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打工仔”来了,批量进厂、不要工资不摸鱼,可24小时无休

人形机器人“打工仔”来了,批量进厂、不要工资不摸鱼,可24小时无休
2025年04月06日 20:55 刃辛机器人

它们不会摸鱼、不会抱怨加班,甚至不会赖床迟到,工作内容随意切换,工作精度不差丝毫……

——这就是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的情况。

近期,乐聚公司已发布多台“夸父”人形机器人在一汽红旗工厂完成长时间循环作业的视频。

“夸父”在一汽红旗工厂“打工”视频截图

这些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承担物流拣选与搬运任务,而且多台机器人自主长时间稳定作业。

这不是乐聚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第一次进厂“打工”,此前已在江苏亨通工厂、蔚来汽车“打工”。而且,早在2025年1月,乐聚公司就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

由此可见,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已成功迈出第一步。

乐聚公司创始人冷晓琨将目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现状比作2018年前后的新能源汽车。

冷晓琨

不到十年后的今天,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爆发,遥遥领先于世界。那时才“三四岁”的“蔚小理”,已成赛道中流砥柱。

目前的这几年,也正是人形机器人赛道重要玩家茁壮成长的年份。

忙着进厂“打工”

“夸父”进厂打工,已有模有样。

在一汽红旗工厂总装车间,打工人“夸父”绝非花架子,展现出了全方位的实用价值。

物流拣选环节,“夸父”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并拣选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和物料,极大提高物流拣选的效率和准确性。

搬运作业时,“夸父”强大的搬运能力,可轻松搬运重物,有效减轻工人的体力负担。

在复杂的汽车总装任务中,多台“夸父”人形机器人能够自主长时间稳定作业。

“夸父”能做到这一切,并不简单,背后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汗水。

“夸父”与一汽结缘于2024年11月。当时一汽向全行业发起了国内汽车行业首个公开招标的人形机器人项目,剑指工厂物流自动化难题,乐聚团队中标。

中标,不代表“夸父”就此“背上行囊”北上进厂“打工”。

接下来的重担,压到了乐聚科研人员身上。

一汽基于工业真实场景,对中标的人形机器人软硬件提出了68项要求,每一项都是技术“长征”。以搬箱场景为例,单个种类的箱子需采集一万多条数据,而一汽车间日常作业需应对130种不同尺寸、材质的货箱。

为此,科研人员围绕“硬件-控制-感知”进行迭代开发,用3个月突破了作业效率、负载行走、长时间稳定作业等行业“硬核”难题。

从而使“夸父”能在一汽红旗工厂复杂的生产环境中进行高效、稳定的全自主作业,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逻辑。

当大多数讨论还聚焦“人形机器人是否必须依赖遥控”时,乐聚就忙着派人形机器人出去“打工”,这背后体现的是冷晓琨的战略。

冷晓琨表示:“一般人形机器人公司会有两种战略,一种叫对齐主义,一种叫超越主义。对齐主义是说基于当前的技术成熟度,让产品先进市场被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打磨技术。超越主义赌的是未来5年后的技术路线,直接跳过产业爆发前的阶段,不过多考虑商业化的问题。乐聚机器人一直坚持对齐主义。”

乐聚方面表示,下一步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继续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不断“用起来”,逐步暴露并解决硬件和智能系统问题,持续优化其作业能力及效率,以“技术确定性”应对产业不确定性。

会不会取代打工仔?

对齐主义战略,使得“夸父”人形机器人供不应求。

除了工业制造,“夸父”交付场景覆盖科研、商服、汽车制造、物流等多个行业,其中科研商服场景已经实现批量交付落地。“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五六月份了,我们现在基本上每下线一台,就要去交付一台。”乐聚机器人总监王松表示。

“夸父”交付的爆火,2025年初就已有端倪。冷晓琨表示:“没想到年后这波行情来得这么猛,第一季度交付订单直接冲到250台——这原本是我们预估的半年任务量,这波热度带来的市场红利确实超出预期。”

“2025年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跟客户讲解什么是人形机器人,客户会直接提诉求,我们有怎样的场景,你的人形机器人能不能干。”

不仅“夸父”,很多人形机器人都在2025年火起来了。譬如特斯拉就计划2025年生产1万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

对于人形机器人爆火的原因,冷晓琨的解释是,“大模型和具身智能需要能够进入物理世界的载体,而人形机器人就是最合适的载体。必须承认这次确实是沾了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光。”

“刃辛机器人”认为,人形机器人火爆,尤其是交付量的提升,还得益于“夸父”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不停地进厂“打工”

其实,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因为自动化程度高的“黑灯工厂”就足以降本增效了。

此前花旗的报告就显示,四足的机器狗远比人形机器人“有用”,在电力、公用事业、特种(军事)领域有着明确的应用场景。

那么,为何还要“派”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呢?

对此,冷晓琨表示:“对于工业场景,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怀疑人形机器人进去有没有实际用处,因为现阶段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人形机器人又受限于效率和成本问题。但在我们把国内车厂走过一遍后发现,不用机械臂、不用四足机器人的复杂场景,正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机会点。”

简而言之,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可选择机械臂、四足机器人无法搞掂的场景。

如智元创始人彭志辉表示,我们生产的物理世界,就是为人类的形态去设计的,各种场景任务设备工具都是为人类量身打造的。把机器人做成像人类的结构和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机器人融入人类生产环境。

面对为人类设计的生产空间、设备工具,机械臂、四足机器狗因为没有人类形态,无法完全适应。在这些没法使用机械臂、机器狗的复杂场景,人类亲自上阵,虽能应付,但环境恶劣。这时候,就只能依靠人形机器人了。

对标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

对于未来,冷晓琨信心十足,他表示,国家明确支持,产业链保持开放态度,人形机器人一定会爆发,一定会产业化

“今年(2025年)乐聚预计交付1000—2000台。如果今年能到2000台左右,明年万台左右的难度就不会很大了”。

若以行业的维度来计算,“下半年行业总出货量能破万台,甚至单家厂商就能破万”。

冷晓琨表示:“一旦人形机器人产量到万台,基本就可以对标新能源汽车的2018年……因为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都属于大制造业。”

因此,两者发展历程应该相似。

不到10年后的今天,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爆发,遥遥领先于世界。同样,人形机器人还需要小十年的努力,就能彻底进入家庭场景。“在家庭使用不光靠技术,安全问题、伦理问题、市场准入这些坎儿都得过。”

而未来几年,也是人形机器人产业腾飞的时间。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预测,从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呈现出高达71%的年复合增长率。而中国电子学会则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由此还可推测出,目前的这两年,可能也是人形机器人赛道重要玩家茁壮成长的时间。

今天的乐聚,从始终执着于人形机器人研发的精神来看,与2018年的比亚迪十分类似

两者在各自行业都属于“老牌”企业,都笃信且坚持全新赛道。

乐聚创立于2016年3月,总部位于深圳,核心成员来自机器人工程专业排名前三的哈工大。

“夸父”作为该公司最新一代的人形机器人,发布于2023年12月,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重约45kg,能高速行走,可快速连续跳跃,跳跃高度超20cm,搭载自研一体化关节和深度摄像头,可实现全方位视觉感知。

此前,乐聚与华为云合作推进“盘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融合应用,同时获得腾讯、深创投等机构战略投资,强化了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目前乐聚是全球交付数量最多、场景覆盖最广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在复合型人形机器人领域,乐聚以高负载能力和稳定性占据优势,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先锋企业,稳居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

最后,乐聚方面向“刃辛机器人”表示,虽然乐聚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从0到1的关键跨越,譬如“夸父”不仅四处进厂“打工”,而且广泛用于科研、商业服务等场景,但目前仍属于人形机器人起步阶段,机器人的效率和能力仍有较大上升空间,而且这需要一段并不短暂的时间

这条道路可能漫长,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文/刃辛机器人 陈重山

参考资料

[1]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我们的科技新势力: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北京商报,魏蔚

[2] 《乐聚冷晓琨:人形机器人爆火后,一季度卖了250台,提前完成半年的任务量》,搜狐科技,郑松毅

[3] 《5G-A技术助力人形机器人‘夸父’实现新突破》,科技日报,崔爽

1条评论|1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哈哈,当牛马的机会都没了
4月7日15:08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哈哈,当牛马的机会都没了
4月7日15:08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