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酒店时,你一定见过穿梭在走廊里送外卖的机器人。
在外国人来华旅游的视频中,这种机器人送货,还能自己坐电梯的场景,引得外国人连连称赞,极大地满足了部分国人的虚荣心。
这种机器人大部分都出自一家名叫云迹科技的中国公司。
日前,云迹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选择依据18C章程上市。
据港交所,18C章程专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和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和农业技术这五大领域中,那些尚无收入、未实现盈利的“专精特新”科技公司提供赴港上市的机会。
云迹科技的背景可不简单。
自2014年7月成立以来,云迹科技共完成八轮融资,腾讯、联想、阿里、沸点资本等一众国内互联网大厂,均先后参与投资,成为股东。
云迹科技的酒店机器人虽屡次“震惊”来华外国人,“扬了国威”,但“在商言商”,其财务表现并不好。
“刃辛机器人”翻开这家公司的招股书,“亏损”就像个流血不止的伤口,从第一页淌到最后一页。
2022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3.65亿元、2.65亿元、1.85亿元,三年累计亏掉8.15亿元。
云迹科技虽完成8轮融资,但目前的账面现金仅1.06亿元,“花钱速度”可不慢。
若云迹科技顺利在港股上市成功,投资者愿意将手里的真金白银送给其继续消耗吗?
而且,云迹科技D轮融资后估值40.8亿元,但2024年营收仅2.45亿元,市销率高达16.6倍,港股市场或难认可高溢价。
“扬我国威”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支涛,拥有10余年的传感器和自动化工作经验,曾任北京英维思科技CEO、上海埃蒙特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作为机器人领域少有的“女将”,她带领的团队在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室内定位导航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运营经验。
云迹科技创业之初,就专注于商用机器人研发。2015年,支涛带领团队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和投入使用。
调研多个落地场景后,支涛最终选择酒店作为突破口,2016年云际科技推出首款酒店送物机器人,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
然而,市场接受度不高,为此支涛亲自走访全国百余家酒店。
尔后支涛大力推动研发,随着技术不断增强,云迹科技的酒店机器人逐步实现电梯联动,客房系统对接,自主避障及语音交互等技术,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云迹科技的服务网络从国内329个地级行政区,逐渐扩展至中东美洲日韩等地。截至2024年底,产品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服务酒店等客户超3万家。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3年来自酒店场景的收入计,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均排名全球第一。云迹酒店机器人的具体市场份额为9%,而全球市场2-5名的市占率分别为5.4%、2.1%、1.9%、1.7%。
以中国酒店场景的收入计,云迹科技市占率达到了12.2%。官方资料显示,云迹酒店机器人的合作客户包含万豪、洲际、凯悦、锦江国际、亚朵等多家头部酒店集团。
从某种程度上,酒店是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云迹机器人在酒店的服务,对于展示我国高科技形象,起到了巨大作用,可谓“扬我国威”。
在各个视频平台上,都有云迹机器人震惊老外的视频。在视频中,老外拿着手机拍摄机器人,跟随机器人进电梯,不停啧啧称奇的样子,极大地满足了一些国人的虚荣心。
云迹科技斩获了中国AI领域权威奖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和“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亏损不止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云迹科技自2014年7月成立以来,共完成八轮融资,腾讯、联想、阿里、沸点资本先后参与投资。
D轮融资后,云迹科技估值达40.8亿元。招股书显示,支涛直接持股9.73%,并通过投票权委托控制约36.52%的表决权,腾讯旗下林芝腾讯持股9.09%,阿里系杭州皓月持股2.94%,联想基金持股4.22%。
有了资本支持,云迹科技的扩张十分迅速。
云迹科技的机器人产品之所以能在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排名全球第一,与资本的推动,云迹科技拼命“烧钱”,有着密切关系。
体现在财务数据上,2022年-2024年,云迹科技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虽然2023年营收一度下滑10%,但2024年却大幅提高。
“烧钱”快速扩张的背后,却是巨额亏损。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3.65亿元、2.65亿元、1.8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
以云迹科技2024年的财务数据来计算,几乎相当于每赚一块钱就要倒贴7毛。
不得不说的是,云迹科技2024年亏损数额处于收窄趋势,但是亏损规模依然很大。而且,从营收上分析,云迹科技的造血能力或尚未验证亏损。
虽然云迹科技机器人的落地场景除了酒店外,还进军医院、工厂、社区等领域。北京协和医院用其配送化验单,奔驰4S店用其引导看车,北京大兴机场甚至雇他做智能向导;但是,云迹科技的主要应用场景还是酒店,而且高度依赖这一单一场景。
招股书还显示,2022—2024年云迹科技酒店场景收入占总收入分别为70.1%、95.1%及83%。
云迹科技也在招股书中承认,其大部分收入来自酒店场景,产品及服务的销售业绩通常会受到酒店业季节性波动的影响。
而且,云迹科技的营收大多来自硬件。2024年 ,云迹科技77%的收入来自机器人及功能套件销售,软件服务(AI数字化系统)占比仅22.8。
这使得云迹科技的硬件收入占比过高,技术附加值尚未释放。
隐忧不断
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期待,主要是其未来发展前景。
云迹科技的未来发展如何呢?在上市时,又该如何向投资者讲述一个美妙的故事?
如云迹科技的招股书所述,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增长迅速。以收入计算,2023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7%,预计2028年将达到97亿元。这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对于这一风口,云迹科技已经入局,极有可能抓住这波红利。云迹科技通过此番上市,就是想进一步获取资本市场的青睐。
但此前云迹科技“花”起一级市场投资人的钱,可丝毫不客气。云迹科技虽完成8轮融资,但目前的账面现金仅1.06亿元,这种“花钱速度”,非一般公司能比。
若云迹科技在港股上市成功,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真的愿意将手里的真金白银送给其继续消耗吗?
另外,云迹科技D轮融资后估值40.8亿元,但2024年营收仅2.45亿元,市销率高达16.6倍,港股市场或难认可这种高溢价。
至于云迹科技的未来市场潜力,从理论上是,似乎可以分析出:越来越多的酒店,为节省人力成本,开始使用送物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这为云迹科技带来更多的机遇。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酒店不仅要在人力上节省,在机器人上也力求节约成本,这导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客户中,九成左右都采用的是租赁模式。这样,酒店可降低了初始投入,利益最大化,但对云迹科技的发展则不利。
目前,云迹公司的机器人月租金5000元左右每台,虽然不贵,但租金几乎与基层员工月薪持平,因此大多数酒店仅采购1-2台,缺乏复购动力。
云迹科技这几年的大幅度扩张,使得酒店这个单一场景需求,已经趋于饱和。
即便在这个日趋饱和的酒店场景,云迹科技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竞争对手主要包括擎郎智能、九号机器人等。它们以更低的价格,疯狂蚕食云迹科技的市场。
而且,AI巨头云从科技等企业也可能跨界加入竞争,从而给云际科技带来更大挑战。
对于未来,云迹科技若要获得持续发展,其一是应对对手的竞争,保住酒店机器人领域的“一哥”地位;其二,则是不断拓宽其他场景的市场份额,如医院、工厂、社区等领域。
从产品角度看,云迹科技的隐忧也不少。目前其产品主要针对送物、零售、清洁三大场景,包含“格格”、“润”两个系列的送物机器人,售卖零食、生活用品的机器人,自动接驳前置仓,以及用于酒店清洁的机器人“UP”。
机器人“UP”还处在发展当中,需验证市场接受度。若“UP”无法形成差异化优势,可能被同类竞品,如商用清洁机器人替代,而这极大地不利于云迹科技的未来发展。
总而言之,“刃辛机器人”认为,云迹科技的核心问题在于“规模扩张与盈利失衡”,依赖资本输血维持酒店场景优势,但技术商业化能力不足、多元化场景拓展滞后,导致短期难以扭亏。
若港股IPO后无法快速打开医疗、楼宇等新场景的规模化变现通道,或将陷入“烧钱-亏损-融资”的恶性循环。(文/刃辛机器人 陈重山)
参考资料
[1] 《一年营收2.5亿,“酒店机器人一哥”要IPO了》,创业邦
[2] 《酒店机器人公司云迹科技IPO:高度依赖酒店场景,连续三年深陷巨亏》,蓝鲸新闻,孙煜
[3] 《云迹科技港股IPO:阿里腾讯携程等巨头参投 冲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北京商报,吴其芸[4] 《云迹科技冲刺港股:年营收2.5亿亏1.8亿,估值40亿腾讯阿里是股东》,雷递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