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哈尔滨,刘女士的猫被安乐死

疫情下的哈尔滨,刘女士的猫被安乐死
2021年09月28日 22:57 遙朢鷰園

据新京报报道,哈尔滨南岗区确诊病例刘女士养的一只暹罗猫和三只加菲猫,因肛拭子核酸阳性,已于今天(9月28日)被执行安乐死。

新京报还特意制作了视频,视频中的三只小猫画面,可能是刘女士以前用手机录的,视频的声音分别来自刘女士和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新京报已经对刘女士的语音做了变声处理,但依然能听得出来,刘女士讲到三只猫咪时已经泣不成声。

其实,猫科动物感染新冠,早已不是新闻,在疫情肆虐的欧美,动物园的狮、虎、豹等大猫也曾检出过阳性,不止是猫科动物,犬科、鼬科、鹿科、猩猩科的动物也都被检出过阳性。

理论上来说,任何具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动物都对新冠易感,在接触新冠毒株的时候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人类如此,猩猩如此,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猫科动物也如此。

除了单克隆抗体之外,人类暂时还没有发现或研制出新冠特效药,而单克隆抗体的研发、生产成本极高,产能有限,距离全民应用仍有很远的路要走。

因此,尽管已经研发出来了单克隆抗体,我们对新冠病例的医治仍是对症治疗为主,对症治疗就是用医学手段来缓解病患的症状,比如病患血氧低,就给病患吸氧。

对人的治疗尚且如此,对动物就更不用说了,欧美动物园在大猫确诊之后,也就是让它们靠自身的抵抗力熬过去,丹麦农场在水貂确诊之后,则对国内1700万只人工养殖的水貂进行了扑杀。

哈尔滨刘女士的三只猫咪确诊之后,也几乎就是这么两条路,一是给猫准备足够的猫粮和水,等猫自愈或病亡,二是对猫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老实说,哪条路都挺残忍。

第一条路稍微好一些,但为了避免感染猫只对环境的可能污染,也必须有负压空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三只猫咪至少需要三间相互隔离的负压空间,还得经常性地对猫进行检测,直到猫转阴或病亡。

负压空间,一般是传染病医院才有的,负压就是这个空间的气压低于外边的气压,如此才能保证负压的空间不会污染到外边的空间。以东北的经济状况,连用电都成问题的当下,这么“厚待”三只猫,多少有些为难。

人类的苦痛是可以相通的,听到视频中刘女士泣不成声的语音,我也很难受,感觉刘女士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好端端的被感染了,隔离期间一边担心邻居可能会被自己感染,一边心疼自己的猫会被安乐死。

我不知道刘女士的个人情况,从新京报的报道来看,刘女士可能是独居,三只猫咪对于刘女士的意义可能不仅仅是三只猫咪,还是三个伴,每一个孤独的日子里,都是三只猫咪在陪伴着她。

结果呢?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彻底打破了刘女士的“岁月静好”,自己感染了,隔离治疗了,作伴的三只猫咪都感染了,都被安乐死了,刘女士以后只能在手机相册里见到三只猫咪了,一个人怀念它们仨。

刘女士的遭遇,对于身为东北人的我来说,其实完全可以感同身受,最近这段时间,东北人实在是太难了,兴隆镇出现疫情,为了快速遏止疫情蔓延,哈尔滨及周边市县的居民一遍遍地做核酸,有人戏言,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检测的路上。

疫情蔓延到哈尔滨市区和绥化的同时,东北的电力供应也处于崩溃边缘,开不了源,就只能节流,四级限电的节流措施不奏效,就只好三级限电,三级限电不奏效就只好二级限电。

二级限电就是用电负荷缺口在10%以上20%以下,但就算启动了二级限电,也仍旧不行,只能咬牙对居民进行拉闸限电,于是我们看到,沈阳街头的红绿灯熄灭了、通化高层的电梯骤停了、哈尔滨的商场提前关门了…

把感染的猫咪安乐死,很残忍;对居民拉闸限电,也很残忍。

残忍的背后,是东北人的牺牲,牺牲是为了自救,寒冬马上就到了,不自救的话,怎么度过接下来的寒冬?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