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有一个著名的梗,叫「我出钱,你出命,红牛赞助每一个不知死活的梦想」。讲的是奥地利红牛赞助了国外一系列新奇、刺激的极限运动,什么蹦极、攀岩、翼装飞行都是小意思,甚至包括了太空跳伞、倒飞直升机、以及驾驶F1赛车在高楼停机坪高速打转等等。
虽然打着「红牛极限运动#」标签的视频往往能获得惊人的播放量,但普通人却鲜有模仿,视频平台甚至都懒得打危险提示。毕竟越极限往往代表着越高的死亡率,大家骨子虽然都有点渴求刺激,天生爱作死和敢作死的终究是少部分人。
那么,参加极限运动的这些人是天生爱作死吗?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讨厌无聊和稳定的人生 ,喜欢追求感官快乐和刺激的生活。Zuckerman 将这种喜欢寻求感觉刺激和经验变化的倾向定义为「寻求刺激倾向」(Sensation Seeking),简单理解即「作死型人格」。
Zuckerman 编制的寻求刺激倾向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SSS)把「作死」分成了四种维度。[1]
① 兴奋与冒险寻求(Thrill and Adventure Seeking ,简称 TAS):
渴望参与各种冒险行动,以获得刺激体验。如攀岩、跳伞,跳水,以及近些年流行的「死亡自拍」。
徒手攀岩被认为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极限运动之一
② 体验寻求(Experience Seeking ,简称 ES):
通过思想和感官以及违反常规的生活⽅式寻求新的感觉和体验。比如,选择与社会传统⽅式不同的生活⽅式,乐于与传统社会的边缘群体建立联系(嬉皮士,同性恋等);
③ 去抑制(Disinhibition):
通过违反常规的生活,突破社会禁忌来获得感觉刺激。比如,年轻人喜欢奇装异服、赌博、 吸毒、滥交等。
④ 厌倦敏感性( Boredom Susceptibility):
对无聊比较敏感。对平静无波的社会生活与缺乏新鲜刺 激的会环境产生无聊的体验,很难忍受较少刺激或缺乏新鲜刺激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喜欢作死或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往往以男性比女性多。
这主要是因为人寻求刺激的行为受到了社会角色、多巴胺和性激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在游猎时代,人类要生存下来,必须具备对环境的新奇探索欲望,才能拥有更强力的手段对付野兽侵袭,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这类探索、狩猎活动主要由更强壮勇敢的男性参与。到了文明社会,「男主外」的社会模式让男性依旧要面对更多的风险选择。所以男性才具有更高的「寻求新奇属性」。
也许是受环境刺激更大,成年男性的多巴胺水平通常高于成年女性。有研究表明,当多巴胺水平上升时,比如通过阻断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时哺乳动物会表现出对新奇事物的偏好。较高的多巴胺水平也让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冒险冲动。
除了多巴胺机制外,与性激素也有关系,高寻求刺激的人性激素水平较更高。[2][3]有意思的是,在性激素中,睾丸酮的影响力更大,男性体内的睾丸酮含量远高于女性。
以上诸多原因,导致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作死……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多巴胺和性激素也会逐渐衰退,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同时身上的牵挂也多了,作死的顾虑也更大了(真死了谁来养育后代,延续种族,这可是刻进基因的使命)。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寻求刺激倾向也会随着逐渐衰老而减轻。说什么年少轻狂,要诗和远方,喜欢多与众不同,也许只是当年荷尔蒙分泌过剩……
而社会角色认同、多巴胺水平、性激素高低这些东西,都是受到基因高度控制的。高度寻求刺激倾向显然也主要是由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
影响寻求刺激倾向的生物遗传因素主要和多巴胺有关。多巴胺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其中一个重要的受体是 DRD4。这个受体位于人类第 11 号染色体上,它有一个特殊的重复序列,这个序列在不同人之间重复的次数不同,从 2 到 11 次不等。
研究发现,这个序列重复 2 次或 7 次的人,他们的多巴胺 D4 受体功能更强。重复七次的被称为 DRD4-7R 基因。人类在大约 4 万年前开始从非洲迁徙,并逐渐分布全球,而巧合的是,7R 变异最早也发生在 4 万年前。
而迁徙能⼒更强的种族具有更高的 DRD4-7R 基因比例:在亚洲,只有 1% 具有 7R 基因,而在南美洲(迁移路程更远),有 60% 具有 7R 基因。科学家们还发现,在现存的游猎部落中,也具有更高的 DRD4-7R 基因,这也许是历史上游猎民族更富有侵略性的内在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天生爱作死?答案就在基因里。之前有科学研究发现寻求刺激
(SensationSeeking),48-63% 都归咎于遗传因素[4]。基因对冒险精神影响超过一半,也就是说爱作死真的是天生。
其实正是作死冒险基因的传播,才有了「人猿相揖别」,才有了人类走出非洲远征全球的壮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人类登陆月球等等伟大成就,背后也少不了一群富有冒险精神的人。这也是「作死基因」为什么没有被淘汰的的原因!
在 23魔方基因检测中,也有专门的「寻求刺激倾向」项目,赶紧去看看自己是不是爱作死的那一类人吧!
👇
参考资料
[1]. Zuckerman, M., Eysenck, S. B., & Eysenck, H. J. (1978). Sensation seeking in England and America: Cross-cultural, age, and sex comparis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6(1), 139–149.
[2]. Daitzman, R., Zuckerman, M., Sammelwitz, P., and Ganjam, V.(1978). Sensation seeking and gonadal hormones. J. Biosoc. Sci. 10,401–408.
[3]. Daitzman, R., & Zuckerman, M. (1980). Disinhibitory sensation seeking, personality and gonadal hormon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 103–110.
[4]. Koopmans JR, Boomsma DI, Heath AC, van Doornen LJ.(1995) .A multivariate genetic analysis of sensation seeking. Behav Genet, 25(4):349-56.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