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以阿里巴巴为例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以阿里巴巴为例
2020年11月30日 06:59 洞见学堂

作者:王勇、董伊帆

单位: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企业发展与并购重组研究中心

导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这种变化给市场环境带来了高度不确定性,进一步引发商业竞争格局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仅凭自身的技术经验、知识积累、资金支持等资源很难适应现代创新的需要,因此企业创新活动逐渐开始跨越组织边界。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由独立封闭逐渐转向动态开放,企业间横向多边合作创新以及纵向垂直整合创新不断深化,逐渐促使创新活动从工程化、机械化走向动态化、生态化,创新生态应运而生。比尔盖茨就曾指出“技术是未来变革与转型的核心杠杆,而强大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则是未来产品开发的关键”,所以当代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或是服务的竞争,更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

0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源起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穆尔类比自然生态系统第一个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自然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互相交错。根据此自然生态系统定义,穆尔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 “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是一种由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商、投资商、贸易合作伙伴、标准制定机构、工会、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或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组织或群体构成的动态结构系统。

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延伸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被普遍认可的概念是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机制,企业通过这种协同机制将个体与他者相联系,并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输出价值。我国学者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由创新直接参与者(创新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与间接参与者(政府、服务型企业等)围绕创新所形成的、类似于自然生态的复杂系统。依据创新主体不同和空间差异,创新生态系统可分为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四种类型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跨行业、跨组织、跨地域的系统,往往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去衡量创新生态系统的绩效,一个国家内所有创新主体都是系统的有机组成者。目前被广受关注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主要有美国、瑞士、以色列等。区域生态系统是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维度上的空间聚集,它以特定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为基础,把创新活动归结为区域内部特定的创新行为,比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中国中关村等等。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质是“五链”的融合,即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服务链、价值链,其中产业链是系统的核心链条,比如我国的高铁产业以及航天业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则以企业为核心研究对象,重点强调如何优化和加强资源整合能力,进而变革原业态、发展新业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也是最小单元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其他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石。

0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和复杂的需求,在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创新过程中,与影响其创新活动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建立各种合作关系,从而形成的协同演化、相互依赖、共存共亡的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网络式系统。其中,能够控制技术平台、选择合作伙伴,推动自身以及其他主体创新能力开发,促进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企业被称为核心企业。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非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一般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所处行业有重要影响力,往往是行业领军大企业;非核心企业则在系统中资源整合能力较弱,其发展往往要依附或者从属于核心企业,往往是中小企业。

基于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的视角,我们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创新的直接参与主体,另一类是企业创新的间接支持主体。具体来说,直接参与主体有:企业内部研发部门、企业内部非研发部门、供应商、经销商、制造商、行业竞争对手、非相关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用户等;间接支持主体有:政府、投资机构、协会组织等。各创新主体按照一定规则,联系紧密,开展创新活动,共同构成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并具有流动性、依存性、稳定性和开放性这四个显著特征。

对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来说,流动性是参与创新的自然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各创新主体间的流动。依存性是各创新主体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存在不同的生态位,不同生态位间互相依赖。稳定性是指一段时间内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通过一定的反馈或管理机制,保持或者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开放性是指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能够和外部不断进行资源、资金或信息的交流。

03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将企业与所处的外界环境紧密相连,加速了系统内企业创新的过程,提高了系统内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一方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通过系统内的其他创新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获得创新的技术、知识、资源等源泉,在降低创新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的非核心企业能够在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快了创新研发的进程,促进了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最终,生态系统内企业得以实现互利共生、协同演化,进而推动更大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

因此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在当商业发展中的必要性、紧迫性受到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不乏大型领先企业成功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并以此为依托,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发展壮大。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也逐渐从理论概念落实到商业实践中。但关于企业如何有效构建和运行以自身为核心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已有的商业实践和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还不能提供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所以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以阿里巴巴创新生态系统为例,分析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实现路径。

04

阿里巴巴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作为一家经营多元业务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成立之初立足于为B2B交易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随后建立线上购物平台淘宝,并不断进行横向和纵向业务的扩张。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核心,阿里巴巴逐渐形成了以核心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为发展根基,以投资创业公司、入股创业公司为发展触角的庞大商业版图。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提出以“共生、创生、互生”为理念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协同发展。

内部创新网络方面

升格建制,是阿里对战略性重要业务的一贯待遇,也是阿里鼓励内部创新创业的大战略体现。从阿里巴巴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阿里巴巴具有内部创新的传统。比如随着淘宝的发展衍生出天猫,支付宝的基础上独立出蚂蚁金服,近期升级为事业部的钉钉等等。与其让这些创新想法出走阿里、在外部寻求发展,倒不如让他们留在阿里内部创新创业。因此阿里十分注重内部创新,不断强化内部创新创业的孵化力度,主动打破大公司体系内求稳的状态,激励个人创新英雄的出现。

1. “小前台、大中台”网状组织架构

在张勇正式接管阿里巴巴后,阿里便进行了几次意义重大的组织结构调整,将原有的树状管理模式转变为网状管理模式,形成“小前台、大中台”的全新组织结构。大中台聚焦于产品技术和数据能力的整合,为前端的各业务群以及创新业务提供支撑,目前涵盖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事业部、数据及产品部等等。小前台最大的变化则是不再设有负责人,而是实行班委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目前包括电商事业群、蚂蚁金服集团、阿里云事业群等等。通过这样的网状架构取代过去的树状架构,大中台成为阿里创新生态的“土壤”,使阿里能够充分扩大各业务部的灵活性和创新空间,同时能够更好的扶持员工的创新想法,为具有可行性的创新项目调配合理的资源支持,孕育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前卫子业务。

2. 设立创新业务事业群

2019年6月阿里巴巴重组创新事业群,创新事业群的前身是张勇直接领导的创新业务,包括盒马、钉钉、天猫精灵等核心创新产品。从阿里创新生态搭建的定位来看,创新业务事业群是释放了一个培育更深厚创新土壤的信号。阿里希望由此开创持续在阿里内部孵化创新项目的能力、机制和体系,培养年轻的创新领军者。

在创新事业群内部,以“用户第一”为唯一考核指标,面向未来寻找创新机会。目前,创新事业群分为七大事业部,并组建了以“小、快、灵”为特色的项目团队,对创新进行奖励,并配备相应的薪酬激励,充分调动事业群成员的积极性。员工可以随时申报项目,随后负责投资的部门会启动内部尽调程序,在申报的创新项目积攒到一定数量时,创新事业群会组织立项讨论会,决定创新项目是否可以进一步运作。对于运作阶段,创新事业群内部模拟出与外部创业公司相同的竞争环境,让创新项目接受更加严格的考核。项目初期除正常发工资外,不会给任何大型市场推广费用,也不会从其他成熟产品为初创项目导入流量,主要靠创业团队独立用心经营,自主寻找市场,验证创新项目。当产品发展到一定用户量级或方向足够清晰,将通过投资评审会的答辩获取融资,集团逐渐给以人才、资金等通用资源的支持;当创新项目足够成熟,可以独立发展后,产品团队会获得股权激励。

目前创新事业群孵化出了唱鸭、VMate等多个千万级用户量的新产品,分布于智能搜索、音乐社区、短视频社区等赛道,其中95后用户整体增幅超过370%。

外部创新网络方面

1. 阿里达摩院

阿里达摩院达摩院是阿里巴巴的全球研究院,致力于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打造全球顶级产学研交流中心。目前,达摩院由全球实验室、高校联合研究所以及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研究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通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在全球实验室领域,阿里巴巴达摩院将构建亚洲达摩院、美洲达摩院及欧洲达摩院三大全球分部,并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马特奥、贝尔维尤、莫斯科等地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初期计划引入 100 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阿里巴巴得以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依托高校的研究实力和阿里巴巴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已建立了包括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RISELab(UC 伯克利)、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清华大学-蚂蚁金服数字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在内的多家高校联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则联合13个国家,99所高校科研机构 234 支科研团队,达成产学研开放协作,构建全球学术合作网络。

目前,阿里巴巴的研发投入居中国互联网公司之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充分体现了阿里巴巴注重科技创新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雄心。根据目前的设计,阿里巴巴达摩院将与阿里巴巴现有的研发体系保持相对独立,专注于联合外界产学创新力量,面向未来进行前沿创新技术研究。

2. 阿里云创新中心

阿里云创新中心是阿里巴巴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科技类“双创”孵化服务平台。由阿里巴巴联合百亿资金,提供创新创业的各方面资源,包括创业资金、入驻场地、创投对接、创业指导、技术培训、阿里云服务等,以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成长。

阿里云创新中心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政府已有资源,充分发掘人工智能、大数据、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等阿里巴巴的技术优势,通过提供各维度的创新创业相关服务,搭建线下创新实体空间与线上创新服务平台深度结合的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圈。

支持网络方面

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业务为基础形成的以云计算、大数据、物流体系、金融服务等为核心的商业生态系统为阿里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网络,激发了创新生态系统种各层面的创新活动。

比如菜鸟主要提供核心电商以及新零售创新项目的物流基建支持;阿里妈妈为创新活动提供营销服务以及数据管理平台等支持;阿里云则为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前沿技术服务与系统基建;由支付宝衍生出的蚂蚁金服提供的蚂蚁小贷,主要服务小众和小微商家,余额宝业务降低基金服务门槛,芝麻信用结合普惠金融服务扶持初创企业发展等等。这些庞大且多元化的支持网络,共同助力阿里创新生态中各创新主体的成长和发展。

小结

阿里巴巴作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强调构建内部创新网络的同时,注重阿里云创新中心外部创新网络的打造,并以金融服务和其他基础设施资源贯穿整个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为需要的科创企业或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技术等资源支持,保证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运作,使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蓬勃健康发展。

创新作为一个关键因素在未来国家和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而创新本身也需要“创新”,创新生态系统本身也是创新的成果,正日渐兴起,越来越受到重视。

2条评论|2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画倾颜yan江苏扬州
创新生态系统
2020-12-1 06:32举报回复
快马_op香港
这个生态系统才是阿里最牛的,也是其它竞争对手能以逾越的
2020-11-30 09:24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画倾颜yan江苏扬州
创新生态系统
2020-12-1 06:32举报回复
快马_op香港
这个生态系统才是阿里最牛的,也是其它竞争对手能以逾越的
2020-11-30 09:24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