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出海企业应如何应对?

美联储降息,出海企业应如何应对?
2024年09月30日 07:01 洞见学堂

导读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的水平。这是继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间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后的首度降息。同时,美联储点阵图显示,美联储2024年将累计降息100个基点,即在本次降息50个基点后,还将有50个基点的降息预期。这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向宽松。那么,此次美联储降息给中国出海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出海企业应如何应对?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

出海企业面临哪些机遇?

(一)成本下降:融资、偿债成本降低,缓解财务压力

一方面,美联储降息直接改善了中国出海企业的融资环境,融资成本下降。全球利率环境将受到美联储降息的影响,部分国家及地区的利率水平甚至直接与美国利率水平挂钩。以香港为例,此次美联储降息后,香港金融管理局随即将基本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5.25%。在此背景下,资金可能从美国市场流出至包括中国在内的收益率更高的市场,有融资需求的中国出海企业不仅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及港澳台地区)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削减利息支出,降低融资负担,还有望获得更加多元的融资渠道,筹资难度或将下降。

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相对走弱,人民币相对升值,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企业财务压力将得到缓解对于已有外币借款的出海企业来说,其在偿还负债时所需支付的本币金额减少,企业偿债成本和压力降低。

同时,美联储降息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的调整空间。目前,我国央行发布“降息降准”等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这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出海企业的融资、偿债等成本,支撑中国企业出海发展。

(二)需求放量:海外市场需求增长,带动出口放量

目前,中国出海企业在全球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得到刺激,美国消费和投资或将进一步增长;贸易、投资等渠道释放的溢出效应,也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市场的流动性,刺激全球经济复苏,使得海外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在中国出海企业已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复苏或将带动中国出海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持续放量,进一步巩固中国出海企业的市场优势。

出海企业面临哪些挑战?

(一)竞争加剧: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来自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更激烈

美联储降息将导致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商品的价格将有所增长,出海企业的价格竞争力可能下降。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海外买家可能会寻求更具备价格优势的替代品,从而对中国出海企业的价格竞争力构成挑战,部分出海企业可能会面临订单缩减甚至订单丢失的风险。特别是产品附加值较低、以价格优势为主要竞争力的企业,将首当其冲地感受到市场中价格竞争的压力。

不仅如此,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通过资本流动、汇率变化等方式刺激全球经济的增长。这意味着,不仅是中国企业,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将受益于融资环境和资金成本的优化,中国出海企业将面临更多来自其他国家企业的压力,海外市场竞争格局或将发生变化

(二)风险上升:合同汇兑风险增加,外汇头寸管理难度加大

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汇率下降,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增加,出海企业的汇兑风险进一步被放大。若不能有效对冲汇率风险,即使合同金额保持不变,企业在收汇时也可能会面临结汇汇率降低,甚至低于合同签订时报价汇率的情况,企业预期收入与实际收入产生偏差,利润折损。以交易风险为例,出海企业所签订的以美元计价的合同,若合同金额保持不变,企业实收的本币金额将随着美元的贬值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或将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将引发以外汇市场为首的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管理外汇头寸的难度增加。同时,传统的对冲工具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或需进一步探索更多元化的对冲策略。在此背景下,出海企业或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财务管理难度也随之增长。

出海企业如何应对?

(一)多元化市场布局

基于美联储降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积极分散潜在的各类风险。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将出口的产品及服务分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降低对单一市场或少数几个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国内市场,平衡内外销的比重,既不过多依赖境外市场,也不过多依赖国内市场,构建内外并重的市场布局。

晶科能源较早地走上出海之路,并采取多元化布局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美联储降息对各市场造成的风险和冲击可以更好地被分散。2013年,李仙德就提出“赶快去拉美、中东非,那是目前最被忽视、未来最有爆点的市场”,并率先开启多元化布局。目前,晶科已经深入布局中东非、欧洲、亚太及美洲市场,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尽可能地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以中东非市场为例,根据晶科官网数据,晶科分别占据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埃及、摩洛哥等地60%、40%、30%、30%、20%的市场份额;以欧洲市场为例,晶科分别占据波兰、荷兰、意大利、德国等地42%、30%、25%、24%的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晶科能源在布局境外市场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国内市场的发展。目前,晶科较好地实现了境内外市场并重发展。根据年报数据,2023年,晶科总营收为1162.6亿元,其中境外营收为719.5亿元,占比约60%,境内营收为443.1亿元,占比约为40%。在这一背景下,晶科可以更好地平衡境内市场与境外市场间的关系,进一步化解美联储降息对单一市场的影响。

(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应对美联储降息导致的潜在市场竞争,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通过强化技术创新、一体化降本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有利竞争。

晶科一直将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性能,秉承“探索一代、研发一代、量产一代的研发思路”,不断提高研发效率,屡次打破产品的性能纪录。例如,2024年5月,晶科公布了33.24%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的纪录,在技术上实现了从TOPCon电池和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之间的直接切换。

另一方面,晶科借助还一直通过一体化的策略不断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更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2009年晶科实现了光伏组件一体化生产,2011年开始涉足电站环节,完成从硅棒、硅片到电池片、组件、电站的全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布局。以越南为例,截至2023年末,晶科在硅片、电池片、组件上的产能分别达到12GW、8GW、8GW,可以较好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降低产品价格,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在这样的策略下,晶科一方面在技术上拥有不可替代性,将受到追求产品性能的客户的青睐,帮助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胜;另一方面,晶科可以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价格敏感型客户,更好地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

(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美联储降息使得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汇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出海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借助应急预案和风险控制策略等,提高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为应对增长的汇率风险,出海企业可以更多地利用人民币资金,并借助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实现风险对冲,提高对汇率波动的掌控度。中国进出口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杜希江,针对此次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汇兑风险表示:“从币种上看,如果继续以美元计价的计价和结算,(企业)可能还是要用好银行传统的一些避险品种,比如远期、掉期和期权。如果企业要选择人民币,这方面可能会减少汇率波动的影响,风险会低一些。”

为应对激增的财务管理风险,出海企业需要关注美联储利率调整所带来的一系列国内外经济市场的变动,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保持经营策略的灵活性,并充分利用各国经济变化中的有利条件,支撑出海业务的发展。同时,企业还可以“向内求”,提升内部资产的利用率,优化资产配置,以确保业务的持续稳定。

美联储降息不仅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也给中国出海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出海的财务成本有望降低,境外市场需求或将进一步增长;但是出海企业也面临更多的市场竞争风险以及汇率风险。企业在把握机会的同时,也应积极应对出海风险,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布局进一步分散美国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规避出海过程中的综合性风险;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可替代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应对出海过程中的外汇风险。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