻辑,以具象视听符号构建起新闻信息的传播载体,直接诉诸受众的视听感官,取消了文字符号与意象表征间的二次转码过程。这种传播方式赋予了用户跨时空的“虚拟在场”,以“身心分离”的方式实现沉浸式体验。

结 语

场景新闻的意义传递不再是受众主观建构的结果,身体感官的惰性被媒介系统放大,受众身体感觉器官易于被媒介激发强化,受众主观认知也会产生更多的感受真实,忽视或偏离新闻文本呈现的事实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场景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样态,其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依然值得生产者反思。场景新闻以虚拟场景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境和动态过程,这一经过过度加工而生成的存在,如果受众过分沉浸其中,甚至失去了区分“虚拟”与“现实”的能力,那么超真实的感官体验将弱化受众对“本质真实”的思考,忽略文本背后人为建构的实质。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闻真实与新闻形态变化关系研究”(项目号:20XNH12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杨保军:《新闻真实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J],《新闻大学》,2018年第1期

③[美]约翰·迪利著,周劲松译:《符号学对哲学的冲击》[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④王小平 王军:《形式、编码与赋意:论多模态隐喻的具身表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9月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