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的推进下,中国楼宇建筑正在经历着从能耗大户向绿色低碳的蜕变。而在这场变革中,海尔智慧楼宇以一场样板体验会,向行业展示了引领未来的系统解决方案——在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这个“零碳园区”里,搭载AI节能技术的海尔MX-Max物联多联机系统,正在用几大“行业之最”重新定义智慧建筑的能源管理逻辑。
“AI节能” 让园区年省百万度电成为现实
2月28日,海尔智慧楼宇物联多联机样板体验会江苏站在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举行。作为一个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每一寸土地的地方,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的绿色低碳随处可见。
当光伏幕墙、零碳茶吧等低碳硬件设施成为绿色建筑的标配,真正的技术较量已转向“看不见的能源管理”。海尔MX-Max物联多联机搭载的AI智控系统,通过自研的HCM 03本地集控平台,构建起覆盖这个40万平方米园区的“智慧能源神经中枢”。
系统内嵌的AI算法可实时采集园区12栋建筑的运行数据,实现亿级精度的负荷调节。在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项目中,这套系统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制冷剂流量分配,结合L+C三换热器与三电子膨胀阀的协同控制,使得换热效率较常规系统提升18%。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还能对每栋建筑的能耗特征建立数字模型,动态调整运行策略。正是海尔MX-Max物联多联机这种“智慧节能”能力,让园区年省百万度电成为现实。
“单机最大” 重构行业技术天花板
在中央空调领域,单机容量突破往往意味着核心技术壁垒的跨越。海尔MX-Max物联多联机以单机48匹、组合最大192匹的配置,刷新了行业纪录。其核心突破在于搭载了新一代喷气增焓压缩机,通过优化涡旋盘型线设计,将排量提升2%的同时,实现-30℃-58℃全工况稳定运行。
这种“大容量+高兼容”的特性,在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项目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面对园区内实验室、数据中心、办公区等差异化场景,系统既可通过单机独立支撑大型空间,又能灵活组合适应复杂建筑结构。对比传统方案,运维成本降低25%,真正实现了“以少胜多”的能效跃升。
“大有不同” 定义智慧楼宇新标准
海尔MX-Max物联多联机系统的颠覆性创新,还体现在对行业痛点的系统性解决。其首创的梯变分流换热系统,通过三电子膨胀阀构建“微气候调节单元”,使不同区域可独立执行个性化温控策略。
更值得称道的是其3D可视化系统,空调系统哪里有问题一眼就可以发现,大大缩短故障定位时间;预缴费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有设定欠费额度,费用低至某值时可以自动报警,严重时可以自动锁机,提升收费效率。这些创新不仅解决了一般传统园区“收费难”问题,更开创了楼宇能源管理的数字化新范式。
升维竞争 从产品创新到生态引领
其实,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项目的示范效应,可以折射出海尔智慧楼宇的战略远见。当同行还在单纯比拼COP数值时,海尔智慧楼宇已构建起“硬件+软件+服务”的完整生态。MX-Max物联多联机系统不仅是制冷制热的设备,更是连接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楼宇自控的能源枢纽,而这种系统集成能力正是当下智慧建筑发展的关键。
根据艾肯网历年发布的《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报告》显示,海尔智慧楼宇在物联多联机市场的销售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更是多年来位居国产品牌首位。其打造的“楼宇大脑” 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诸多个样板项目。在双碳目标催生的万亿级智慧建筑市场中,海尔智慧楼宇正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巩固其“智慧节能领跑者”的行业地位。
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区的实践表明,目前智慧楼宇的竞争已从单一设备性能转向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较量。而海尔MX-Max物联多联机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是对建筑能源管理范式的重构。当AI节能成为标配,当单机容量突破界限,当运维系统进化出智慧“大脑”,海尔智慧楼宇正在书写的,是一个属于中国智造的绿色未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