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生活圈大乱斗,京东靠收购见福能否突围?

“最后一公里”生活圈大乱斗,京东靠收购见福能否突围?
2020年08月12日 18:20 资本放大镜

编辑/白望

来源/GINKGO热递(A-Jungle)

巨头间的硝烟从未散过,现在又蔓延到了实体零售领域。

近日,京东首次投资便利店品牌,完成了对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将目光重新投到了“最后一公里”零售业态的布局上。

据天眼查显示,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于8月7日发生工商变更: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强东持股45%,为实际控股人)出资3125万元,取代红杉资本,成为了见福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20%。

巨头拓展线下商超的逻辑是有迹可循的。

阿里16年孵化盒马鲜生,17年拿下联华超市和银泰百货,18年以5亿元入股喜士多,以及苏宁易购17年成立苏宁小店,并在今年5月份改直营路线为加盟扩张,从过往历程看,电商加码线下实体零售店并非新模式,而是早就在实施的战术。

不难判断,其目的或是借助便利店“最后一公里”的线下零售业态,以其特有的即时性消费属性,来补充线上的计划性消费,并培育用户的消费习惯,增加品牌粘性。

京东也并非后知后觉,落于人后。

早在17年4月,刘强东就对外宣布,京东将于五年内在全国开设超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他很早就认识到便利店获客成本低、用户粘性高以及吸纳电商难以触达的散客,对于电商平台培植品牌和盘活供应链资源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准备将一半店面开设在农村,表明其还承载了为京东开拓下沉市场的重任。

只不过当初令刘强东信心满满的计划,最后却以难产告终。

主要原因是京东便利店通过收编夫妻店的翻牌加盟方式展开。

京东自己不开店,而是用加盟店的形式拓展,对加盟店只收取保证金,而没有管理费和加盟费。作为交换,京东向其提供管理、模式、品牌和供货渠道,加盟店可以选择部分或全部从京东进货,下单后由京东物流配送到店。

该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形式松散,品牌方难以有效管理加盟店,纵使前期门店数量的扩张速度会很快,随着时间推移,门店质量会越来越差,难免出现盈利水平不一和店面陈列欠佳的情况,无怪乎会给消费者心里留下“城中村小卖部”的印象。

从去年开始,京东便利店开始了改造升级,受限于模式,推进过程缓慢,这也是京东选择投资见福的重要原因。

在电商巨头和各大资本纷纷抢夺实体零售市场的关口,京东急需与一家成熟的线下零售企业合作,利用自身在供应链和物流仓储上的优势,来拓展线下交易场景,以连接更多的消费者,进一步拓宽营收渠道。

而见福符合了京东的合作要求。

见福成立于2006年,至今已有1700多家门店,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选的百强便利店榜单中排名第10位,不仅是福建便利店的龙头企业,还走出本土市场,在江西、四川等地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018年红杉资本曾以2500万元入股见福,占股20%(现被稀释到16%),当时见福的估值高达12亿元。

在见福董事长张利看来,线上线下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之所以接受京东的战略投资,是看重其线下物流与社区团购等方面的业务协同能力。

但或许更重要的,见福站队京东,是想借力互联网资本,加速自己IPO进程。

在百强便利店榜单的前10名里,有全家、罗森和7-eleven三家日系便利店,其“制造型零售商”的商业模式受到了国内许多便利店的效仿。

简单说来,就是便利店应将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销售等诸多步骤全部打通,一旦形成了标准化体系,便可以最大程度地调配资源,提高效率。

不难理解,这种模式借助的是规模优势。

而对于京东联手见福的“电商+便利店”模式来说,或能在日系便利店“制造型零售商”模式的基础上,予以剔除和延伸。剔除的是制造环节,延伸的是线上业务。

因为只要供应链和物流稳定了,对于便利店而言,做好日常运营和销售便能成为业务支点。

此外,盒马鲜生的成功已经证明了,“电商+便利店”的模式,也能助力O2O业务和社区团购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消费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器,去年国内的社会零售总额达到了41万亿元,便利店行业的销售总额也在逐年增加,从15年的1181亿元涨到了去年的2812亿元,可见其巨大潜力。

各大电商巨头纷纷布局实体零售领域,争夺“最后一公里”生活圈的制霸权,既有线上转线下、弥补业务空白的意图,又是寻找新的营收点的体现。

京东虽然入股见福,但现阶段的优势并不明显,只是一步自保之棋。若想在实体零售的大乱斗中突出重围,还需走出更多妙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