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场、挑重担!打造质量管控新模式

上主场、挑重担!打造质量管控新模式
2024年09月12日 23:13 中国航天科工

“页面的颜色过于亮了。”“这个功能和需求对不上,快改一下。”“这个页面需要进行的操作太多了,用户使用起来不方便。”……深夜的办公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好不热闹。这是航天科工质量大数据建设项目(二期)换版交付前集中攻关的场景。7年来,航天三院304所质量大数据专项团队颠覆了传统信息系统模式,以“五种意识”打造质量管控新模式。

提高服务意识

架起团队与用户的“连心桥”

作为集团公司质量与可靠性信息中心,304所早在2018年就担负起建设集团公司质量大数据平台的重任。该平台不仅仅是简单的管信息、管流程,更要适应科研生产需要,高效辅助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彼时,团队面对如此复杂且极具专业性的任务,深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团队成员一面深入调研科研生产质量管理需求,一面精心规划数据智能应用场景,纷纷化身“出差达人”,全面准确收集一线需求。

“我们很早就想把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质量大数据平台,但质量业务模型复杂,实现起来有难度,得从应用场景入手找准切入点。”团队成员白洋博士说道。

知识图谱可以将零散无序的信息归集成知识库,在需要时进行知识推荐,帮助技术人员迅速定位问题点。

“为一线技术人员提供增值服务,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研发质量大数据平台的初衷。”团队负责人郭小星在解释知识图谱用途时提到。

树立精品意识

打造经得起考验的精品佳作

在项目二期验收前,郭小星接到了来自用户的电话,对方认为质量大数据平台界面设计太“土”了。

两天后,两个瘦弱的背影抬着一个大纸箱,费力地走进了向用户演示汇报的会议室。她们是郭小星和赵凤,抬的是高性能一体机。赵凤向用户演示着每一个新界面的设计理念,讲解着“航质”Logo的设计初衷。她们一边汇报,一边现场记录、即时整改,对平台外观细节进行“回炉再造”。

临走时,用户认可了她们的专业精神和“新鲜出炉”的平台界面,并提出了新要求:按照首页的规范在1个月内完成所有页面、按钮和动画的换版。

按照常规任务的计划安排,全部换版的工作量用时至少需要3个月。尽管如此,郭小星还是答应下来,并迅速开展集中攻关,最终按节点完成了这项工作。

今年304所将质量大数据平台纳入“精品工程”行列。对团队来说,这是挑战,更是鞭策。

增强风险意识

筑牢项目交付的“篱笆墙”

质量大数据平台涉及用户单位、总包单位、相关集成单位多达20余家,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导致项目停滞不前。因此,如何高效推进项目进度成了团队的新课题。

“我们把团队分成了几个小分队,负责不同单位的对接,每天通过15分钟‘站会’来沟通工作进展,对齐迭代目标。”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姚帅说。

两级集成前那段日子,创新中心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正在打电话的小队长们。电话催不到的,小队长们就追到集成单位,催要分系统的集成方案:“我们要替用户着想,替他们降低集成风险。”姚帅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和用户并肩作战,才能实现集成目标。”

这几年,团队遭遇了不少困难,经历过很多窘境。“做项目虽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风险,我们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有效解决风险问题,确保项目100%顺利交付。”姚帅说。

重视积累意识

用好业务经验的“储蓄罐”

2001年,集团公司质量与可靠性信息中心在304所挂牌成立。从那时起,304所便建立了一支熟悉信息化业务、专门服务质量管理的技术队伍。多年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不断迭代,从单机版软件发展到“集团—院—部厂所”三级贯通管理,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质量专项业务结出了累累硕果。

团队通过提炼质量数据之间的多维关联关系,完成质量问题信息、元器件质量信息、可靠性综合信息等数据资源分析,形成超过400个详细数据评价指标,实现170多类质量问题的画像展示,先后发布4项集团公司质量技术标准,获得6项专利授权,取得7项软件著作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集团公司、中国质量协会各种奖项。

时间是催化剂,任务是磨刀石,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质量大数据平台未来发展的基石。

强化协同意识

按下提升效能的“快进键”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研发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技术实现,而是空间阻隔。团队部分研发人员集中在保定研发中心,与北京的需求设计人员相隔百里,如果沟通理解不到位、响应速度不够快都会拖慢整体项目进展。

“传统研发模式达不到当时的要求,太慢了。”研发人员牛志超主要负责团队的技术攻关工作,每次需求的变化都让他苦不堪言,因为他都需要反复确认、沟通、重新分配任务。以平台研发的迭代速度看,这将耗费大量的项目时间,影响项目按时交付。

“用敏捷开发模式吧!”技术“大拿”郑海源在一次项目会议上提到,“敏捷开发响应更快。”于是,团队将传统研发模式切换为新的敏捷开发模式,以“需求明晰会+站会+评审会+回顾会”迭代“四会”的方式,在研发后集成组装进大系统中,把复杂研发任务分解成简单的任务模块,有效降低了需求变更造成的风险,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和质量。

“自从用了敏捷开发模式,异地开发再也没有信息差了。”算法模型的提出者青年骨干小刘笑着说。

上主场、挑重担,身体力行弘扬航天精神,将“敢为、敢闯、敢干”作为鲜明底色,汇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这就是敢为一流的304所质量大数据专项团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