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越来越多的舆情发生是因为这个丨政新微评

注意了!越来越多的舆情发生是因为这个丨政新微评
2019年09月17日 17:30 政新科技

近期发生的多起舆情事件引起了本猫的注意,本猫发现目前越来越多舆情产生的源头是因为这个。

视频,尤其是时长为十几秒到一两分钟的短视频,因其拥有庞大的播放量、点赞量和转发量,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这种直观、活泼的传播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生活和见闻。尽管用户不自知,但他们传播的很可能就是一起事件的最初信源,而随着视频的传播扩散就衍生出了舆情。

对舆情工作者而言,了解舆情产生的源头和特点,对指导舆情工作十分必要。那么,由视频引发的舆情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01 更直观、更刺激

视频本身的内容、场景、对白的表现力越强,画面就越具有传播优势。所谓眼见为实,直观的视频最容易引发公众的兴趣,从而让舆情迅速升温。

02 碎片化、不完整

视频的碎片化特征明显,往往引发舆情的视频都不完整,仅仅是一个片段,缺少起因和结果,甚至看不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恰恰因为这种不完整性,更容易让公众产生更多的疑问,例如:对新闻要素的关注、对于后续结果的讨论等。而等碎片还原成了事件,就成了主责单位的责任。

但由于视频的信息并不明确,如果主责单位缺少敏感意识,没有主动展开调查,往往就错失了迅速介入及时发声的机会。此时若加上媒体报道,或者是公众自发“脑补”出事件全过程,就会让主责部门的失位失声显得更加突出。

03 易传播、更迅速

视频很容易在两微一端等各个新媒体平台之间打通传播,特别是从朋友圈到微博的传播,通过一两个大V账号,就能够轻松实现从一传十到十传百万千万的量级跳跃。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微博账号在转发时,往往会采取重新上传视频的方式,这也使找到最初视频拍摄者了解情况变得更加困难。

04 即时性、滞后性

视频的即时性指的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围观群众或当事人就可以同步将视频发布在朋友圈或者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出去的这种情况。可能事件本身还在发酵,视频就已经抢先成了“网红”,可能工作人员还在研究和处理时,视频就已经引发了站队和风评。

而视频的滞后性则指另一种情况,有的网民拍摄了视频,没有于事发时上传,而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了空闲,有了更好的上传条件,或者是进行了简单的编辑之后再进行上传。这就形成了事发时间和视频上传时间之间的错位。错位时间越长,后续主责部门的调查就越困难。

还有滞后性比较明显的一类情况,如路面上的纠纷或者不安全驾驶行为,被后车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从事件发生到视频上传之间的过程可能更长,如果视频本身显示的时间再有差错,那么就会对调查造成南辕北辙的结果。

05 易泄露、伤害大

网民上传视频很少会对视频进行遮挡打码等加工,容易造成当事人的隐私泄露,特别是涉及未成年人、病人等弱势群体,对于当事人伤害非常大。此外,随着一些内容过度的视频被传播后,人肉搜索问题也会接踵而来,相关或者纯属推测的个人信息被网民人肉搜索,引发更多网民围观。需要强调的是,人肉搜索违反法律、道德,必须要对这样的行为说不!这点需要媒体和舆情应对部门在后续对视频转发引用时加以重视。

06 易传谣、误大众

在视频的传播后期容易被加入虚假信息。个别网民在转发视频时,为吸引眼球,增加流量,加上自行判断甚至是故意编造的时间、地点、经过等等,让视频的“指向性”和“标签”更明显,而这种误导对于事实还原的影响也更大。

针对视频形式产生的舆情源头,主责部门一定要提升敏感意识,争取尽早主动发现,有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去询问联系视频的最初发布者和拍摄者,以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当然,也不是所有视频都会引发舆情。那什么样的视频值得关注呢?怎么判断视频内容与自身工作有无关联呢?可以注意下面几个因素。

季节特点——从视频中人物的着装来看发生在时节。

环境特点——从标识、标牌、标志物等去发现有用地理信息。

对话特点——从视频的对话和背景音中去判断。

参考信息——从视频中有无其他旁观者,或者是周边车辆的车牌等信息去发现,也可以是后续调查的线索。

评论信息——群众的眼睛是亮的,从热门微博下的评论中去试着发现有用的跟评信息。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判断,基本上可以得出事件是否发生在本辖区的初步结论。

作为舆情工作者,应当时刻了解舆论场上的风向标,并及时关注和观察,这样才可能在舆情出现苗头时及时应对、疏导,而不被舆情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的地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