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冠更难防的,是追着新冠疫情跑的伪科学!

比新冠更难防的,是追着新冠疫情跑的伪科学!
2022年03月07日 01:17 遙朢鷰園

疫情来时,人们的感染风险并不因财富多寡、身份贵贱而有差别。

正是这个原因,一旦疫情突如其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有些恐慌情绪。控制恐慌情绪的最佳办法便是科学防疫,保持科学的防疫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几率。但在人们寻求科学防疫手段时,一些伪科学也乘虚而入,借助社交网络快速而隐匿地传播。

3月2日,东北吉林省吉林市在应检尽检人群中发现几例感染者,其中一例感染者在2月22日便因嗓子疼而到吉林市儿童医院注射头孢,这说明该感染者很可能在2月22日就已感染新冠病毒。

按照“多为3~7天①”的潜伏期来看,该感染者可能在2月15日~19日期间便已感染,2月15日~19日可能是吉林市疫情始发时间,至该感染者至儿童医院应检尽检的3月2日,新冠病毒可能已在吉林市隐匿传播了2周左右。

3月3日~5日,吉林市又在密接、社区密接、管控区域、应检尽检人群中筛出数十例感染者,与此同时,辽宁、河北等省份也在有吉林市旅居史的重点人群中发现感染者,吉林市也不断强化管控措施,种种迹象表明,吉林市的疫情恐不乐观,吉林市民也难免有些许的恐慌,针对疫情的讨论也多了起来,伪科学也不请自来。

今日,我便在某潜伏的群中发现一段伪科学信息,该段伪科学信息是典型的“我有一个朋友”系列,主要以“找成功者代言”和“诉诸权威”的方式来给受众洗脑,进而堆砌似是而非的虚假内容。

“同学的亲外甥”。

非常典型的“我有一个朋友”式话术。

为了增强可信性,没有使用“朋友”一词,而是用了“同学”一词来暗示受众,该段伪科学的作者接受过教育,很可能是知识分子。

“外甥”则诉诸于中国人所熟悉的亲戚关系,一个“亲”字更是强化了亲戚关系,但实际上,在中国人的亲戚关系中,作为姑表亲典型的“甥”并不会像堂亲典型的“侄”那样细分,在“外甥”前冠“亲”字,感觉像洋人在学汉语。

“硕士毕业,在深圳医院工作”。

非常明显的“找成功者代言”的话术,微商常用的套路。

现今的中国,“硕士”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仍旧比较小,“硕士”就像20年前的“大学生”一样稀有,用上“硕士”一词,就会给人一种十分高端的感觉,受众潜意识里也会把“硕士”当作成功者,成功者说的话,能不好好听听吗?

“深圳”是全国知名的一线城市,后边再安个医院,甭管这家医院是几级是甲等还是乙等,受众都会自动代入“好医院”的思维框架中。

但是,谈学历却不谈高校和专业,谈医院却不谈医院等级,谈工作却不谈具体职业,三谈三不谈就已经明显暴露出这个所谓的“同学的亲外甥”是凭空捏造出的人物,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现被抽调到武汉研究新型肺炎病毒”。

非常典型的诉诸权威话术。

中国目前只有两个P4实验室,一是武汉研究所,一哈兽研,武汉的又比哈尔滨的出名,再加上外媒不断地把新冠和武汉研究所联系在一起,一句“到武汉研究新型肺炎病毒”很容易被不细心的受众脑补成“到武汉研究所研究新冠”,受众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认为“同学亲外甥”拥有极为丰富的专业知识。

但实际上,“现被抽调到武汉研究新型肺炎病毒”也同样是非常模糊的,到武汉的什么地方工作?研究的又是哪一种可能导致肺炎的病毒?工作内容是研究病毒还是诊疗肺炎患者?

简单的、模糊的三个句子,便利用受众脑海中固有的观念塑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权威。接下来便是各种似是而非的伪科学。

“因为冠状病毒肺炎是干咳无流鼻涕,这是最简单的鉴別方法。”

第一个似是而非的伪科学信息。

的确,新冠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②”,但“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③”因此,不能说新冠患者不流鼻涕。

另外,新冠和感冒并不互斥,感染了新冠也同样可以感染感冒病毒,因此,不能因为出现“流涕”这一典型感冒症状而排除新冠。

但凡一个真正在呼吸科医护甚至非呼吸科的医护都知道,鉴别新冠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金标准是核酸检测,而不是靠临床症状,再有经验的呼吸科医生也不敢拍着胸脯说,仅靠“流涕”这样的临床症状就可以把新冠和感冒区分开来。

“他还告知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并不耐热,在溫度26-27度的环境下就会被杀死,所以要多饮用热水防止病毒”。

新冠的确不耐热,但26~27℃的环境并不能使新冠病毒失活,疫情出现两年多以来,但凡稍微关注过疫情的,都不会编造出新冠在“26-27度的环境下就会被杀死”的鬼话,如果26~27℃的环境就能杀死病毒,新冠就不可能在非洲国家传播,就不能夏天传播。更何况,人的体温是37℃,如果26~27℃的环境就能杀死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根本就不可能在人体内增殖。

实际上,当温度达到56℃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巴氏温度时,“30分钟④”才可使新冠病毒失活。“所以要多饮用热水防止病毒”是一个类似“喝消毒水来消灭新冠”的脑瘫思路,且不说26~27℃水算不算热水,就算56~57℃的水,人们喝下去之后,也会迅速地降到和人体一致的37℃,37℃的温度根本不能使新冠病毒失活。

退一万步讲,连饮56~57℃的热水半个小时,人的口腔、食管、胃粘膜也都会被烫坏了,所以我说,“所以要多饮用热水防止病毒”是一个类似“喝消毒水来消灭新冠”的脑瘫思路,没等新冠病毒被热水或消毒水清理干净,人就先被热水或消毒水搞挂了。

实际上,医生之所以叮嘱新冠患者多热水,一是因为烧开的自来水更干净,二是因为喝热水可以缓解患者畏寒症状,三是因为水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患者对病毒的抵抗力,如果患者不怕凉或者习惯喝凉水,喝常温或冰的纯净水也是一样的。

“只要人体保持热能,多吃点姜,多做运动,就不会感染病毒”。

这更是扯淡了。不感染病毒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接触病毒。

新冠病毒的受体是血管转化酶2,血管转化酶2存在于人体黏膜细胞中,不感染新冠的办法就是使人的口腔、鼻腔、结膜等黏膜细胞丰富的身体部位不接触新冠病毒,戴医用口罩是用口罩中的熔喷布来过滤新冠病毒,勤洗手是避免新冠病毒通过手抵达口腔、鼻腔等身体部位,保持距离是避免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进入自己的口腔、鼻腔。

“如果有发高烧的症状,就盖被子,喝姜汤,让体内的热能提高,抵抗病毒感染”。

人体发烧时,不能捂,捂会加重高温,如果是小婴儿,捂还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有生命危险。

对待发热,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对症处理,首先保证休息和饮水,其次是使用退烧药。喝姜汤有助于缓解高烧,但缓解的原因是姜汤中的水,而非姜汤中的姜。

“让体内的热能提高”更是无稽之谈,人是恒温动物,就算是高烧,“体内的热能”也提高不了多少。事实上,高烧提示着我们的免疫通正在清楚各种致病因素,高烧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和病魔做斗争的结果,不是高烧促进我们的免疫系统与病魔做斗争,所以我们在高烧时,想办法来增加体温也就是所谓“让体内的热能提高”毫无意义。

“抵抗病毒感染,平时做菜、汤时适当多放鲜姜碎片。多吃姜,蒜头辣椒,胡椒粉都可以解决。”

所谓抵抗病毒感染,就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提升自身抵抗力的科学方式绝不靠葱、姜、蒜、辣椒、花椒、胡椒这些辛辣食材和调料,而是靠优质蛋白的摄入,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肉蛋奶,因为优质蛋白可以促进人体合成抗体。

为什么优质蛋白可以促进人体合成抗体呢?因为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抗体是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

除了摄入优质蛋白外,还要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摄入维生素D来促进钙吸收。

“新冠病毒在到达人的肺部之前,会在人的喉咙里停留4天。”

新冠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以停留在包括鼻腔、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在内任何一个呼吸道器官当中,新冠病毒不会对某一个呼吸道器官有特别的偏好,人的咽喉也不能像渔网捕鱼那样“捞”住新冠病毒,因此,新冠病毒不会特意在“人的喉咙里停留4天”。

“在这4天时间里,感染者出现咳嗽,并感到喉咙疼痛。”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原理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机制,人可以通过咳嗽来清除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咳嗽既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的典型症状,也是下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的典型症状。

喉咙痛是因为我们的咽喉内充血红肿,进而引发了咽喉疼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炎,与气管、支气管、肺比起来,咽喉上的神经极为丰富,所以呼吸道器官发炎之后,患者一般只能感到喉咙痛却感觉不到气管和肺部疼痛,下呼吸道发炎时,人们感受到的是胸闷和呼吸困难,而非器官疼痛。

新冠患者咳嗽是因为呼吸道感染了新冠病毒,呼吸道中有异物,咽痛是因为新冠病毒攻击了患者的呼吸道致使咽部发炎。简单地说,患者出现咳嗽、咽痛等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因为病毒攻击了患者的呼吸道器官,而非新冠病毒只在咽部停留。

“感染者只要大量喝茶,并用温盐水,茶,醋漱口,就可以消除新冠病毒。”

大量喝茶、温盐水、醋等液体的确能将口腔内的部分新冠病毒冲走,原理和洗手有点像。

七步洗手法其实是通过七个步骤把手的每个部位都搓洗一遍,搓洗时,可以把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病菌搓下来,流水又能将我们搓洗的病菌给冲走,使用包括香皂、洗手液、肥皂、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洗衣粉、洗衣液等常见洗涤用品搭配流水洗手,可以洗掉手上99%的细菌和病毒。

但喝茶、温盐水、醋等液体并没有洗手时搓的动作,所以用茶、温盐水、醋等液体清洁口腔并不能把口腔中99%的病菌给冲走,冲走的病菌也不像手上的病菌那样进了下水道,而是进了胃。

除了用水洗手之外,我们也会用免洗洗手液来洗手,免洗洗手液的原理是用酒精等消毒剂来为手部消毒,去污能力相对较差,茶、盐水、醋并不具备75%浓度酒精那样的消毒能力,所以喝茶、温盐水、醋也不能消杀口腔中的病毒。

即便是75%浓度的酒精,也不能消杀口腔中的全部新冠病毒,因为新冠病毒不仅仅是附着在口腔黏膜表面,也存在于口腔黏膜细胞之中。

我明白,传播这些伪科学的人也是出于善心,想让大家更好地防范新冠病毒,但好心办坏事,传播的全是错误的“知识”,很可悲。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特意编造这种伪科学,既浪费时间,又坑害人,很可恨。

注释:①②③④均来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地址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8/0a7bdf12bd4b46e5bd28ca7f9a7f5e5a/files/a449a3e2e2c94d9a856d5faea2ff0f94.pdf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