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竞争格局及投融资动态分析

光刻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竞争格局及投融资动态分析
2024年06月20日 15:21 智研咨询-产业研究

摘要:在市场需求增长及国产自主化政策推动下,叠加产业转移等因素,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加速扩增,据统计,我国光刻胶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5.3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90.69亿元,2015-2022年CAGR为19.32%。

一、定义及分类

光刻胶是利用光化学反应,经光刻工艺将所需要的微细图形从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上的图形转移介质,是光刻工艺得以实现选择性刻蚀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的加工制作。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光刻胶可分为PCB光刻胶、显示面板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其中,PCB光刻胶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半导体光刻胶的技术门槛较高。

二、行业政策

1、国家层面相关政策

光刻胶行业是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为加快推进我国光刻胶产业发展、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国家层面先后印发《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等鼓励性、支持性政策,推动我国半导体材料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2、地方层面相关政策

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根据该区域的产业发展优势及特色,制定了有关光刻胶等相关新材料产业的行动计划、发展意见或示范指导目录等,主要包括《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湖南省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首套件基础电子元器件产品方向指南》《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等。

三、发展历程

纵观半导体产业发展史,1950s贝尔实验室尝试开发首块集成电路,半导体光刻胶由此诞生,伴随逻辑支撑跟随摩尔定律,光刻胶不断推进产业演进。在新兴终端市场需求配合国家政策扶持下,半导体产业链经历了美国诞生、日本垄断两大阶段,现今伴随着5G、AI行业快速发展与国内政策大力扶持,中国有望承接来自日本、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有望提升。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光刻胶作为光刻工艺的核心,配方研发及生产工艺要求极高。光刻胶产品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定制,产品品类多,配方中原材料比重的细微差异将直接影响光刻胶的性能,且配方难以逆向解析,严重依赖于经验积累所形成的技术专利。其次光刻胶下游不同客户的需求差异明显,即使同一客户的不同应用需求也不一致。这就导致光刻胶的整体生产缺乏统一的工艺,每一类光刻胶使用的原料在化学结构、性能上均有所区别,要求使用不同品质等级的专用化学品。这就迫使制造商需要有能力根据差异化设计不同配方,并有相应的生产工艺完成生产。

2、客户认证壁垒

在光刻胶供货前,一般会经过光刻胶产品的验证及工厂(产线)资质的验证,其中光刻胶验证根据验证阶段分为PRS(光刻胶性能测试)、STR(小试)、MSTR(批量验证)及Release(通过验证);工厂(产线)资质验证方面,主要在质量体系、供货稳定性、工厂(产线)产能等几方面进行验证。在工厂(产线)资质验证通过以及产品验证通过后,可实现对客户的正式供货。由于验证周期通常为6-24个月,下游晶圆厂切换光刻胶成本较高,光刻胶新进企业拓展客户壁垒较高。

3、设备壁垒

光刻机系光刻胶生产企业研发及生产核心设备,企业需要购置光刻机用于内部配方测试及产品质量把控。光刻机设备购置及维护成本高,对光刻胶企业设备投入要求较高,小型企业难以维系。目前,光刻机产量较少且价格昂贵,近年增量主要集中在EUV、ArF和KrF光刻机。

4、原材料壁垒

上游原材料是影响光刻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光刻胶原材料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尤其是树脂和光敏剂高度依赖于进口,国产化率较低,由此增加了国内光刻胶生产成本以及供应链风险。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光刻胶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由树脂、感光剂、溶剂、添加剂等组成,其中树脂和光引发剂是最核心的部分,技术难度较大。溶剂和其他添加剂等技术难度较低,光刻胶厂商普遍通过外购获得。目前全球范围内光刻胶原料大厂主要来自日本,一类是自产树脂的光刻胶厂商,如信越化学、杜邦;另一类是专门生产原料的生产商,如光刻胶树脂厂商:东洋合成、住友电木、三菱化学等。光刻胶光引发剂厂商包括:巴斯夫、黑金化成、台湾优禘、国内的强力新材等。因此对于国内光刻胶厂商,实现高端光刻胶突破,需先解决原料稳定供应难题。光刻胶产业链中游主要由光刻胶厂商进行光刻胶的配方调配和生产。光刻胶产业链下游应用主要分为半导体、LCD/OLED显示面板及PCB制造。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电子半导体材料,深冷复合材料以及塑料助剂材料研发和生产。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及封装)、平板显示(包含LCD及OLED)等电子制造产业链各个环节。公司自主研发的OLED用低温RGB光刻胶、CMOS传感器用RGB光刻胶、先进封装RDL层用l-Line光刻胶等产品正按计划在客户端测试,进程顺利。2023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拓宽产品种类,努力实现面板用光刻胶全产品线覆盖。据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雅克科技营业收入为23.23亿元,同比增长12.82%,其中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收入为5.59亿元,同比下降20.6%。

(2)深圳市容大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容大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端感光电子化学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容大感光长期致力于国家“卡脖子材料”之一的光刻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始终不断地满足电子电路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平板显示光刻胶行业发展带来的对产品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需求。目前容大感光已是国内少数三类光刻胶实现批量生产、销售企业之一,同时,电子电路光刻胶的研发、生产、销售已在国际名列前茅。据统计,截至2023年容大感光营业收入为7.99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PCB光刻胶业务收入为7.65亿元,同比增长9.15%。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光刻胶产业百科作为光刻胶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光刻胶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光刻胶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