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增300万学子,下棋机器人悄然走红,拿下天猫618品类TOP1

每年新增300万学子,下棋机器人悄然走红,拿下天猫618品类TOP1
2024年06月27日 22:11 电商在线

文|王亚琪

编辑|斯问

2016年3月9日。对于全球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这一天,谷歌开发的围棋AlphaGO(昵称“阿尔法狗”)与当今棋坛的顶尖高手、拥有14个世界冠军的李世石九段展开五番棋对决。双方在举世瞩目下上演了一场耗时5天的“人机大战”,最终,AlphaGo以 4∶1的战绩战胜李世石,掀起“机器打败人类”的舆论热潮。

“在这以前,AI是什么?实际上它更多只活跃在学术界和个别风险投资界。如果你问大多数人,他们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质疑。人工智能,听上去就像是一个泡沫。”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元萝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马堃(Mark)表示,以“阿尔法狗和李世石的对局”为行业分水岭,AI开始扩散到大众群体,实现了一次爆炸式的破圈。

六年后,国内头部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悄然推出了一个AI下棋机器人,起名“元萝卜”,萝卜是英文robot(机器人)的音译,元则代表着“初始、原创”。

这也是商汤科技推出的首款家用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和2016年的阿尔法狗相比,它更小巧,也更智能了——相比之下,阿尔法狗仍然需要真人研究员来操作,研究员输入李世石的招式,阿尔法狗通过超算中心计算后给出下一步,再由真人来“落子”,因此阿尔法狗当时也被戏称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而拥有机械臂的元萝卜,则已经能完成自主对弈。

今年6·18,“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在天猫迎来爆发增长,拿下天猫智能机器人类目top1。

在马堃看来,天猫是一个直接面向海量用户的平台。过去,商汤曾广泛涉足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企业等多个领域,但让AI走入千家万户,直接面向个人,是个全新的尝试。

“我们想做一个C端用户都看得见、摸得着、买得起、用得上的人工智能产品,而不是让AI只停留在一个概念上。作为国内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我们认为我们也有这个责任和使命,去推动AI、引领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天猫,作为中国主流电商平台,在家庭消费场景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这也给了如今还幼小的元萝卜,更好的成长空间。”马堃表示。

从B端进入到C端市场,最前沿、新兴的品类,要如何在天猫,迈向未来?

6·18销量、GMV超预期增长

2022年8月,商汤科技发布“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在这款产品诞生前,通过什么样的场景切入C端市场,内部曾有过多个方案。最终“下棋”这个场景脱颖而出,一是因为“阿尔法狗对战李世石”是非业内人士感知AI最为深刻的一次事件,AI下棋本身已完成初级的市场教育;二是因为双减政策后,艺体类培训走红,棋类教育越来越普及。

“棋文化源远流长,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国家倡导的。但这中间我们观察到一个痛点。伴随着学棋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其实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训练,即使有充足的时间,孩子的棋艺进步飞快,实际上没等学几天,家长就下不过孩子了。不少家长只能用ipad来帮助孩子下棋,但这样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对视力也会有所影响。”

马堃形容,做一个AI下棋机器人,既有大众认知,又能切实地解决用户需求,还能潜移默化地完成人工智能教育,它是能带来真实的用户价值的。元萝卜因此被创造了出来。

然而,对于一个新兴的品类而言,怎么触达用户,让用户知道有这样的产品,并愿意去尝试、体验,这是件颇具挑战的事。元萝卜诞生的第一个月,元萝卜天猫旗舰店也开张了。

“我们将天猫作为重点渠道之一来布局。”马堃解释,一方面是看重天猫的消费人群,互联网聚集效应下,通过电商平台的活动和工具,能快速开展品牌和商品的宣传推广;另一方面,大量来自用户的真实评价,会建立起其他用户的信任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让大家更愿意尝鲜。此外,对于产品和技术出身的马堃来说,这也是接收用户需求和反馈的好机会。

2022年,元萝卜象棋版发布;2023年,元萝卜围棋版发布。

在线下,元萝卜悄然出现在围棋、象棋的各大段位赛、定级赛中。与此同时,各地的围棋特色院校、象棋特色院校中,也出现了元萝卜的影子。“目前我们和各地超过1500家企业都达成了合作。我们还开了很多体验店,今天我们认为,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方式已经是用户普遍的消费习惯。”消费者在线下体验店体验后,在天猫下单,可以方便、快速地配送到家。

马堃透露,今年天猫6·18,元萝卜团队举全公司之力,早几个月就开始筹备。

他们非常关注来自天猫用户的声音——比如,元萝卜下棋机器人的棋盘配件,原本以更具科技感的黑、灰、白配色为主,但通过天猫的数智洞察,他们发现,不少用户依然想要更原始的木色棋盘。“所以这次6·18,我们也做了一个价值199元的木色棋盘,作为赠送的福利配件。目前来看,今年天猫6·18周期内整个销量和GMV,可以说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以用户为中心的迭代逻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都更像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

但在马堃看来,“技术也不能当饭吃,它还是要更贴近用户本身”。他举例,比如小米研发家庭消费品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产品。“进入到消费品行业,就要学会以人为本。我们认为应该在看到真实的需求后,再去开发高效、有序的技术解决方案。”

以围棋为例,2023年,前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国内现有围棋组织、机构约2万个,各级围棋协会2000多个,每年举办的全国性、国际性和世界性围棋赛事有183个。国内围棋参与人数达到6000万,每年新增学习围棋的儿童就超过300万人。

下棋,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个庞大产业。马堃告诉记者,从天猫等平台反馈到的用户画像来看,5—14岁的棋童是主力军,此外还有退休老人和下棋爱好者。

长期来看,要洞悉如此海量用户的需求,找到一套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十分必要。

“我们几乎每个月都更新迭代好几个软件功能。”马堃介绍,元萝卜拥有一支精简的队伍,但配备了完整的产品、市场、销售等团队。“其中,在PoC(Proof of Concept,即概念验证)阶段,我们的市场部门就会做广泛的市场调研,然后开展6—10轮真实用户测试。”

线下的棋院、特色学校是传统的调研渠道。今年,临近暑假学棋高峰,元萝卜专门面向线下的b端客户们推出了“智能教室”系统,相较于零售版,这套系统能将多台机器人联网组合在一起,和大屏结合后,就可以实现老师一对一的高效教学,成为一个线上的智能课堂。

马堃透露,目前在江苏已经有30多个这样的智能课堂。“甚至有棋院因为引进了元萝卜的产品和系统,往年只有一个班的招生规模,今年一下子扩充招收了五个班的学生。”

然而,相较于机构、企业客户,个人用户、家庭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往往更为分散。

而这其中,天猫等电商平台的用户反馈,因此成为中心化的调研方式。今年以来,元萝卜的下棋机器人,已经陆续上线了AI打谱、AI复盘、语音对讲、好友约战等多个新功能。“我们也是后来从用户的反馈中感知到,除了和AI下棋,很多购买了元萝卜的个人用户在和自己训练外,也希望和远方的亲朋友好友线上约战,一边下棋一边实时沟通。”

两年时间,从线下的大客户,到线上丰富的中小客户,天猫成为元萝卜链接个体消费者的桥梁,也让这个智能AI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家长们越来越熟悉的教育硬件。

用AI引领进步,创造更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尽管渗透速度惊人,但下棋机器人不会是元萝卜的终点。

目前,元萝卜的围棋专业版、象棋银标版是两款主力单品。未来几年,元萝卜还会覆盖更多棋种。“基本上主流的棋种都会开发。但是,未来它一定不会只局限于下棋这一个场景。我们希望它以更多形式出现,进入日常生活,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背景是,下棋机器人实际上也是最早的生成式AI,即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近两年走红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生成的是文本,今年引起广泛讨论的Sora,则生成视频。

“如果对照来看,你会发现,对弈是一个需要不断灵活应对、变幻莫测的过程。下棋机器人因此需要生成图像、文本、数据,它其实是一个更综合的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

马堃解释,这和不少人印象中还略显呆愣的机器人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传统的机器智能,就是一个大数据库,把棋谱输入进去,计算机就像查询字典一样,来走出下一步。但是现在的强人工智能,是通过训练模型的方式,来走出原创的一步。”就像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的一局对弈中,阿尔法狗有一步被业内众多专业人士评判为“难以理解”,但最后复盘棋局时,这一步却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神之一手”。

“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关注,究竟是不是机器比人更厉害,这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通过元萝卜下棋,更多是把AI当成一种工具,去锻炼人的智慧和思维。”

在马堃看来,开发元萝卜,借助天猫等电商平台的渠道去触达广泛的用户,也是人工智能普及的一个过程。

今年5月,元萝卜入围了天猫新品牌扶优计划,借助平台提供的高阶数智工具,元萝卜未来将致力于开发更多能解决用户痛点、需求的产品,改变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真正实现商汤科技的使命:用AI引领人类进步。”马堃表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