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 VS 5000万,京东如何挑战美团?

500万 VS 5000万,京东如何挑战美团?
2025年04月26日 07:04 洞见学堂

作者:董伊帆

导读

近日,京东与美团在外卖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京东高调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指控美团通过算法隐形惩罚机制强迫骑手“二选一”。对此,美团则辟谣称从未限制骑手的接单自由,反指京东存在配送时限短、罚款重等问题。

无论这场博弈是否始于美团对京东核心业务的威胁、将走向何方,京东作为外卖行业的后起之秀,敢于向行业龙头美团发起正面挑战,其背后的策略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将围绕展开讨论

策略一:精准打击行业痛点

在商业竞争中,通过精准打击行业痛点实现弯道超车的案例屡见不鲜。拼多多在2015年电商格局固化之际,敏锐捕捉到低线城市价格敏感群体的购物痛点,通过社交裂变模式将履约成本压缩至传统平台的1/3,两年内实现GMV突破千亿。行业痛点本质上是市场需求的缺口,精准打击痛点能更好地帮助企业更好地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外卖行业看似繁荣的表象下,京东敏锐捕捉到三个被长期忽视的行业痛点:食品安全焦虑、骑手权益缺失、商户佣金高企。针对这三大痛点,京东集中资源,打出一套组合拳,令美团、饿了么措手不及。

针对食品安全焦虑,京东通过“品质堂食餐厅”准入机制,严格筛选具备线下实体门店资质的商家,要求其通过营业执照审核、后厨实地核验及大众点评3.8分以上的评分标准,从源头杜绝“幽灵厨房”和证照不全的商户;同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抽检,公开检测结果。

针对骑手权益缺失,京东率先打破行业惯例,自2025年3月起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含个人部分),兼职骑手亦可获得意外险与健康医疗险,填补了行业社保覆盖率不足20%的空白。同时,京东优化算法规则,引入“弹性时间配送”机制,根据天气动态调整配送时限,提供“准时奖励”,缓解骑手与算法的对抗性压力。此外,京东推出“双职工家庭计划”,优先为骑手配偶安排快递、保洁等岗位,并通过公开信承诺“永不强迫骑手二选一”,保障其多平台接单的自由权。

针对商户佣金高企的问题,京东以“全年免佣金”政策(2025年5月前入驻)直击行业高佣金痛点,商家节省的成本可转投于食材升级与设备优化。京东还通过“品质化流量分配”机制,优先推荐高评分商家,打破平台算法主导的商家“低价内卷”困局,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京东推出的一系列精准聚焦行业痛点的强势举措,如同重磅炸弹,在外卖行业激起巨浪,冲击了原本的市场布局与发展节奏。

策略二:抢夺消费者心智

消费者心智的形成源于长期市场信息输入与个人经验的认知累积与沉淀。这种认知积累与沉淀不仅塑造了消费者的决策惯性,更构建起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当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符合既有认知的品牌时,市场头部品牌便获得了天然的竞争壁垒。这也为什么行业后发者往往需要付出数倍于先发者的营销成本才能突破消费者心智。

ESG成为商业必答题的当下,公共叙事营销成为后发企业抢占消费者心智的突破口。这种方式将品牌价值与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深度融合,带来更大关注度的同时,引发消费者深度情感共鸣,最终实现从流量收割到价值沉淀的跃迁。

自京东宣布进军外卖以来,其营销战略呈现出鲜明的公共叙事导向特征,将京东外卖业务与社会价值创造强绑定,以此突破消费者心智。

从今年二月开始,京东外卖的营销基本都围绕骑手及其权益展开,每次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最典型的就是4月21日发布的《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这封信实质是与竞争对手的商业较量,但却通过骑手权益这一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议题巧妙传达,成功地把商业竞争,转化为与人人相关的社会议题,一时间占据百度热搜榜第一名、今日头条榜第二名、微博热搜榜第25名,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即便当日晚间,美团发布相关澄清文案,但网友的评论仍一面倒向京东,支持京东外卖。

策略三:企业一把手亲自下场

企业家亲自挂帅,既能反映企业挑战行业龙头的决心,又能带来营销的红利

4月21日,一则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身穿骑手制服送外卖的合影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照片中,刘强东不仅完成了外卖订单的全程配送,还在当晚邀请多位骑手共进火锅晚餐,并在席间表示“只有亲自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骑手的辛苦”。京东官方迅速确认事件真实性。

不同于传统营销策略,创始人以“服务者”身份深入业务一线,将个人形象与企业价值观深度融合。其身着工服的形象设计,既传递出京东“重视基层员工”的人文关怀,又巧妙呼应了品牌对外宣称的“品质服务”承诺。这种具象化的场景传播,在社交平台产生裂变效应——话题#刘强东送外卖#两小时内阅读量突破2亿次,网友自发制作的骑手制服表情包覆盖超300万次互动。4月22日,刘强东在席间的讲话和视频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再次引发热议。

其他企业家通过打造企业家IP进行品牌宣传行为相比,刘强东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对“服务者”身份的强化。在京东外卖上线初期,有效消解了消费者对新入局者的信任壁垒——当企业最高决策者亲自验证服务流程,其传递的质量承诺更具说服力。

策略四:抓大放小,快速行动

“抓大放小,快速行动”是行业后发企业撼动龙头地位的有效举措。抓大放小意味着后发企业要精准聚焦关键要素,集中有限资源于战略突破口。快速行动则是后发企业需以高效的决策机制和执行力抢占先机,确保能以最快速度打入市场。

观察京东外卖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抓大放小、快速行动"始终贯穿其中。面对美团、饿了么两强相争的成熟市场,京东选择以价格战快速撬动市场格局,通过首单立减、满额返券等补贴举措,在短时间内将平台日均单量推升至百万量级,迅速构建用户基础。

这种"先占坑、后优化"的商业逻辑,在京东发展过程中并不鲜见——其自营电商业务早期通过自建物流构筑护城河,而后才逐步完善智能供应链体系。当前阶段,京东显然将资源聚焦于构建商家生态与用户基础,即便面对部分商家反馈的系统智能化不足、操作流程存在卡顿等技术性问题,也选择战略性延后,在商家、客流基本稳定后再逐步优化。

但这一策略在大量用户涌入京东外卖后也显现出弊端,4月22日中午,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京东外卖崩了。关于系统异常的原因,京东方面表示,因百亿补贴活动过于火爆,京东外卖的流量达到了平时的4倍,系统出现了不到20分钟的短暂异常。对此,京东承诺将在本周进行全系统压测,确保此类故障不再发生。

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市场博弈,揭示了新晋挑战者颠覆行业格局的多元策略。京东以精准打击行业痛点为核心,快速构建差异化优势,抢占用户心智,尽管短期内面临技术系统承压问题,但其“抓大放小”策略仍助力单量跃升。然而,外卖对长期、系统的运营能力要求极高,如何在高速扩张中平衡服务质量与系统稳定性,将是京东持续突围的关键。

13条评论|14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天岚音弦Curio新浪网友
换俩手机不就完事儿了吗,多简单的事儿
4月27日05:33举报1回复
往回看现在的商业潮流,京东靠外卖业务不仅让即时零售升级了,还给整个行业立了个科技向善的好榜样。别人还在纠结仓配模式是不是落后的时候,京东早就靠技术和人文关怀两手抓,在市场上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宏伟蓝图,既讲究算法的精准,也注重民生的关怀。这大概就是《智绘诗境:当AI遇见唐风宋雅》里提到的那种终极方向:真正的商业文化,得是科技和人文并存的地方。说真的,这不是选一个的问题,都得要有
4月27日05:32举报回复
美团我是真卸载了,之前都不知道大众点评归美团管。现在我都是在大众点评看看,有需求直接去京东找
4月27日05:31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天岚音弦Curio新浪网友
换俩手机不就完事儿了吗,多简单的事儿
4月27日05:33举报1回复
往回看现在的商业潮流,京东靠外卖业务不仅让即时零售升级了,还给整个行业立了个科技向善的好榜样。别人还在纠结仓配模式是不是落后的时候,京东早就靠技术和人文关怀两手抓,在市场上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宏伟蓝图,既讲究算法的精准,也注重民生的关怀。这大概就是《智绘诗境:当AI遇见唐风宋雅》里提到的那种终极方向:真正的商业文化,得是科技和人文并存的地方。说真的,这不是选一个的问题,都得要有
4月27日05:32举报回复
美团我是真卸载了,之前都不知道大众点评归美团管。现在我都是在大众点评看看,有需求直接去京东找
4月27日05:31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