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新微评 | 舆情应知应会——情况通报的五种阅读效果

政新微评 | 舆情应知应会——情况通报的五种阅读效果
2023年05月30日 20:05 政新科技

政新微评

情况通报的五种阅读效果

舆情应知应会

舆情引导的难点就是不确定性,是以多维度反映来评价总体效果,没有标准化的衡量方法,公众怎么看、媒体怎么解读,上级部门是否满意,涉及其他单位是否接受,是否存在长尾……各方皆满意,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从公众观感的角度

对于官方情况通报

基本会有五种反应

第一种

不过如此

事实往往很简单,经过说清楚了,所谓的趣味性和情绪点也就不攻自破。公众看了通报,发现就是这么点小事,这是这么个寻常因果,没有了继续关注的兴趣,舆情自然消散。这种效果往往是官方通报迅速,在多数网民还没有关注到网络苗头,或者是还没有形成话题初期响应时,官方版本就直接说清情况,起到了防患未然作用。

第二种

原来如此

对于网传信息出现了一定争议性,公众带着心中疑惑来看情况通报时,如果看者对于基本事实能够接受,对于做出的处理结果符合心理预期,认为事件的典型性、伤害性和扩展性有限,同样没有了继续讨论的必要,舆情的温度也自然降低。

事,主责部门办得很清楚;

话,情况通报里讲得很明白;

结果在公众的预期之中,没有新的猜测,没有继续质疑,也就没有了利益抱团和情绪对立,通报实现了撤火作用。

第三种

竟然如此

网络舆情已经形成,碎片化信息构成了部分网民认定的“基本真相”,但官方经过细致调查,公布的情况改变了网民的最初印象,形成了趋同的看法,这种有一定反转性的效果,则充分体现了以事实说话,以证据证明,以情理法服人的作用。

在先情绪后事实的传播规律中,公众的认知,在基本信息缺乏时,会按照个人或是群体的意愿去判定高下,形成带有“预判”性的观点,只有在形成了对事实了解后,才会转向依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去评价。

竟然如此既体现的是,事件传播过程中的从虚到实,从猜测到印证,又体现的是,官方调查的细致程度,处理处置的力度和效率,特别是对于此前质疑点的针对性解释说明,如此便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可。

公众或许会惊讶于事实与初始预期的差异,但综合各方信息和官方通报,才了解了事实真相,并能够认可和接受。

第四种

岂能如此

公众看过情况通报,事件没画上句号,反而出现了质疑甚至批评的叹号,差评如潮主责部门如同火上烧油,继续被煎熬。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事件处理和舆情引导中出现了问题。

要么是事件没查清就急于发声,后来发现先期公布事实有误,失掉了公众信任度;

要么是结果和责任不匹配,罚酒三杯的处罚与公众预期大相径庭;

◆ 要么是回应针对性不足,公众前期的质疑点没解答,你问打狗他答追鸡,留给公众避实就虚回避矛盾的印象;

要么是行动迟缓久拖不决,耗光了公众的耐心;

要么是同类事件在不同地点出现了明显的处理程度差异,由此产生对比质疑;

要么通报本身或态度或逻辑或措辞,某一点上刺痛了公众的情绪神经……

遇到岂能如此的评价,大概率只有提级提格处理,用更大的资源投入来弥补。

第五种

何必如此

有一种通报,本来是没什么事,但因为官方的过度解读解释,反而弄出了问题。

本来一两条新媒体的互动交流就能沟通好事主,非要写篇通报;

本来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事,非要文字穿靴戴帽画蛇添足;

本来其实现场已经解决,让当事人自己源头解释下即可,非觉得只有自家账号发言才显重视。

这种类型的通报,要么是公众不知道官方在说哪件事,要么是觉得官方在浪费资源,甚至有拿#情况通报#赚流量的嫌疑。

福尔猫斯

一个不愿露脸的业内人士,告诉你舆情后面的可能有的故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